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價育人新模式分析

時間:2022-03-25 08:54:37

導語:工程造價育人新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程造價育人新模式分析

摘要:由于工程造價應用性、實操性強的專業特點,開展校企合作育人具有廣闊的前景。文章針對造價專業校企合作的不利條件提出校企會合作協同育人的新模式,闡述了該育人新模式的優勢和實施舉措。

關鍵詞:校企會合作;協同;造價;模式

一、問題的提出

國家“實施卓越工程師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提出對于工程造價應用性、實操性強的專業來說開展校企合作育人具有廣闊的前景。2017年廣東工程造價咨詢企業達402家,甲級資質225家,從業人員29000多人,注冊造價工程師4500余人,平均企業規模80人左右,造價工程師占比15.6%。盡管造價行業擁有千億級的規模,但造價咨詢企業規模小、集中度不高的客觀事實使校企合作育人受到一定制約,主要是企業吸納的實習生人數受限。因此,依托行業協會組織與多個企業建立協同育人機制,在企業規模小的造價行業便具有獨特的優勢和意義。

二、校企會協同育人的新優勢

工程造價專業從2002年本科目錄外專業到2012年教育部本科專業以來發展迅速,已有超過200所高校開辦專業,專科院校數目更多,本、專科招生數量分別達到1.6萬人和近7萬人之巨。造價專業師資緊缺,教學資源不足,造價專業實踐性強的特點使行業參與人才培養具有可操作性。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或高校在相關企業建立實習基地模式已較為普遍,一來符合人才培養要求,二來彌補教學資源不足,有著一舉兩得的積極作用。但也由于造價咨詢企業規模小,吸納學生數量受到限制,往往與在校生規模不相適應;學校與多個造價咨詢企業開展合作,增加了教學管理的難度,各合作單位因其業務特長各異而教育目標貫徹時會受到一定影響。為解決上述問題,廣州大學與廣東工程造價協會合作開展基于校企會協同育人的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協會根據學校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從多個會員單位中選擇部分優秀企業參與校企會協同育人,參與的企業具備較好實踐教學資源,擁有各類實際工程案例、工程預算結算資料和數字化教學資料,擁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師、造價師、咨詢師、建造師、監理師等作為指導學生學習、實習的教師隊伍,并參與部分課程的講授,在實習階段指導學生實習,設計階段與校內教師共同指導學生設計。參與的軟件公司,具有豐富的崗前培訓經驗,軟件應用課程的培訓效果顯著。顯然,這種校企會協同育人模式比只與一家企業合作或建立多個實習基地的分散實踐教學具有更大的優勢。

三、校企會協同育人培養模式新思路

工程造價從工程管理的方向之一成為獨立的專業,這個變化過程說明工程造價具有其獨特的專業優勢。工程管理造價方向要適應這一轉變,針對造價專業特點,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優勢,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合格工程造價人才。學校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培訓不同,還擔負著素質教育的責任,將知識學習、能力培養和綜合素質提高貫穿于大學教育全過程。在從業技能的要求上,企業與高校有著不同出發點和落腳點,同時也就有了充分合作的基礎。校企會協同育人培養模式的目標就是加強學生技能培養,在行業協會的平臺上建立起與企業合作的教育機制,取長補短、合作育人,同時考慮為企業訂單式培養。校企會協同育人培養模式的思路,就是在省造價協會的支持配合下,與幾家造價咨詢(含軟件公司)實體企業開展深入合作,充分利用合作企業的優勢資源,在學歷教育的框架下最大限度地強化應用能力,培養卓越的工程造價管理人才。校企會協同育人培養模式正是切合了“卓越工程師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精神,順應了造價專業人才培養的發展趨勢。針對造價專業的各項業務,諸如工程概、預算的編審,清單、控制價、投標報價的編審,合同價款的簽訂、調整、工程款支付與索賠等,在培養方案中分別設置相關課程由校企老師和工程師共同進行講授及指導,增加實訓環節,著力解決實操訓練不足以及與實際工作相脫節的問題。

四、校企會協同育人教學活動的組織與管理

學校成立校企會合作育人班教師小組,負責組織教學活動,建立指導教師責任制。負責指導學生的實習和畢業設計,定期到企業了解實習情況,檢查實習表現和效果,并與企業導師溝通,確保學生學習和實習效果。成立校企會協同育人協調領導小組,由學院主管院長和協會秘書長任組長,成員包括各合作企業領導。由企業派出部分業務骨干任指導教師,指導不超過3名學生,定期指導實訓;在大四實習階段以師傅帶徒弟的方式指導學生具體業務,畢業設計階段與校內教師一起指導學生畢業設計。聘請企業導師參與校企共建課程、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綜合實訓、課程設計等課程的講授和指導。實施中,理論課按校內教學方式,請校外導師參與部分課堂教學;開展雙師制教學的課程,實踐環節的表現占總成績的比例不低于40%;實踐環節要求學生完成業務日志,記錄學習、討論、實習、設計等各類實際工作的收獲和體會等,最后提交總結報告;最終對學生的綜合評價,企業導師的意見占比不少于30%。

五、校企會協同育人教學模式實施內容

《注冊造價工程師管理辦法》中明確造價師執業范圍:(1)建設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投資估算的編審,項目經濟評價,工程概、預、結算、決算的編審;(2)工程量清單、標底或控制價、投標報價的編審,合同價款的簽訂及變更、調整、工程款支付與索賠費用的計算;(3)設計方案的優化、限額設計等工程造價分析與控制,工程保險理賠的核查;(4)工程經濟糾紛的鑒定。這同時是造價專業畢業后就業的主要崗位,因而成為了造價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應深入學習和掌握的理論知識以及操作技能。與行業協會和企業的合作,充分發揮高校理論基礎雄厚和企業實操能力強的優勢,通過修訂培養計劃和課程大綱,改革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手段,對人才培養規格準確定位,突出專業特色和協同育人的人才特色,在原培養方案的基礎上,讓課程實踐現場化和項目化,提升學生從事專業工作的執業能力。校企會協同育人教學實施的主要內容是合理安排課程結構,與企業資源結合起來,在課程教學和企業業務實踐中圍繞幾個關鍵業務環節和核心技能,如招投標、造價編審,合同管理業務實踐、BIM技術應用等來組織教學。課程安排上,將這些業務實踐的教學和實踐采用雙師制,即每門課程安排兩個環節,一是教學環節,由學校老師負責,二是實踐環節,由企業工程師負責,并且使兩者在一個時間段內平行進行,結合一個正在實施的項目,邊講邊看邊做,讓學生從理論到實踐聯動起來。為了適應造價專業從事相關業務的工作狀態和發展趨勢,加大軟件課程的學習和增加BIM技術及應用。校企會協同育人培養模式設置了工程造價依據編審、全過程造價管理、工程造價管理研究方法論和工程倫理與職業操守等課程;在企業實習期間,安排了安裝估價實訓、市政估價實訓、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實訓和BIM綜合實訓;畢業設計環節,學生在企業完成真實的項目,縮短學業與就業的距離,實現大學與社會的無縫銜接,切實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合作企業也是學生的優先就業單位,更利于解決就業問題。

六、結論

校企會協同育人教學模式合作方之一的省造價協會是行業組織而非單一企業,合作各方有豐富的專業教學資源,合作內容廣泛,除了合作育人,教師還參與行業協會的課題研究,從而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由學校與企業、協會共同開發相關的“理論與實務”雙師制課程,在原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增加實訓環節,理論教學由學校教師講授,實踐教學由企業教師負責,形式新穎,理論聯系實際。實施過程中修訂了人才培養方案,在學校指導意見的框架內,增加校企聯合建設的系列課程,涉及核心業務的主干課程增加實踐環節,并依托實際項目開展教學。擬開發諸如“工程造價編審業務理論與實踐”等課程,教學采用雙師制。企業實訓中由多名工程師以師傅帶徒弟的方式進行,確保實訓效果。校企合作中依托的是省工程造價協會會長、理事等單位的資源與學校工程管理的師資,理論與實踐相互促進,企業提供的實訓場地以及實習崗位充足,使該教學模式的實施有充分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李軍紅,陳德義.基于執業能力視角的卓越造價工程師的培養[J].鐵路工程造價管理,2014,(2).

[2]陳德義,李軍紅,等.校企合作框架下工程造價專業卓越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16).

作者:陳德義 李軍紅 張磊 許錫雁 單位:1.廣州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2.廣東省工程造價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