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繪畫教育研究論文
時間:2022-03-17 10:51:17
導語:現代繪畫教育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傳統造型觀念中存在的問題
很多的現代高校在教學中只是實行傳統的寫實主義模式,它具有單調性、人性化不強烈等特征,傳統的造型比較單一化,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使得教育模式趨于格式化和簡單化,而且高校對于西方傳統造型觀的研究始終處于一種模仿和追求的狀況,沒有進行很好的開拓創新,與時俱進,逐漸地研究屬于自身獨特的教育新路子。
2.現代繪畫教育中潛藏的危害
現代高校對于學生的發展要求很高,希望培養出一大批對社會和國家有作為、有用的高素質的、實戰性的人才,從而為社會所服務,因此主要針對學生專業技能的提高,間接地忽視了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和個人的專業素養的提高,舉個例子:學生在素描寫作的時候,注重的是在不一樣的光線下對抽象事物的具體形態、動作、體征、比例、明暗和虛實程度等各個方面的描寫,而不是發揮個人的優勢進行創新,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探索知識的興趣,不利于教育的實施;另外,高校都在加大對學生的招收量,而后帶來了一系列的不良影響,比如說人數的增加,教學秩序相對的松弛,學生的整體素質偏低,那些所謂的高級院校逐漸地走向下坡路,這些因素都從側面影響了現代繪畫教育的發展。對于這些發展的諸多問題,高校需要勇于面對,敢于挑戰,從而不斷創新與探索新知,逐漸地改善我們高校的教育體系與整體的理念。
二、把傳統造型觀念和現代繪畫教育結合起來
傳統造型藝術因其獨特、深厚的魅力而成為了民族傳統和民族精神的具體表現方式,那么只有將傳統造型觀念與現代繪畫教育相統一起來,才能創造出具有民族性、時代性和具有獨特風格的作品,打破傳統、單一藝術觀念的舊局面,從而形成一種具有現代教育意義的、風格形式多樣化的新格局。現代繪畫教育風格無論從形態、形式上以及藝術發展的角度來說,都與傳統的造型觀念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二者不可以分裂開來。現代繪畫的技術指導多來源于對傳統的寫實主義、主體主義、構成主義,還有一些整體化主義的吸收與傳承,這其中有中國的傳統造型觀念也有西方的繪畫風格。中國的傳統造型觀念主要表達的是以意境來描繪實物,創造出許許多多的藝術作品,用來為人們欣賞與參考。中國傳統造型觀念注重用美的形象來抽象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達到一種心情的美感,也就是說用繪畫的作品來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質,并不是真正的為了與客觀事物的具體描述,而重在用描繪的事物來表意,實際的物體只是作為一種媒介來為藝術而服務。而西方的傳統造型觀念就比較多樣化、開放性、抽象化,給我們許多想象的空間,可以融入我們高校的教學之中,汲取其中值得我們借鑒的傳統造型元素為現代繪畫教育增光添彩,以此來取得實質性的飛躍。藝術表現在簡單的層面,與多元化發展的現代繪畫教育要求有著不同。但是同樣有著許多豐富的美學思想(繪畫設計的巧妙、繪畫所表達的意境優美)值得我們去學習并且運用。那么作為民族的藝術文化,我們想要站在藝術的巔峰,就需要高瞻遠矚,敢于吸收,敢于繼承舊的傳統模式,彼此交錯相容在一起。高校教育的發展中,素描、色彩等課程一直采用的是以寫實主義為主,單一的寫實方式使得學生的思維模式比較固定化,沒有很好的開發學生的優勢,影響了他們創造力的發揮。而對于傳統造型觀念中以意傳神的這種優秀的理念,確實值得我們高校在教育的過程中進行延用并且積極地宣揚。還有西方的造型觀念由過去的具體向抽象化轉變,由模仿具體的表象到深層次的探究其內在的美轉變,逐漸地向視覺化的教育模式摸索前行。相對于西方繪畫教育而言,中國現代高校繪畫教育仍然很薄弱,語言的匱乏、形象的簡單、寫實主義等形式依然是主導,很顯然并不是高校教育的目標,我們應該在寫實主義的基礎上,慢慢地把其它的有利于繪畫教育的方法都提到教育的日程上,達到高校教育的目的。對學生的教育方式也應該有所創新,積極地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不要對他們實行簡單的教的模式,那樣會束縛學生的想象,影響學生繪畫的發揮,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繪畫基礎課程教育作為各個高校普遍開設的一門基礎性課程,為了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現代高校在進行教育時,需要承襲傳統造型觀念中寫實主義、現實主義、表象主義、視覺化的教學方式等一些優良部分,把教育打造成更加多元化、多樣化的發展模式。要注重對學生的創造力的提高和個性的發展,不要給學生提供一些固定的、一成不變的模式,擯棄一些不正確的(大量的擴招、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親戚路線等)教育措施,使得現代繪畫教育與傳統造型觀念相輔相成,真正地成為一個整體,從而不斷地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相容并重,打造現代繪畫教育的新時代和新局面。
作者:遲銳單位:吉林藝術學院
- 上一篇:沉浸式大學生創業教育論文
- 下一篇:藝術設計與人文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