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教學策略

時間:2022-06-27 07:10:53

導語:漢語言文學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漢語言文學教學策略

在古典文化教學方面,漢語言是很總要的一個方面,它承載了中華上千年的文化歷史,是溝通了古今人士心靈的橋梁,因此漢語言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漢語言教學主要包括語言和文學兩個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擅于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進行自我學習可以提高教學的質量。

一、語文教學當前的處境

語文課的開設是為了讓學生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而在學生中間認為語文就是簡單的學習語言,是可有可無的,不予以應有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認真聽課的同學只有半數,而能夠在教學過程中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思考并作出積極回答的同學就更少了。師資方面,在學校的教師隊伍里,語文教師算是學有所長的教師都不愿意從事的教學方面,而且該課程缺乏專業性,沒有明確的研究方向,在教師和學生方面形成了不良的循環,一方不愿意學,一方沒的教,因此改良當前的教學方法策略是語文教學面臨的改革。

二、提高語文教學實效

1、轉換教學主體。語文教學普遍的教學方法是以教師講授,很少與學生進行交流,不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也很少會組織學生間進行學術討論。事實上,學生有自己認識和感知的能力,有其獨特性和獨創性,鼓勵他們進行發言并發表自己的見解,可以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學工作以學生為主,增加互動游戲,而教師只是畫龍點睛、解疑答惑的作用。

2、注重人文教育。語文教學應該更多的注重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和道德境界。作為一個人首先要有感知社會的能力,并對一些社會現象進行有自我見解,教師是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融入對學生傳統文化、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培養。

3、借助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是靠單純的語言教學是沒有什么說服力的,所以應當利用起現在日益發達的高科技技術,借助多媒體硬件設施,給學生看一些史學資料,或根據歷史改編的電影片段,給學生建立起一個很好的象形思維記憶系統。

4、個性化作業的設置。如果語文教學每次都是大同小異的作業題目會讓學生反感,因此每周應該抽取個業余時間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談談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的認識,可以是詩詞、繪畫、音樂等方面,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己選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5、提高教師素質。語文教師應當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自己的見解,并進行過這方面的修養,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學術魅力和人格魅力,高水平的教學質量對給學生的學習和自身素質有很大的影響,有利于學生從知識層的學習到精神層次的提高。

6、改革考核辦法。語文教學不是單純的考試就能驗證這個學生學的怎么樣的,多給學生出些思考題沒有標準的答案,就是激發他們進行學習之后的自我認識,讓學生產生發散性思維。在考核制度上不能單純的采取考試,應該結合課堂提問、寫作練習、辯論賽、演講等方式,把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的考核相結合,改變傳統的考試模式。

三、漢語言教學的目的

1、提高學生的民族感。語言是一個民族溝通的基礎,讓學生學習漢語言就是將語言和文化相結合,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提高學生的民族感,增強民族意識。在當前日益強烈的國際競爭中,為祖國謀求一席之地,增強國際地位。

2、引發學生的思考。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教學育人,育人就是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發展成為一個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因此在漢語言教學時,就不能滿足于僅僅傳授給學生書本上的知識,應該結合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使漢語言文化鮮活立體的展現在學生的腦海中,讓他們從這些事例中學會做人做事。

3、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素質教學的實質就是要教會學生學習,學生自身怎樣去學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重點,而不僅僅看他學了什么。學生都有較強的認知和學習能力,如果讓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自我學習,發揮漢語言的優勢進行多方位教學,從聽、說、讀、寫、練等各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學生進行人格培養這都是非常重要的。

4、注重心理素質的培養。學生的心里素質影響到學生的智力,心里是否健康,對自我的情緒能否進行有效的調節,是否有很好的毅力和自我約束能力,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所培養出的學生不僅僅是要他們取得優異的成績,而且是要他們更好的生活,甚至走向成功。

5、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是指良好的人格特征在個體中的體現。教師在進行表揚的時候,避免進行學生個體的表揚,這樣很容易引發學生心里產生不公平的狀態,避免其他學生產生失落感和挫敗感,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素質教學的重點就是注重對學生自我認知和自我價值的肯定,在他們未步入社會之前不應該對他們進行個性的打壓和心里的扭曲,容易造成學生的內心疾病。

四、如何提高漢語言教學活動

1、教學內容的創新。漢語言專業的學生就業范圍往往比較廣,但是廣卻不精,沒有競爭優勢。所以根據漢語言專業的特性,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漢語言發展歷史的培養,以及對就業崗位的分析,讓學生在大學校園就熟悉崗位特征,并對崗位進行有針對性的改變。

2、重視學生創新思維。漢語言專業要求學生具備濃厚的文化底蘊,影響著學生對于漢語的看法和情感等。在漢語言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勇于拓展學生的學習領域,不斷的進行學結,通過文化評論等多種方式去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并鼓勵學生的主動發現、思考和創新。

漢語言教學對于素質教學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讓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提高自我認知能力,注重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真正的服務于社會,心中有大家,有國家,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