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漢學生計算機課教學方法
時間:2022-07-18 02:46:35
導語:民漢學生計算機課教學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信息化不斷向縱深發展,各行各業的信息化進程不斷加速,現在社會上各行業和計算機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生的計算機能力要求有增無減,計算機成為衡量大學生業務素質與能力的突出標志。對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而言,僅僅懂得本專業的基本知識而不具備計算機應用能力就可能被社會淘汰。如何運用現代教育觀念,教會學生靈活利用計算機這個工具來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是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職院校全面素質教育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這也是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要解決的問題[1]。而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一門學習和使用計算機的入門課程,是非計算機專業培養學生信息技術素養的主要課程,對于學生能否快速適應企業工作崗位有著重要的作用,故學好這門課就顯得尤為重要。眾所周知,能否學好的關鍵因素是能否教好,新疆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加快民族教育事業發展,對于推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2]。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多年從事職業教育的國家示范性職業院校也承擔了此項艱巨的任務。面對不同民族的學生,在漢語水平、理解能力、認知能力都有很大差距的前提下如何上好同一門課,這給授課教師提出了一個很大的難題。我院教師根據學生學習特點,對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的狀況進行分析,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從實際出發,不斷改革創新,針對漢語學生總結出“立足基礎、適當延伸、重在應用、服務專業”的教學理念,針對民語學生提出漢語學習+計算機技術+專業應用的“1+X+Y”教學模式,在實踐中提升每位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下面將針對民漢學生不同的學習特點,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在教學方法上的把握做如下闡述。
1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現狀及特點
對于漢語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有過接觸,隨著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規劃的實施,高校新生計算機知識水平趨于非零起點[3]。加之在計算機基礎課程設置上尚未形成科學規范的體系,出現計算機應用基礎的內容在中學學,到大學還重復學的現象。所以學生在大學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時認為知識簡單,學習主動性差,眼高手低,然而在自認為學的好的學生中,大部分只是局限于計算機游戲的操作和網頁的瀏覽,對計算機的其它基本功能涉足較少。對于偏遠的少數名族地區的學生來說,有的學過計算機課程,但也僅僅局限于理論的學習,沒有實踐的機會,而有的甚至從來都沒有接觸過計算機知識。這部分學生在學習計算機課程時感到新奇和神秘,有很高的學習興趣,較強的學習主動性,但受到語言的影響,理解和接受能力較差。
1.1漢語學生課程學習特點分析
知識的陳舊激發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的缺失導致于更加沉迷于網絡和游戲。同時對于漢語學生本身而言城鄉差別、城市差別及生源的差別對于計算機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同一起點的教學出現了“吃不飽”和學習壓力大的現象。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單一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重實踐輕理論。再而作為公共基礎課,《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內容缺乏與專業知識的銜接,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高,認為該課程只是基礎課程,對專業課程的學習沒有幫助作用。
1.2民語學生課程學習特點分析
對于多數民語學生而言,進入高校是第一次真正接觸計算機課程,神秘和好奇使學生對于課程的學習熱情高漲、主動性強。但是受漢語水平的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差,掌握困難,隨著難度的增加越來越會因為學習任務重而缺乏自信心,有的甚至產生恐懼心理,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學習興趣。該課程是操作性強的課程,本堂課的內容也許學生能夠完成相應練習,但是在后面復習過程中教師會發現真正能夠掌握的學生屈指可數,這是因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操作只是模仿,理論知識不能理解,知識不能靈活應用,這就加大了記憶的難度。接觸計算機后吸引學生的不僅僅是計算機課程,同時還有游戲、網絡,這樣就加大了教師的管理難度,分散了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2因材施教,抓住特點尋找突破口
根據學生學習特點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院教師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分析研究,針對我院民漢學生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方法的把握,提出以下改革建議。
2.1結合漢語學生特點,舊知識講出新花樣
2.1.1更新課程內容,提升學習興趣樹立“立足基礎、適當延伸、重在應用、服務專業”的教學理念。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知識的更新換代快。因此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中不能將所有知識一股腦地硬塞給學生,而要根據學生學習特點,有選擇性地進行教學,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課程內容上重點講解操作系統、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網絡應用,多媒體技術方面的內容,將辦公軟件的相關知識融入其中,難易得當,重點突出。同時根據教學對象的特點和培養目標的要求,編寫出易于學生接受的,有利于提升學生潛能的校本教材[4],同時逐步引進與所學各專業相關的計算機應用軟件,使學生了解在本行業中計算機的應用和管理,提高學生學習本課程的重視程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2.1.2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理論、實踐齊頭并進在教學模式上實現轉變: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5]。教師利用課件、課堂演示實驗和做練習題,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靈活采用個案教學、項目教學、問題教學、任務驅動式、故設錯題等教學方式、方法,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其理解。以小組總結提煉本堂課知識重難點、知識競賽、技能大賽、學生籌建考試題庫等方法提升學生綜合掌握知識的能力,理論學習中穿插實踐練習,實踐學習中融合理論知識,使學生不再區分理論和實踐,共同學習,齊頭并進。
2.1.3針對學生特長正確引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學習不僅僅局限在課堂上,課外更是拓寬學生視野,知識深入應用的廣闊空間。有些學生對課堂學習提不起興趣,覺得知識簡單,而沉迷于游戲和網絡中,對于鍵盤的操作更是指法如飛。對于學生的不同興趣和特長教師要正確引導,例如:喜歡玩游戲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其利用課外時間深入學習flash動畫,自己制作簡單小游戲;對于喜歡空間裝扮、網頁瀏覽的學生可以引導其學習網頁設計,制作網站。正確的引導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學生開闊眼界,提高繼續學習的能力。
2.2抓住問題核心,提高民語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
2.2.1漢語學習貫穿課程始終采用漢語學習+計算機技術+專業應用的“1+X+Y”的教學模式,把漢語學習穿插在計算機知識的學習中,在每堂課中提煉出專業漢語詞匯,課前對詞匯進行講解,使學生對本堂課的知識初步了解,采用形象比喻、實物講解、故設錯題、分類匯總等方法,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同時根據專業的不同,選擇各專業的案例、項目進行實踐練習,把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引申到專業知識的學習中,從而達到以計算機知識學習為主線,漢語學習作為輔助工具,服務于專業知識學習的目的。
2.2.2有的放矢,提煉核心知識學習計算機知識不僅能夠提高信息素養,更能為今后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然而對于民語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教授不能一把抓,要提煉實用、適用的知識專項講解,要重點講解Word、Excel、PowerPoint、打字、簡單的上網操作、簡單工具使用等方面的知識,并要根據記憶周期加強復習,鞏固對知識的掌握,達到對所學知識靈活使用的目的。
2.2.3在思想上讓學生重視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學習我院高度重視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水平,能否拿到計算機等級考試的合格證直接關系到畢業證的獲取。歷年來有很多學生一直不重視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學習,直到沒有拿到畢業證才后悔。教師要在思想上提高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重視程度,班主任、任課老師要經常講,用實例講,讓學生對計算機等級考試重視,排除干擾,把課堂重心放到課程學習中來,任課教師要秉承熱愛每個學生的宗旨,恰當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讓民語學生在情感上接受漢族教師的教課工作,達到教好、學好、用好的良好效果。計算機基礎教育已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如何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學到全面的、用得上的知識,值得我們深深的思考。我們要轉變觀念,進一步提高對計算機基礎教學工作在整個高校人才培養計劃中的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深化改革進程,不斷研究教法,建立科學的課程體系,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手段,從全社會信息化發展的全局推動整個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同時,《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需要面向未來、開拓進取、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才能適應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