工業設計教學策略思索

時間:2022-06-10 08:45:00

導語:工業設計教學策略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業設計教學策略思索

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工業設計為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和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做出了重要貢獻。因此,工業設計產業的發展對我國的工業設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業設計是高新科技與大眾生活的橋梁,工業設計專業人才作為企業經營的重要資源,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如今我國工業設計產業日漸成熟,越來越多的高校也相應地設立了工業設計專業,該專業招生人數也日益增加,然而我國工業設計教學在很多方面還處于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尚存在一些弊端。工業設計是從威廉?莫里斯發起的“工藝美術運動”開始的,是工業革命的產物,經過包豪斯的設計革命,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工業設計為創造人類新的生活方式、滿足人類的生活需求、推動社會進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中國的工業設計教育是在全盤接受西方先進工業設計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雖然這有助于工業設計教育的迅速發展,但是西方理論畢竟與中國實際有一定的距離。此外,中國工業設計教育發展的時間較短,所以在很多方面都沒有形成適合我國的工業設計教學體系。工業設計教育在其專業設立、教學內容、實際應用等環節都存在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此外,我國工業設計教育體系與市場聯系不夠緊密、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與時俱進,都造成工業設計領域高端人才的缺乏。為了使工業設計教育適應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步伐、完善中國特色的現代工業設計教育體系,筆者從課程設置角度總結了關于工業設計教學的三點建議,希望能拋磚引玉,引起廣大讀者的關注和探討,為我國的工業設計教育獻計獻策。

一、把實踐帶入工業設計教學理論課堂

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工業設計教育也必須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工業設計教育是以培養優秀的工業設計專業人才為出發點的,但缺乏實踐經驗已成為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廣泛存在的問題。因此,我國的工業設計教育應與地方產業經濟相結合,建設有地區經濟特色的專業學科。工業設計專業實踐應與工業設計理論教育相結合,工業設計課程不僅要傳授基礎理論知識,還應與地方企業聯合教學。在理論教學中,教師應組織學生開展實踐,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就能把理論與實踐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此外,教師應使工業設計教育更切合社會真實需求,這樣有助于學生有效理解社會文化背景下的工業設計專業要求。只有這樣,我國的工業設計教育才能真正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才能真正培養大批屬于中國的高端工業設計人才。

二、開發創新思維訓練課程體系,多角度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創新思維是設計的靈魂,設計是思維的藝術表達,工業設計的本質就是產品創新,因此我國工業設計教育應該把對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放在重要位置。我國的工業設計教育應適應時代的發展,培養更多的創新設計人才。所謂“創新設計”,不僅指工業產品設計中的造型創新,更多的是指設計師關注新環保材質的應用、思維方法和設計理念的創新以及新的管理模式等。因此,在工藝設計教學中,教師要努力開發創新思維訓練課程體系,鼓勵學生運用發散思維、收斂思維等多種思維方式多樣化地表達設計理念,深刻發掘學生的創意能力。此外,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參加各類創意競賽,營造有利于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校園環境和課堂環境,同時學生自身也要有意識地培養創新思維和完善專業知識。在這方面,中國傳媒大學設計思維訓練工作室的教學模式和湖南大學創新工作坊的實踐經驗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三、豐富、完善工業設計專業基礎類課程體系

工業設計是典型的綜合性專業,工程技術、創新精神、文化背景、技術理論、外觀工藝、設計觀念等因素都會對其產生影響,而且這些因素對工業設計產業及教育也具有不同層面的輻射力。工程技術類知識是工業設計專業學生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所有工業設計專業都開設工程技術相關課程,以使工業設計專業課程體系更具合理性,其培養目標是為學生建立較為系統的工程技術方面的基礎知識體系提供支撐,培養學生良好的工程基礎理論以及提高其在實際設計過程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其整體專業水平。因此,工業設計專業可以在現有藝術專業課程體系的基礎上結合工業設計學科的特點,增加力學、材料學、金屬加工、注塑工藝、模具設計與生產、市場管理等專業基礎課程,以完善工業設計專業基礎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計算及結構造型的能力。我國經濟迅猛發展,這預示著工業設計專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將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以知識創新、人才競爭為核心的知識經濟時代已經來臨,我們要在工業設計教學觀念與方法、課程設置等方面入手,努力使工業設計教學走出一條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