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職工教育經費問題與優化策略

時間:2022-02-24 09:57:42

導語:國有企業職工教育經費問題與優化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有企業職工教育經費問題與優化策略

一、職工教育經費的含義

當前,我國正處于兩個一百年的交匯期,國際國內形勢復雜,國有企業發展面臨重重困難。要想實現企業的平穩發展必須引進人才、尊重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因為人才是國家民族振興的關鍵,是企業在未來贏得成功的力量。國有企業自身資金比較雄厚,可以通過企業職工教育培訓提高職工技能水平,滿足國家和企業對高質量人才的需求。國有企業要保證職工教育經費的足額撥付,為企業職工培訓提供資金支持是企業應盡的義務。但遺憾的是,當前國有企業在職工教育經費管理上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時無法保證應有的教育支出,究其原因在于部分國有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管理較為混亂,并沒有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二、國有企業職工教育經費使用存在的問題

1.國有企業職工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對相關培訓重視程度不高。盡管當前許多企業管理者認識到了產業結構調整對人才的需求,也了解了市場競爭的激烈,但由于對企業職工素質重要性認識不到位,造成相關培訓經費遲遲無法到位。職工教育培訓是一項長遠、持久的投入,企業管理者如果沒有一定的前瞻性,就很難對培訓給予足夠的重視,經費投入不足,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條件破舊現象比比皆是,甚至正常設備的維護和教學設備的引進資金都無法保障。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職工培訓很難展開。一些企業內部制定的教育政策沒有貼合自身實際,造成培訓流于形式,既浪費了資金又無法達到培訓的效果。2.國有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管理體制不健全,培訓覆蓋面不均衡。由于國有企業內部沒有完善的管理機制,企業職工教育經費很難發揮應有的作用。對企業而言,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的主要用途就是對職工進行培訓,這不僅是企業應該為員工提供的必要福利,而且每個員工更有主動接受培訓、再學習的義務,企業的一線員工平時工作繁重,沒有多余時間參加學習、培訓,只有通過企業培訓提高自身的技能這一途徑,但是受體制內影響,國有企業的培訓往往多向干部和管理層傾斜,而一線職工和技術人員培訓機會較少,而他們才是推動企業進步的主要動力,由于他們的培訓力度不夠,造成企業產品質量提升不明顯,生產效率低下,使企業產品更新迭代困難,缺乏市場競爭力。3.國有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缺乏監督制度,使用過程不規范。由于國有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缺乏應有的監管,很難保證職工教育經費實際使用去向,職工參與培訓的熱情也無法調動。一些企業在資金較為短缺的時候會直接把用于職工教育培訓的專項經費挪用,造成專項經費短缺。企業的職工教育部門認為教育經費可以作為部門的經費使用,混淆了專項資金的作用。相關的經費不是用在怎么培訓上,而且高調的把教育經費作為一種獎金或福利發放給員工,這完全背離了職工教育經費應有的激勵作用,相關的培訓淪為空談。企業為了使用職工教育經費更是采用考試、比賽的形式代替學習,使得應有的培訓無法正常進行,從長遠來看,這些不規范的使用資金情況不僅浪費了企業的專項投入,還影響著企業未來的發展。

三、國有企業職工教育經費優化策略

1.提高國有企業對職工教育經費的重視程度。國有企業要充分認識到企業職工文化程度的高低、技能水平的優劣直接影響企業的效益,甚至是國家的發展,因為企業職工自身專業技術水平和文化素養的高低體現的是國家的實力。因此,企業職工自身要明白自己所承擔的時代重任,正確認識企業職工教育的重要性、企業要真正把職工教育事業作為企業發展的大事來做,通過實際的舉措和資金保證職工教育改革的推薦,為國家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提供支撐。而企業職工的勞動素養得到提高,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國有企業要依法依規建立企業職工教育經費投入、提取制度,相關經費要傾向于一線員工及技術工種,確保企業職工接受教育培訓的權益得到保障。企業要結合員工文化程度的不同進行與之匹配的教育培訓,使培訓不走過程出實效。2.培養國有企業主人翁意識,將培訓結果納入績效評估體系中。國有企業由于自身體制的原因,更要培養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在職工教育培訓中,主要教育對象就是企業職工,對他們進行相關技能的培訓和專業素養的學習有利于更好地適應崗位,為企業創造最大的效益。國有企業培訓中,要把職工當做主人翁,以提高他們的技能為目的,從開始的培訓經費投入,到培訓課程的具體安排,再到最后培訓結果的考核,做到嚴格監管,確保經費落到實處。為了檢驗企業職工是否真的掌握培訓內容,以及是否能接受培訓,建立可行性的評估體系十分必要,及時發現職工的問題,并進行集中反饋,有利于今后培訓工作更加順利的推進,同時,把職工的職業培訓成果納入到企業的整體績效考核中,既可以體現企業對培訓的重視,又可以推動職工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3.建立國有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監督體系,確保教育經費使用途徑。國有企業尤其要通過嚴格的財務審計制度來保證職工教育經費的使用情況,通過年初的計劃、年中的檢查、年末的報告實現監督全覆蓋。還要定期組織相關部門對職工教育經費的使用情況進行檢查,發揮人力資源部的組織作用,使更多的職工參與到教育培訓中來,在法律源頭上保證職工享有培訓教育的權利。4.注重務實創新,避免國有企業職工教育經費浪費。目前企業的職工教育經費要么是企業提留職工教育經費歸單位管理,要么是歸公司和二級單位管理。根據目前企業發展的實際,對職工教育經費進行集中管理,并將其納入到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是最有效的方法。人力資源部門可以根據企業自身計劃統一安排培訓,相關經費會同相關部門進行考核、評價,最后由人力資源部門撥付給培訓單位。企業的集中培訓可以加強領導與職工的交流,強化部門之間的了解。同時,員工之間可以進行技術交流、資源共享,通過相關活動提高員工的凝聚力,增強企業文化。相關經費可以支撐開展“技師論壇”、“創新成果展”、“經驗分享”等各種技能學習論壇,營造濃厚的創新氛圍,實現職工共享創新成果,避免重復開班造成教育經費浪費。總之,隨著國有企業的發展壯大,其對人才技能的需要也越來越高,企業要想快速發展,其相關的教育培訓資金也越來越大。為此,企業的發展要有前瞻性,用未來的眼光來看職工教育培訓工作,不僅要把企業職工教育經費落實落地,還要讓企業職工真正在培訓中學到技能,助推企業發展進入新的臺階。因此,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的充實與否決定著相關的活動是否能夠開展,對于相關部門來講,把職業教育經費花在“刀刃”上才是最優選擇,職工整體素質的提高,有利于企業的歸屬感和榮譽感的上升,更有利于職工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實現企業的良性發展。

作者:金鵬 單位:河南平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