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計算機教育教育理念研究
時間:2022-01-02 03:58:55
導語:高職計算機教育教育理念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高等教育逐漸趨向于大眾化發展,各領域對應用型人才的計算機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為切實提升高職計算機教育質量,相關教育工作者也應從轉變現行教育理念入手,以創新教學模式拓寬計算機教學路徑。本文就基于此,對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引導下的高職計算機教育進行相關研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成果導向教育理念;高職計算機教育
就目前來看,傳統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已然無法適應社會對學生計算機綜合素質提出得更高要求,因此為進一步推動高職教育事業穩定有序發展進程,相關教育工作者也應在計算機教學期間應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進一步完善及優化計算機教學內容,從根本上激發出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短暫的學習時間內掌握更多計算機理論知識及操作技巧。
一、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理論分析
(一)成果導向概念。成果導向教育理念最早由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美國教育學家提出,主要就是將教育系統的每一個階段及環節都圍繞著最終成果開展,確保學生在經過階段性學習之后均能夠達到學習目標[1]。由此可見,成果導向教育理念與傳統教育理念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將教育重點放置在學生學習能力及綜合素養的提升上,因此更加適用于高職院校以職業為導向的教育改革工作。(二)成果導向教育理念作用。社會經濟及科技水平的快速增長使得高職教育更應滿足各領域發展要求,培養出合格應用型人才。而成果導向教育理念主要就是讓學生把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在實際研究中,通過團隊合作等方式獨立解決研究問題,不僅真正意義上的實現了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更使學生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有了明顯的提升,為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平穩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三)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發展歷程。現階段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在我國高職院校中應用時間較短,經驗積累明顯不足,不少高職院校在構建人才培養模式期間并沒有形成特色,而是照搬本科院校,使學生難以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能,因此為有效改善高職院校現狀,學校部門及相關教師就應注重對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深入探索,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對教學模式及教學內容進行進一步完善,以更好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現階段高職計算機教學存在問題
(一)教學模式較為單一。現階段在高職計算機教學期間,存在著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問題[2]。具體而言,高職計算機學科知識體系繁雜,學生需掌握的計算機操作技巧過多,因此教師為提升教學效率往往會采用課堂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大量的記憶及練習計算機操作技巧,致使學生逐漸喪失對計算機學科的學習興趣,導致計算機教學效果不佳。(二)過于重視理論教學。在現階段高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僅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對良好實踐操作環境的營造持有保留態度。同時由于高職院校師資水平較為薄弱,硬件教學設施較差,導致計算機教學水平始終處于有待提升的階段,難以滿足以職業為導向的教育目標。(三)學生綜合計算機操作技能亟待提升。當前企業對新進人才的計算機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需學生掌握基礎計算機操作技能,更希望學生能夠熟練掌握辦公軟件或繪圖軟件等,因此為切實提升學生綜合計算機技能,相關教育工作者就應從教學理念的轉變入手,基于學生專業特征,不斷豐富特色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適應后期工作生活。
三、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引導高職計算機教育改革路徑探索
(一)積極開展計算機實踐教學活動。為更好發揮出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在提升高職計算機教學質量及效率中的積極作用,教師及學校也應從積極開展計算機實踐教學活動入手。一方面,以豐富學生學習生活為主,利用課余時間在學校內開展以計算機為主體的活動,諸如軟件設計比賽、計算機繪圖比賽等,切實提升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參與感,激發出學生計算機學習熱情,從而為學好專業計算機知識做好萬全準備工作;另一方面,注重學生專業計算機知識的應用[3]。針對計算機教學進度,積極參加計算機操作技能等比賽,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更好的應用在實際工作生活中。作為教師更應積極引導學生參加此些專業性競賽,培養學生良性競爭意識,使學生可通過專業競賽等方式認識到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以更好的提升自身計算機綜合操作技能。(二)注重成果導向下學習與研究的結合。以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為向導,在高職計算機教育改革期間將學習與研究進行有機的結合。注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真正意義上的將學生放置在課堂中心地位,依據計算機教學內容,設置可供學生學習交流的計算機研究項目,以更好的促進學生自主思考,通過獨立發現、分析及解決計算機研究問題,將理念知識更多的應用在實際操作中,從而達到學習目標,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三)切實提升學生綜合計算機素質。注重學生綜合計算機素質的提升,使學生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工作。同時,計算機教師也應利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對原有教學內容進行不斷的完善,加強理論教育與綜合實踐教學相融合,通過計算機教學目標的優化,給予學生更多的實踐學習機會,讓學生可在校內外貯備到更多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及操作經驗。(四)強化校企合作力度。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下高職計算機教育改革期間,學校也應加強與企業的深入合作交流,注重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建設[4]。注重2+1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讓學生充分接受過計算機理論教學之后,投入到相應企業的實習中去,并以此切實提升學生計算機基礎技能及綜合實踐水平,獲取到更多的就業機會。
四、總結
總而言之,為向社會輸送大批具備綜合計算機技能的應用型技術人才,計算機教育工作者應注重利用成果導向引導教學改革,切實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學習意識,通過大量組織實踐教學活動,提升學生對計算機課堂的參與感及認同感,以更好的適應未來工作生活。
參考文獻
[1]李建榮,楊潤賢.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的高職院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8(4):36-38.
[2]郭清蘭.高職院校基于成果導向教育模式下教學方法的應用分析[J].知識經濟,2017(15):176-177.
作者:王妍 單位: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禮儀教育必要性和途徑
- 下一篇:電子技術實踐教學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