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時期大學生情商教育研究
時間:2022-10-09 04:16:29
導語:淺談新時期大學生情商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首先根據情商的內涵分析了新時期大學情商存在的問題,然后闡述了大學生情商教育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加強大學生情商教育的對策,即加強對大學生情商自我培養的指導;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大學生的感恩意識;積極開展社會實踐和集體活動;加強對大學生情商教育的理論研究。
關鍵詞:大學生;情商教育;心理素質
情商是一個人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成才。阻礙一個人走向成功最大的心理障礙就是情商低。因此,高校在人才培養上既要重視基礎知識和專業能力的培養,也要重視大學生的情商教育。
一、情商的內涵
“情商(EmotionalQuotient)指情緒商數,簡稱EQ,是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情商是自我管理、理解他人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反映了一個人的非智力綜合素質。情商主要表現在了解自我、管理自我、自我激勵、識別他人情緒、處理人際關系這五個方面。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情商具有可塑性,主要是由后天形成的。
二、新時期大學生情商存在的問題
(一)自我管理能力不高
自我管理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必要條件,也是當今社會對人才素質的必然要求。受傳統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大學生自身等因素的影響,當代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對低下,存在浪費時間、目標缺失、浪費金錢等現象,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生活質量和學習效率。
(二)心理素質差,承受能力弱
大學生離開父母從中學轉入大學,處于心理斷乳期。另外,在校大學生普遍處于由未成年向成年過渡的階段,心理正在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這個階段的學生,心理脆弱、做事易沖動、情緒波動大、心理承受能力較差。遇到挫折和困難時,總是怨天尤人,心灰意冷甚至輕生。
(三)缺乏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受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等方面的影響,大學生在中小學階段以學習為中心;另外,多數家長過于溺愛孩子。導致很多大學生以自我為中心,不理解別人,不善于分享,不會與人交往,不會與別人合作,缺乏基本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四)道德素質不高
大學生是高素質的群體,應具備較高的道德水平,但是一些不道德的行為在大學生身上屢屢發生。很多學生知道基本道德倫理知識,但在日常生活中卻依舊我行我素,做不到知行合一,存在不文明、不道德行為。筆者通過調查,發現一些大學生身上存在以下不文明、不道德現象:在宿舍、衛生間、校園等公共場所吸煙;情侶在共場所舉止過分親密;隨意踐踏草坪,破壞自然環境;公共場合亂扔垃圾,破壞公共環境;在宿舍喧嘩,影響他人休息;上課或會議期間隨意講話、玩手機;浪費水、電、食物,節約資源意識差;待人不禮貌,隨意說臟話;公共場合衣衫不整,穿拖鞋,著奇裝異服等。
(五)感恩意識淡薄
很多大學生不知感恩,以自我為中心,漠視珍貴的親情、友情、師生情。以怨報德、攀比消費、一味索取等負恩報道經常出現在大眾面前:’95后大學生因父母不給買iPad、iPhone、Mac蘋果三件套離家出走;很多大學生只有向父母要錢的時候才給父母打電話;受資助的貧困大學生對提供幫助的愛心人士極度冷漠;上課不遵守課堂紀律,與教師擦肩而過不打招呼等。大量的大學生缺乏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朋友、感恩社會的意識。
三、大學生情商教育的重要性
現代社會,無論從事何種職業,身居何種職位,情商的高低對一個人的事業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戈爾曼研究發現一個人成功的80%在于情商,智商只占20%。加強對學生的情商教育,提升學生情商水平,對學生人生發展至關重要。
(一)加強學生的情商教育,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礎
學會如何管理世界,必須首先學會如何管理我們自己。只有具備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夠實現更有效率的成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必要條件,也是當今社會對人才素質的必然要求。“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主要體現在:做事是否有計劃、能否積極戰勝挫折、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緒等。情緒管理是最重要的自我管理能力之一。”通過情商教育活動或情商教育課程進行情商教育,能夠讓大學生正確認識情緒,控制不良情緒,調適心態,做出正確的行為反應,調高情緒管理能力,做情緒的主人,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打下基礎。
(二)加強學生的情商教育,是健全學生人格的必由之路
情商能夠展現個體人格魅力的優劣。情商高的人處事有條不紊,能夠在逆境中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并從多個角度看待生活、學習、工作中的問題。此外,他們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強,誠實正直,盡職盡責,不畏艱險,勇往直前,追求卓越的內在特質。他們的情商也能影響周圍的人,無形中散發出人格魅力。遇到挫折時,情商高的人會臨危不亂,處變不驚,坦然面對;情商低的人就會不知所措,怨天尤人,一蹶不振,甚至輕生厭世。因此,加強情商教育,健全學生的人格,是幫助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
(三)加強學生的情商教育,有利于構建和諧人際關系
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個體適應社會的重要保障,而高情商是和諧人際關系的基礎。情商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改善不良的人際環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堅實的人際關系基礎。通過情商教育,可以使學生掌握理解、幫助、尊重、贊美、包容他人的能力,培養學生懂得分享、善于合作、利人利己素養,幫助他們運用社交技巧,提高社交能力,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并能讓他們建立與維護良好的關系網絡,促進人際關系良性發展。
四、加強大學生情商教育的對策
加強對大學生的情商教育,提高學生的學生情商水平,要靠家庭、學校、社會及學生個人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完成。本文重點從學校層面提出解決對策。
(一)加強對大學生情商自我培養的指導
大學生情商的培養不能僅靠大學生自我培養,也要借助他人的指導與幫助。學校應更新教育理念,強對大學生的情商教育。要開設情商教育課,對大學生進行全面的情商指導。另外,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是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者、學生大學生活的管理者,更是塑造學生美好心靈的藝術家。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同時,其情緒情感無形中發揮著教育學生、影響學生的作用,教師在進行大學生情商教育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教師要當好榜樣,嚴于律己,同時還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注重塑造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好好做人做事,走正確的道路。輔導員(班主任)是大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加強大學生的情商教育要充分發揮輔導員(班主任)在大學生情商教育中的作用。輔導員(班主任)要經常與學生保持密切的聯系和交流,多與學生進行平等地談心談話,關注大學生的情感動向,并進行正向的引導。
(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和示范者。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師德師風直接關系到大學生發展方向。道德高尚的、有親和力的教師是提升學生情商水平的非常重要的外在因素。另外,良好的師德師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對大學生進行情商教育的重要條件。教師應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為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質,有符合時代特點的先進的道德意識,還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知識結構和道德水準,在教學活動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三)培養大學生的感恩意識
“百善孝為先”“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是否具有感恩的心,是衡量一個人情商高低的重要標準。感恩不僅是情感健康、人性善良的體現,更是一種高尚的人生境界。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積極開展多種感恩活動,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強化學生的感恩行為。筆者在教育工作中,每年都組織學生觀看感恩題材的視頻,在各班級召開以“感恩”為主題的班會,在全系召開以“感恩”為主演講比賽,并開展母親節、父親節、婦女節、教師節感恩活動。這些活動,很好地培養了學生感恩的意識和感恩的習慣。
(四)積極開展社會實踐和集體活動
與人交往和情緒情感體驗是情商教育的基礎,而社會實踐和集體活動是大學生獲得社會交往和情感體驗的重要途徑。大學生只有在社會實踐和參與集體活動中,才能真正學會如何理解他人,如何關心和幫助他人,如何與他人和諧相處,才能學會如何辨別真與假、善與惡、美與丑,才能培養出健康向上的情感,真正提升自己的情商。學校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和寒暑假等假期中,多開展積極向上的社會實踐和集體活動,充分發揮社會實踐和集體活動的育人作用。
(五)加強情商教育的理論研究
加強情商教育理論研究是規范大學生情商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科學的情商教育理論可以為開展大學生情商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論指導。當前,學術界關于新時期大學生情商教育的理論研究尚比較缺乏。因此,學術界應積極關注大學生情商教育的現狀,科學把握新時期大學生情商教育工作的規律,開展大學生情商教育的理論研究,為加強大學生情商教育提供行動指南。
五、結語
傳統教育只重視讓學生好好學習,忽視了讓學生好好做人,忽視了比智商更重要的情商的教育。當前,大學生在自我認知、管理情緒,識別他人情緒,自我激勵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大學生總體情商水平不高。當下,提高學生的情商水平,改變學生情商低下的現狀,是各高校的重要任務。高校教育工作者應該根據心理學、教育學規律,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積極作為,采取有效措施改變現狀,提高學生的情商水平,為學生的成長成才貢獻正能量。
參考文獻:
[1]趙景會.當代大學生的情商培養探析[J].經濟師,2018(2):53-54.
[2]李偉.淺析大學生情商教育[J].求知導刊,2017(7):26.
[3]李魯寧,王婧慧.當代大學生情商及教育現狀調查分析[J].錦州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5(3):118-120,123.
[4]欒淳鈺.基于大學生情商培養角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著力點[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3):70-74.
[5]陳利平.大學生情商教育初探[J].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2016(3):64-67.
作者:楊坡 于雪麗 單位:鄭州理工職業學院
- 上一篇:關于開展廉政工作自查報告
- 下一篇:黨組推薦優秀黨員事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