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院校跟蹤式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1-06 08:23:34

導語:醫學院校跟蹤式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學院校跟蹤式教學的應用

一、課堂心理資本教育的局限性

心理資本是指個體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心理狀態,是無關物質、社會關系、人脈等外在因素的重要資本之一,它更強調“你是誰”“、你想成為什么”。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只有認識了客觀事物的本質和特征,才能把握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才可能對客觀事物的意義和價值做出科學判斷,進而做到自覺、正確、創造性地按照客觀事物的自身規律去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心理資本的開發效果如何,僅僅在課堂上是看不到全貌的,必須要選取特定的課外實踐方式作為有益補充,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發揮課外教育時間自由性、空間開放性、形式多樣性、組織動態性、參與廣泛性的優點,以檢驗心理資本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跟蹤式”心理資本大課堂及其應用

從2011年起,廣西醫科大學啟動實施了“卓越醫學生課外成長計劃”項目。該項目是一項教育實驗與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學員從校院兩級學生組織、黨團組織、班委的現任或曾任學生骨干中選拔,每年60~80名不等,由學生工作部(處)作為指導管理主體,學員以小組為單位作為項目活動載體的承辦主體。通過整合校內外精英教育資源,延伸專業理論與技能教學課堂,精心培植了“名家名師導航”、“精英讀書會”“、三角梅沙龍”、精英“優”導師、精英訪談五個活動載體,以點帶面,以骨干輻射全校學生,引導學員全面客觀地認識自我、明辨自身的優勢與不足,有效地幫助其認識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提升心理資本,充分調動醫學生的成長驅動力,強化醫學生的職業使命感、崗位勝任力和社會責任感。筆者是該項目的指導老師,有意識地從項目中選取8名參加過其開設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學員作為“跟蹤式”大課堂的培養、觀察對象,進行統計、訪談,結果如下。

1.4名學生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數據庫成員,物質資本、社會資本和經濟資本匱乏,作為訪談A組;3名為普通工薪家庭成員,作為訪談B組;1名家庭經濟條件較為優越,作為訪談C組。

2.A組成員表示,在參加完心理資本的課堂教學后,變得自信了,對自身各方面也進行過分析,但是約在一個月———半個學期后,又會受現實挫折的影響,“積極心態”逐漸消失,羨慕家庭經濟優越的同學;B組成員表示在參加完心理資本的課堂教學后,印象最深的是人力資本和心理資本的協同影響,在提升兩項資本上沒有持續的壓力、動力;C組同學表示在參加完心理資本的課堂教學后,意識到自己心理資本的薄弱,新選了積極心理學,但是缺乏人力資本、心理資本提升的持續壓力、動力。

3.參加完卓越醫學生課外成長計劃后,由于是跟全校各類社團組織的優秀同齡人一起參與活動,每個人都有機會當“項目負責人”,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鍛煉成長,敢于正視自己的不足,敢于追求更優秀的自己,追求卓越,提升了溝通、思辨能力。

4.結果表明,心理資本的課堂教學對A、B、C三組同學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缺乏持續的跟蹤的資本提升途徑。參加完卓越醫學生課外成長計劃后,三組同學的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團隊式的不同程度地提升了人力資本、社會資本,進而促進了心理資本的成長。

“跟蹤式”的心理資本大課堂在提升醫學生心理資本方面的積極作用正在逐漸凸顯出來,它不僅讓學生真正明白什么是心理資本,怎樣去開發自己的心理資本,而且讓學生親身體驗到心理資本的無限作用,進而提升他們的成長內驅力。其缺陷在于普及面有限,如何在實際操作中讓更多學生受益,有待進一步研究。

作者:蔣洪濤單位:廣西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