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生本教育理念論文
時間:2022-05-22 03:37:30
導語:地理生本教育理念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夠讓大家對于教學內容更有興趣,并且讓大家更積極的展開對于教學內容的思考與探究。教師可以采取很多方式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形式,透過多媒體等輔助教學工具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創設更多有意思的課堂教學活動來鍛煉學生的思維,增進大家對于知識的應用與實踐。教師要將很多書面的且一元的知識講的生動而立體,要從不同的角度與層面來向學生們呈現這些教學內容,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如在學習特別行政區時,可以和學生一起回顧香港回歸的歷史,并向學生展示鄧小平與撒切爾夫人關于香港問題會晤的照片,讓學生感受祖國是完整統一的,是不可分割的,增強學生維護祖國統一的信心。又如,在“亞洲人文環境”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說出中國的特色節日,還可以進一步讓大家來講述自己家鄉的特色等,讓學生認識到文化的獨特性,提升學生的國家、家鄉榮譽感。這些都是非常靈活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夠極大的激發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慢慢變得濃厚。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地理課堂中,教師首先要注重對于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這是凸顯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的一個基礎。在這樣的氛圍下大家對于知識的理解與吸收才會更為深入,課堂教學效率才會更高。
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同樣是課堂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目標,這也是促進學生知識吸收的一個方式。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課堂上不再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導,而是要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與獨立探究。可以讓學生自學教學內容,教師創設相關的思考問題讓學生獨立完成。也可以在知識教學結束后給學生們布置相關的學習任務來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與實踐能力,這也是對于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的一種考查。教師要有意識的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要給學生們的思考創設更多空間,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鍛煉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激發學生探究欲望的一個最為直接的途徑辨識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好奇引發興趣,在好奇心的驅動下,學生總會被吸引到“為什么”,“怎么辦”之中,并在好奇事物的推動下,進行積極主動化學習。如在“海陸變遷”教學中,教師通過呈現高山下沉、海平面上升、同一地域內部環境的變化等圖片,吸引學生的目光,當學生看到這些變化現象后,不由得產生“為什么會變成這樣”的想法,對于知識的探究欲望也越來越強烈,此刻,教師抓住學生的疑問點,將學生引入知識理論學習中,大大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并且能夠很好的提升課堂教學成效。
三、合理使用分層教學
生本教育理念下同樣需要教師合理的處理學生間的個體差異,要針對不同層面的學生采取更為適宜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夠讓班上每一個學生都有所收獲。教師可以在知識講授時合理的采用分層教學的模式,可以創設梯度性的問題來鍛煉學生的思維,也可以在課后作業的布置上設置分層作業。這不僅給每一個層面的學生都有良好的鍛煉空間,這也是尊重學生間個體差異的一種教學方式,這樣才能夠讓每一個學生都在已有基礎上有所進步與提升。例如,在講述完“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后,教師可以這樣設置問題:
(1)分別說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地域特征,并比較兩者的差異。
(2)形成不同地域特征的原因,并結合所學知識,解釋我們城市(或村莊)的地域特征與其形成原因。
(3)讓學生制作地域特征差異表,并收集家鄉人文、地理、經濟等資料,做家鄉“宣傳小冊子”。這就將問題難度一步步提升,且以基礎知識、能力提升、素質培養等級性的問題,實現了不同層次的教學。分層教學不僅是一種更為人性化的教學方式,這個過程中也能夠讓每一個層面的學生都有鍛煉與發展自身能力的機會,這才是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下應當有的教學模式。
四、結語
想要更好的在初中地理課程的教學中凸顯學生的教學主體性,這首先需要教師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要讓大家感受到地理課程的學習樂趣。同時,要注重對于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夠不斷活躍學生的思維,促進大家對于知識的理解與吸收。此外,教師應當合理的處理學生間的個體差異,要針對不同層面的學生采取更為適宜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夠讓班上每一個學生都有所收獲。
作者:劉菊單位:江蘇省鹽城市潘黃實驗學校
- 上一篇:學生畢業論文撰寫體育教育論文
- 下一篇:自主合作體育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