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學法探索

時間:2022-03-25 10:29:51

導語:情境教學法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情境教學法探索

【摘要】情境教學法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在課堂教學中被廣泛運用。文章論述了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并討論了情境教學法在公共關系學這一門課程中的實施,最后總結了在應用情境教學法時應注意的事項。

【關鍵詞】多邊提問;教學

一、情境教學法概述

情境教學法是隨著現代教育學和思維科學的發展而提出的。它是通過對所設定的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教學方法。它通過“情景”設置,增加教學過程中的感情因素,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給學生提供更多參與教學的機會,讓學生能面對“情境”作出合理的選擇和判斷,能夠去主動掌握知識,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二、情境教學法的應用

(一)情境論證教學法。情境論證教學法主要是對教學中所涉及到的相關內容用合理的情境加以引導、闡述和論證的一種教學方法。情境論證教學法在內容上要突出一個“新”字,即掌握新動向,提出新問題;在方法上要突出一個“活”字,即手段靈活;在理論上要突出一個“深”字,只有經過深刻理解,并能靈活運用,才能開創出課堂教學的新局面。(二)情境問題教學法。情境問題教學法是以“敘述情境、設立問題、解決問題”為主要思想的實用而且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通過情境所設立的問題大多數應該是授課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教師在授課時,先通過設問,使學生產生濃厚興趣,然后去講解和論證。教師的思維應該能抓住學生的疑難點和興奮點,激起學生思維的共鳴。從而使課堂講授跌宕起伏,更加具有吸引力。(三)情境自學指導法。情境自學指導法,是在教師設定的特定的情境氛圍下,學生通過自學教材和參考書獲得知識、掌握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它要求教師對學生自學要提出問題、指導方法、明確要求、檢查督促,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培養嚴肅的治學態度和研究作風。

三、應用舉例

公共關系學課程,學時36。教學內容包括公共關系學原理和公共關系實務兩部分。原理部分可以采用案例教學,而實務部分則運用情境教學法。(一)實施前的準備。實施前的準備,主要是選題。可將公關實務部分的教學內容進行系統歸類,精編成9個演練測試題,內容包括:為企事業單位的慶典活動設計,介紹各種禮儀常識的公關禮儀現場表演等。這些演練測試題,一方面可以檢驗學生前期學習理論知識的效果,另一方面又可以鍛煉學生的實際表達能力、操作能力、組織能力等。(二)實施過程。1.抽簽分組教師將練習題目名稱書寫在黑板上,每個題目根據內容的實際需求和學生總人數進行合理地分配(一般為2~6人),由學生隨機抽題簽,確定自己所參與的題目。2.準備和演練學生需要根據題目的要求認真準備,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原題基礎上進行充分地發揮、改進;每一題的演示時間規定在25分鐘左右;每個人需要寫出講解內容對應的文字材料,講解完畢后提交給教師。3.成績評定每一題都由教師選出8名學生擔任評委,按事先給出的評分標準打分。評分標準是:內容50分,操作演示50分。學生最后得分情況由教師根據學生評分結果、教師評分結果,并參考學生提交的書面材料綜合確定。

四、應用情境教學法應當注意的問題

情境教學法希望能做到教學氣氛的輕松和諧,但是教學氣氛的嚴肅緊張同樣也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前者強調了教學過程中形象生動的趣味性,后者突出了教學過程中的邏輯嚴謹性。情境教學法體現出了教學過程中師生雙邊活動的本質。不管是輕松和諧或是嚴肅緊張,究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增加教學過程中的感情因素,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努力創造情境氛圍的完整性、連貫性、統一性。要求教師不能只講情境而舍棄相應的教學內容,而是應當緊緊把握住教學內容,并把它作為情境的核心。同時,在應用“情境教學法”過程中,要做到既不脫離教材,又高于教材,并且不斷充實教學內容,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創造出人人都參與的良好勢態,發掘出教學對象的潛在的參與能力,使得情境氛圍的創造與教育對象的承受能力達到平衡,并充分滿足學生的參與欲、成就欲、表現欲和發展欲。盡管情境教學理論還在不斷地發展,但它在教學過程中的指導作用已日漸凸顯。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情境教學法,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樂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和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達到教師善教、學生樂學的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孫可平.STS教育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歐運波.論情境教學法及其理論基礎[J].經濟管理全文版,2016(9).

作者:吳雄英 楊斯涵 閆萍 單位:成都理工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