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線路合作教學法運用
時間:2022-07-09 04:39:23
導語:電子線路合作教學法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線路是中職學校電子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兼具理論性與實踐性,是進一步學習其他技術課和專業課的奠基石。但是,由于中職學生的文化基礎較為薄弱,素質參差不齊,而電子線路理論的專業性較強,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下,學生易產生畏難、厭學情緒,教學效果甚微。所以,本文提倡在電子線路教學中引入了合作教學,即將4-6個學生分為一組,采取小組成員合作學習的方式,讓生生之間互相依賴、互相支援、互相促進地去進行學習,以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因此,本文就如何在電子線路教學中進行合作教學展開分析,以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合作學習,提高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1.精心組建合作小組合作教學是以合作小組的形式展開教學的,所以精心組建合作小組是成功進行中職電子線路合作教學的必要前提,具體應做到以下兩點:第一,混合編組。合作小組的組建應實行混合編組,以保證小組內的學生各具特色,取長補短,相互促進。一般而言,混合編組應綜合考慮學生的性格、成績、能力、品行、意愿等多種因素,以利于學生在合作時展開爭議,相互影響帶動,以提高知識學習的廣度和深度。第二,合理分工。為了確保合作教學的效果,教師應讓小組成員進行合理分工,明確小組成員的角色與職責,如可分設組長、檢查員、記錄員、匯報員等,以使各小組成員積極參與、相互配合,高效地完成合作主題。此外,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小組成員的職責分工可動態輪換,以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參與合作的快樂。
2.巧妙設計合作主題合作教學的目的并非是組建合作小組,而是讓合作小組圍繞主題展開討論,以加深學生對主題的認識與理解,提升教學效率與效果。因此,中職教師必須根據電子線路的教學內容,巧妙設計合作主題,引發學生合作的興趣與動機。具體而言,合作教學的主題應有如下特征:第一,探究性。教師應設計探究性主題,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合作探究欲望,并對電子線路知識產生新的領悟,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發散性。如在《晶體二極管和二極管整流電路》的教學中,我就指導學生分組進行了“探究二極管特性”的合作探究性實驗主題,通過要求學生認真操作與觀察實驗中出現的現象,并探索實驗規律或原因,經過一系列地操作、觀察、爭論,既深化了課文知識,又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結合。第二,層次性。由于學生電子線路的知識水平與學習能力存在個體差異,所以合作主題應具有層次性,以適合各層次學生的需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的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如在《直流穩壓電源》的教學中,針對穩壓電源原理的認識,就可設計易、中、難三個主題:①穩壓電源電路由哪幾部份電路組成?作用如何?②如何測試電路是否穩壓?③如何將所制作的穩壓電源與實際用電器連接使用?由于這三個問題具有明顯的層次性,有利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找到各自的能解決的主題,以激發其參與合作的積極性與自信心。
3.適時進行合作指導合作教學注重生生互動,但若自由度過大,則容易偏離合作主題,導致合作教學缺乏實效。因此,中職教師在開展電子線路合作教學的過程中,仍離不開教適時的監控與指導,以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促使學生進行高效率和高質量的學習活動。首先,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技能,一是加強學生傾聽行為的培養,讓學生懂得尊重與理解他人的意見,激活思維;二是幫助學生提高表達能力,以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讓學生樂于交流;三是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求助”與“幫助”行為,以便集思廣益,提升合作學習效果。其次,教師應隨時關注、適時介入學生合作學習的進程,以解決合作過程中的跑題、偏題、冷場等問題,以引導學生深入合作,提升合作實效。
4.科學評價合作學習科學地教學評價是提高電子線路合作教學有效性的必要保證,一方面可及時反映合作教學的情況,有助于教師為后續的合作教學進行調整與改進;另一方面也可讓學生體驗進步的快樂,反思并改進不足之處,以促進學生得以進一步發展。具體而言,合作學習的科學評價,應在公開公正的前提下,從多個角度去審視學生。首先,在合作學習評價內容方面,教師應通過實時地觀察、記錄客觀分析學生的合作行為,并對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合作態度、實驗操作能力、表達能力等給予及時地、鼓勵性地評價,以增強每個學生電子線路學習的信心,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使其不斷進步。其次,在合作學習評價主體方面,應實行多主體評價,除了教師評價外,還可采取個人自評、小組自評、小組互評等評價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并能借此進行自我強化,提高其學習能力、操作能力、合作能力。
總之,在中職電子線路教學中,教師應從“精心組建合作小組、巧妙設計合作主題、適時進行合作指導、科學評價合作學習”等四個方面開展合作教學,以鼓勵每一個學生盡心參與,樂于合作,在提高教學實效的同時,也在無形中培養了學生協作能力、探究能力、實踐能力等多維能力,真正做到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充分地展示了現代職業教育“以能力為本”的價值取向,讓中職電子教學適應時代的要求,彰顯無窮魅力。
- 上一篇:藝術設計類人才鍛煉
- 下一篇:經濟局反腐敗工作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