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理念數學教學模式探析
時間:2022-01-28 08:41:11
導語:智慧教育理念數學教學模式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前言
為推進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關于教育信息化的總體部署,2012年3月13日,我國教育部了“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的通知”,該通知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戰略選擇[1]。”數學課程是中職院校學生培養中的基礎課程之一,數學素養是每一個21世紀公民都應具備的基本素質[2]。教師在上課過程中,仍然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地聽,這種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師生互動比較少,問題不能及時得到解決,因此,教育教學模式必須進行改變,在智慧教育先進理念的指導下,構建智慧化的教學環境,運用新的教學模式,把在線教育和傳統課堂結合在一起,實現混合式教學,真正實現差異化教學。智慧教育作為時展的新趨勢,對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為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本研究通過使用“雨課堂”智慧教學工具,教師能看到學生的學習數據,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打造智慧教學環境并運用到中職數學課堂中,以期提高教學效率。
2基于雨課堂的智慧教學
祝智庭教授指出:智慧教育就是通過利用智能化技術構建智能化環境,讓師生施展靈巧的教與學方法,使其由不可能變為可能,由小能變為大能,從而培養具有良好價值取向、較高思維品質和較強思考能力的人才[3]。信息技術發展迅猛的當今,信息技術為智慧教育的起步和發展提供了支持,為教師的因材施教,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條件。雨課堂是在移動互聯網與大數據背景下由清華大學推出的智慧教學工具,雨課堂將復雜的信息技術手段融入到PowerPoint和微信,在課外預習與課堂教學間建立溝通橋梁,讓課堂互動永不下線。[4]雨課堂能夠提供完整的智慧教學環境,學校不需要安裝其它的教學硬件設備,只需要一個軟件安裝在教室的電腦上,便可以快速部署出一個智慧教室。[5]雨課堂使用簡單方便,對教師的信息化技術要求不高,大部分同學又是手機低頭族,課堂上玩手機的現象很常見,雨課堂剛好能夠滿足學生課上借助手機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中職院校數學課程的教學現狀
《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學習掌握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具備必需的相關技能與能力,為學習專業知識、掌握職業技能和繼續學習以及終身發展奠定基礎[6]。”中職數學中強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不僅可以鍛煉思維能力,數學課程也為學生學習其他知識奠定基礎。3.1學生的基礎薄弱普通中職院校學生從初中過渡到職業學校,大多數學生的基礎較薄弱,進入中職院校不能很好地適應教學,對數學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中職院校學習技能就可以了,不需要再繼續學習數學課程,造成對數學課程的錯誤認知,長期下來學生的成績就會越來越差,逐漸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3.2自學能力不足大部分學生自我管控能力差,課前不預習,課上注意力不集中。課上玩手機的現象十分突出,不能積極參與課堂討論,遇到聽不懂的問題也不會向教師提出。課后作業常常敷衍了事,認真完成作業的學生很少。3.3教師的教學模式當前,教師在上課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老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地聽,“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差異。在信息技術發展迅猛的今天,中職數學的現狀迫切需要改變教學模式,讓學生從灌輸式的學習形式中轉變過來,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新性。
4基于雨課堂的課堂教學活動設計
本研究選用的教材是高教版中職教材—數學(基礎模塊),授課對象是中職院校一年級的學生,實驗對象的班級一共53人,學校的教學設施齊全,具備無線網絡,每個學生都具備智能手機。據調查和訪談,實驗對象的學生,大部分學生的基礎較薄弱,學習主動性不強。基于雨課堂的課堂教學活動設計,對中職院校數學的教學進行前期分析,主要包括學生學情分析、教學環境、教學目標、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分析。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變,在具體的課程實施過程中,結合智慧教育的教學理念,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有利于因材施教,進行差異化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基于雨課堂平臺的智慧教學具體活動過程如圖1所示。
5基于雨課堂的數學教學實踐
5.1課前環節。(1)課前,教師主要承擔的任務主要包括學情分析、根據教學內容,教師做好課件、試卷,在課件里可以插入視頻、音頻等內容以及優質的網絡視頻資源、布置課前預習任務等。教師借助智慧教學工具“雨課堂”教學平臺,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對學生學習數據的分析和整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好教學設計。(2)學生要主動學習教師通過雨課堂推送的視頻內容課件材料學習課件、視頻內容,完成教師布置的習題,了解自己的預習情況,遇到不懂的知識點歸納整理,可以和老師同學們討論交流。5.2課中環節。(1)在上課過程中,教師打開雨課堂授課模式,讓學生掃二維碼進入課堂。課中教師講課的PPT會通過雨課堂發送到學生的手機,每頁PPT下方都設有“不懂”按鈕,學生聽不懂時,可點擊每頁課件的“收藏”和“不懂”按鈕,任課教師會收到“不懂”數據的反饋,教師會收到匿名“不懂”數據的反饋后,統計了解學生的真實狀況,進行重點講解。(2)學生通過觀看教師課前的課件、視頻,習題,整理自己不會的知識,帶著問題、思考進入課堂。教師可以分小組進行協作探究,讓學生把課前不懂的內容在討論中不斷解決,在這個過程中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其次,教師通過打開“彈幕”功能,學生可以加入到課堂的小組討論中,雨課堂彈幕不出現提問者姓名,這樣每個學生都敢于提出自己不會的內容,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有利于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學生,交流的時效性更強,更加有利于問題的及時解決。(3)課堂習題測試,為了檢驗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在PPT里添加題目,進行實時的課堂測驗。教師可以推送單選題、多選題,在學生答題完以后,教師可以看到學生的答題情況,教師根據整個班級對知識重難點的掌握情況進行查漏補缺,提高教學質量。5.3課后階段。課后,對不懂的知識點可在討論區提問,與教師同學們進行實時問答、互動探討,真正做到課堂永不下線。教師可以把課后作業推送到手機端,并且在雨課堂平臺上進行在線測試,課后測評學生可以看到自己掌握的情況,老師也可以根據雨課堂上的反饋結果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教學方法。
6結語
雨課堂支持下的智慧課堂模式,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在一起,連接了課前-課上-課后三個環節,教師能實時獲取學生學習的數據,由以前的經驗驅動轉變為數據驅動。同時,基于智慧教育理念教學的模式更加體現學生的自主性,整個學習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于一體,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其次,基于雨課堂平臺,運用線上優質資源,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雨課堂根據學科特性,教師在利用雨課堂授課過程中應靈活調整,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余勝泉,推進技術與教育的雙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解讀[J].中國電化教育,2012(5):5-14.
[2]楊莎.智慧教育理念下中職院校數學教學形態的實踐探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8.
[3]鐘紹春,唐燁偉,王春暉.智慧教育的關鍵問題思考及建議[J].中國電化教育,2018(1):106-111,117.
[4]曾瑞鑫.學堂在線召開會宣布推出智慧教學工具雨課堂[J].亞太教育,2016(24):3.
[5]馮婉華.基于雨課堂的初中信息技術課導學案教學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7.
[6]賈景會.信息技術下中職數學教學改革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學,2015.
作者:孫曉燕 單位:云南大學職業與繼續教育學院
- 上一篇:生本教育理念高效課堂模式探索
- 下一篇:石油化工概論通識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