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會計實踐對會計教學的意義
時間:2022-12-20 03:06:27
導語:淺析會計實踐對會計教學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人員將理論知識成功地運用到具體工作實踐中,才能稱之為專業技能。而綜合技能則是指創造性思維及其運作能力、表達與交流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信息處理與決策能力、人際協作與管理組織能力、職業判斷能力、領導才能、企業家精神、終身學習能力、外語能力、應變能力等各項綜合能力。用傳統的理論教學方式,培養這些技能,困難重重。在各個高校努力培養會計專業人才之時,實踐教學是無可取代的重要部分。在會計專業的教學過程當中,應當加強各高校會計專業學生的自身能力和對所學知識的意義進行自主建構的能力。實踐課是與理論課程配套銜接的會計基本技能訓練,通過會計模擬實訓,一方面可以驗證各高校會計專業學生是否掌握所學理論與方法;另一方面,使各高校會計專業學生能更加系統地熟悉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體方法,加深對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運用,達到會計理論教學與會計實踐的統一。在各大高校會計教學的過程中,重視會計教學的實踐性,增強會計教學的實踐部分,是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現實經濟發展相結合的需要,是與國際會計教育接軌的需要。
二、相關對策
要改善會計教學質量,應當更加注重以實際應用為導向。會計實踐教學形式不能太單一。本來與數字打交道就有些無聊,再遇到單一的實踐形式,可能會大大影響各高校會計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計實踐教學形式其實可以豐富多樣,比如:各高校會計專業學生可以自己組合小組進行社會調查、案例分析、會計模擬實踐、角色扮演、公司實習等。以下提出針對高校以實際應用為導向,加強會計教學實踐的一些意見和建議:
(一)轉變教育理念,加大實踐投入會計專業的教學和實踐,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應加大實踐課的投入,包括經費、課時的增加,教師的培訓等。樹立以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為目標的新觀念、構建教學新體系、探索適合中職教育的教學模式。當然,對每種會計實踐教學形式逐步、詳細、全面地分析,提出相關的對策和意見,再進行系統研究,并在教學中進行整體安排,這才是真正解決會計專業教學和實踐脫離的有效方法。
(二)完善會計實踐大綱,拓寬思路會計教學大綱是會計教學的指向性文件和課程設計指導。首先,教學安排是根本的教學指引,需要借此來指引各高校的會計專業教育。根據教學計劃,并落實實踐教學大綱,有效利用高校學生寒暑假的寶貴空余時間,盡一切可能,使各高校會計專業學生能夠更系統地學習理論并進行實踐。
(三)培養和引進實踐教育師資高校應當有計劃地選送老師去參加會計從業等相關的培訓,或者指派老師去企業單位實訓等。通過上述方式,不斷提高現有的會計教學老師的實際操作能力與實踐能力。另一方面,還可聘請某些與學校有密切聯系的企業、事業單位的會計師或者具有豐富經驗的從業人員,對各高校會計專業學生進行指導,或者開展一些講座,增強高校會計專業學生對會計實踐的興趣和對實務的處理能力。
(四)多樣化教學手段對于會計教學的形式,可以使用更多元的手段,避免各高校會計專業的學生對會計相關課程喪失興趣。高校教學,不僅該教授學生如何從報表中各個數字之間的比例、趨勢分析中得出自身財務狀況;還可考慮進行實戰模擬,讓各高校會計專業學生模擬企業,真正深入案例,掌握實在的技能。
總的來說,會計的特性,即技術性很強,決定了會計專業教學的特殊性。因此,對于會計教學不僅要注重理論,各高校還必須加強會計實踐教學,為各高校會計專業學生設計相應的實踐操作項目,積極培養各高校會計專業學生的會計實踐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強各高校會計專業學生的管理、統籌等將來從事會計事業所不可缺少的應用能力。
作者:張文寶單位:建平縣職業教育中心
- 上一篇:淺析師范生德育的問題及策略
- 下一篇:略談Excel的教學質量評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