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教育教學實踐舉措及意義

時間:2022-01-10 09:15:26

導語:小學體育教育教學實踐舉措及意義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體育教育教學實踐舉措及意義

摘要: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間接反映了我國素質教育的水平。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育理念發(fā)生了改變,他們提高了對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教學中,通過體育知識以及運動技能的傳授,使小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發(fā)展與優(yōu)化,進而落實素質教育的偉大目標。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意義

現(xiàn)階段,我國大部分小學體育教學工作都在踐行改革的路線,這一舉措的落實,一方面提高了小學生的體能素質,另一方面彰顯了小學體育課程的實用性,與此同時,提升了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本文筆者首先淺談目前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缺陷,繼而探究教學改革實現(xiàn)的路線,并闡述教育改革發(fā)揮的現(xiàn)實意義。

一、解析現(xiàn)階段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一)體育教師的教學手段單一化

這主要是因為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在小學體育教師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因此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教育過程中被頻繁地使用,而在這樣的體育課堂上,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利用大于80%的課時去就進行體育理論知識的傳授工作。此外,教學手段的單一化還表現(xiàn)在教師不能以小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出發(fā)點對體育教學活動進行科學的設計。

(二)對體育技能基本功的訓練工作不夠重視

小學生的體能相對較差,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而體育教師卻在這種情況下安排大量的課時去進行理論知識傳授,沒有有效開展體育基本功的訓練工作,在這樣的小學體育教學課堂上,小學生的體能素質得不到鍛煉與提高,大大削減了小學生參與體育知識與技能學習的熱情,影響了體育教學的質量。教師為什么不重視對學生體育基本功訓練呢?有些教師認為這一訓練活動的開展浪費時間,部分教師認為體育基本功的訓練與強化工作可以由小學生在課余時間自行完成??傊?,體育教師對體育技能基本功的訓練工作缺乏重視,這是使小學體育教學質量不高的主要因素。

二、探究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舉措與發(fā)揮的意義

(一)充實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是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基礎

例如,在“立定跳遠”的體育課堂上,教師為了使學生扎實地掌握“一擺二蹲三起跳”的基本動作要領,為了豐富教學內容,為學生播放小青蛙在荷葉上跳動的視頻,多媒體教學軟件的引進與應用,給教學內容做了補充,在內容豐富多彩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的主動性勢必會被調動起來,有利于營造活躍向上的課堂氣氛。課堂上,教師不僅僅運用了示范教學的教學手段,還積極應用游戲競技這一教學方法,主題是“看看誰跳得最遠?”筆者認為,游戲競技教學方法的應用,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貪玩求勝的心理特征,在教師以“獲勝者有小彩旗獎勵”這一誘餌的引誘下,小學生參與跳遠訓練活動的興致很高。當然,除了游戲競技法之外,還有小組合作等教學形式??傊W體育教育若想落實改革的目標,就必須對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創(chuàng)新,這是最為基本的實踐路線。

(二)將人文文化滲透于體育教學中,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關鍵

所謂人文文化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其實質就是將德育與美育的思想融入教學體系中,盡最大努力使學生達到“德、智、體、美”綜合發(fā)展的目標。例如,在“跑”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向學生展示與“跑”相關的優(yōu)美姿勢,或極速快跑,或緩速前行,以這樣的教學形式使學生從視覺感官上體會到體育運動的柔美。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講述“世界上最快的男人”博爾特的跑步經(jīng)歷,使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要想將一件事做得完美,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傊?,人文文化精神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入,能使學生的心智以及體能在小學期間的發(fā)展更具一致性,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增加了對體育的熱愛程度。此外,還有利于小學生健康思想道德模式的建立健全,這是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重大性突破,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了。

(三)完善小學體育教學環(huán)境

通俗地說,就是加大對體育器械投資力度。先進體育教學器材的采購與應用、塑型跑道的鋪置,這都是對小學體育教學環(huán)境的改造與完善手段。與此同時,學校應該廣納社會資源,將小學體育教育從資源短缺的困境中解救出來,這是落實教育改革的基礎性策略,具有極大的現(xiàn)實意義。

(四)建立并健全體育評價機制

筆者憑借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認為評價考核工作的開展,一方面可以檢測學生對體育知識與技能掌握的程度。在考核評價工作的配合下,教師能準確把握體育教學的重難點,這是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得以實踐的必要的工作環(huán)節(jié)。另一方面可以使小學生獲得成就感,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參與體育運動的意識,換句話說,就是能最大限度調動他們參與體育技能訓練的積極性。在此,筆者建議教師在開展評價考核工作時,應該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尊重個體之間的差異性,特殊同學特殊對待,使每一位學生都得到尊重。此外,評價工作應該分為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種類型,這樣才會使評價機制的優(yōu)越性在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進程中彰顯出來。

三、結語

小學體育教學積極踐行改革的路線,是對素質教育的響應,有助于學生體能的發(fā)展,樹立健康的體育價值觀念,為小學生身心個性化發(fā)展奠定基礎。盡管現(xiàn)階段我國有些小學的體育教育現(xiàn)狀并不樂觀,但是只要體育教師樹立改革創(chuàng)新的信念,在現(xiàn)有教學資源的輔助下,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那么必然會落實素質教育的方針,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

作者:吳妍 單位:江蘇省張家港東渡實驗學校

參考文獻:

[1]劉興旺.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探析[J].學周刊,2015(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