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類高校舞蹈課程改革創新性研究

時間:2022-04-27 09:25:08

導語:醫學類高校舞蹈課程改革創新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學類高校舞蹈課程改革創新性研究

為積極響應醫學人文教育改革與實踐,很多醫學類高校開設了符合醫學專業特點的舞蹈實踐課程,以培養具有高超醫務技術和藝術素養的綜合性醫務人才。醫學類高校舞蹈實踐課程設置的科學性,直接影響到醫學專業的人文教學質量。由于舞蹈是一門綜合性課程,融音樂、舞蹈動作于一體,具有即時性、創造性與個性化的特點,對參與者的綜合素質有一定的要求,如音樂的感知力和表現力、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把握能力、結構空間的想象力和動作行為的控制力等,而這些能力正是塑造醫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醫學生可以通過即興舞蹈課程開發身體多方面的潛能,進一步培養創造力與協作能力,促進身心發展和職業能力的培養。本文對我國醫學類高校舞蹈實踐課程的教學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找出普遍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醫療工作者的職業特點對創新型舞蹈實踐課程進行初步研究

一、醫學類高校舞蹈實踐課程的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醫學類高校舞蹈專業的課程設置尚不成熟與完善,課程設置在目標和體系上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以筆者所在的首都醫科大學舞蹈實踐課程為例,其課程設置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教學方法簡單、陳舊,教學手段單一;二是舞蹈教師隊伍建設不夠完善;三是教學內容不夠豐富;四是具有醫學專業特點的舞蹈教學體系還沒有成型;五是教學內容與實踐的結合度不夠。總之,目前首都醫科大學舞蹈專業的發展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存在著多方面的問題。因此,必須開展舞蹈實踐課程的系列改革,并探索創新性改革措施,從教學方法到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全方位地考慮,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醫學類高校舞蹈實踐課程改革的創新策略

(一)改革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手段豐富舞蹈實踐

醫學類高校舞蹈實踐課程設置除舞蹈形體訓練課之外,應加強編創實踐和舞動即興環節的設置,并進一步與學生舞蹈團活動相融合。筆者認為,醫學類高校應采用多種手段豐富舞蹈實踐課程,具體可以從以下四方面入手:首先,將學生在藝術實踐中的表現計入總學分,每學年設定專門的藝術實踐周進行觀摩與表演;其次,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校內外各種形式的演出、采風與交流活動,特別是深入基層醫院和醫療站點為基層醫務工作者服務;再次,鼓勵師生積極參與各類舞蹈比賽,提高醫學生的舞蹈藝術水準;最后,在節慶期間可以舉辦大型文藝演出,讓學生在互動實踐中學習。一般的集體舞蹈項目在18課時6次課程的課堂是很難完成的。醫學類高校應通過課程激發學生的興趣,鼓勵熱愛舞蹈的學生以第二課堂的形式加入學生舞蹈團,以進一步提升舞蹈水平、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邀請國內外專家來校舉辦專題講座

目前醫學類高校舞蹈教師資源匱乏,一所高校基本上只有一名或者兩名舞蹈教師,師資隊伍建設滯后。舞蹈實踐課程除本校組織的活動、比賽、晚會與劇目排練之外,還需經常為師生提供國內外舞蹈學術交流的機會。邀請國內外專家來校舉辦講座,有助于提升師生的舞蹈審美能力,使本校舞蹈教師提高教學水準、開闊藝術視野、優化學科知識,使學生通過與大師近距離接觸而感悟藝術的真諦,進而實現從感性到理性、從已知向新知、從模仿到創造的轉變。

(三)優化課程設置,推進醫學類高校舞蹈實踐精品課程建設

醫學類高校舞蹈實踐課的課程設置和內容安排的科學性、合理性、多元性和實用性,是醫學專業人文教學改革與創新實踐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以精品課程建設為抓手,開展舞蹈實踐教學建設是切實可行的方法之一。精品課程建設有利于促進醫學類高校舞蹈實踐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優化改革。在醫學類高校舞蹈實踐精品課程中,應注重在教學中融合舞蹈的學科前沿動態與知識發展;聘請高水平的名師做舞蹈實踐精品課程的負責人,同時將舞蹈專業特色教材與現代信息技術化教學課件相融合。總之,舞蹈實踐精品課程不僅要科學發展,還要豐富多彩。通過舞蹈實踐精品課程建設,能夠調動醫學生積極參與舞蹈的積極性,全方位培養其綜合能力,使其成長為具有一定藝術素養的高素質醫務人才。在課程內容的安排上,醫學類高校應開設一些民間舞蹈實踐課程。我國民間舞蹈藝術風格獨特、內涵深遠、內容豐富、種類繁多,是民間藝術的寶貴財富。醫學類高校學生未來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廣大群眾,了解各民族和各地區的人文風俗有助于未來基層醫務工作的開展。

(四)彰顯學科特色,完善舞蹈實踐教學體系

我國高校教育長期以來重技術、輕人文,醫學類高校也存在過分重視和強調醫學技術的科學屬性、忽視了其人文屬性的現象,這不利于醫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與發展。當今已經步入信息化社會,對醫務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醫務工作者的綜合能力還需進一步完善醫學類高校的教學體系。從事醫學類高校舞蹈實踐教學的教師需熟悉醫學專業的特點,可采用以下具體措施開展教學:第一,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豐富舞蹈課堂,借助影音資料展示民族舞蹈藝術的鮮活內容,用生動的藝術形象感染學生;第二,教師通過優美的肢體語言激發學生的情感,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不僅要打動學生的感官,更要打動其心靈,從而達到陶冶情操、喚起情感共鳴的目的;第三,運用多種手段向學生展示不同民族舞蹈的藝術形象,提高其審美感受力;第四,結合醫務工作實際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讓學生置身于舞蹈藝術的情境中,在獲得極大美感享受的同時對醫學專業產生較大的興趣,始終保持自覺學習的積極狀態。

(五)結合醫學專業實際,形成“從教室到工作崗位”的實踐型教學理念

醫學類高校舞蹈實踐課程將教學內容與實踐相結合,實現學生“從教室到工作崗位”的轉變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第一,個性培養與集體授課相結合。醫學生的工作崗位分工細致,而且每個人個性不同,感興趣的舞種也不盡相同,對于自己感興趣的舞種的學習和掌握會比其他舞種更有成效。筆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普遍對古典舞、芭蕾舞的接受能力較差,對現代舞、民族舞和流行舞蹈的興趣較為濃厚。對古典舞感興趣的學生心思會比較細致,適合對理性思維要求較高的工作崗位,如病案管理、醫技科和藥劑科等管理崗位和一些基礎服務性醫務工作崗位;對民族舞接受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更適合一些對溝通能力要求較高的崗位,如臨床科和護理科的工作;偏愛現代舞的學生更適合一些對創新性要求較高的科研工作,如理療科;流行舞蹈能力較強的學生反應準確迅速,更適合急診科的工作,處理起突發事件會比較得心應手。因此,教師在集體授課時,應挖掘和著重培養學生所擅長的舞種,提高其學習主動性。同時,教師還應努力開發與拓展學生的動作語言潛力,為他們提供藝術實踐機會,以打造全面發展的醫務人才。第二,培養醫學生的舞蹈素養要與音樂訓練相結合。醫務工作是一項對節奏要求較高的工作,工作流程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步驟,同時需要生理和心理的協調,音樂和舞蹈的訓練能夠彌補醫學專業類課程在此方面的不足。如手術的操作流程、病人護理的流程等,都會有嚴格的時間限制,在舞蹈的訓練中,所有動作都是在音樂的節奏中進行,這有助于訓練醫學生動作的速度和精準度。在舞蹈實踐教學中,教師通常會選用風格迥異的音樂來配合學生進行舞蹈練習,舞蹈動作要與音樂相融合,這有助于提升學生對自身肢體動作的再認識。第三,課堂教學與藝術實踐相結合。醫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對醫學生的心理素質要求很高,舞臺表演的藝術實踐訓練在增強個人心理素質方面作用顯著。教師應在教學中注重加強醫學生的舞蹈藝術實踐,在醫學專業基礎教學扎實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結合本專業的特點編排舞蹈小品,加強劇目段落與經典劇目的排練,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鼓勵其多參加校園晚會,將實踐表演貫穿于整個舞蹈教學。學生參加工作以后,也需要參加單位組織的文娛活動,這樣的實用型舞蹈小作品可以幫助醫學生更快地融入工作單位,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其高技能、高素質、高情商。“從教室到工作崗位”的理念既服務于醫學專業的技能教學,又培養了醫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實現了醫學生從課堂到舞臺的轉變,還為其今后的就業奠定了基礎。醫學類高校積極改革舞蹈教學形式,有助于培養多元化、高素質、有專長的復合型人才。

總的來說,醫學類舞蹈實踐課程改革是一個漫長且艱辛的過程。醫學類高校在進行舞蹈實踐課程改革的同時,必須本著以職業需求為先導的理念,結合學生自身的舞蹈學習熱情與能力,在服務本專業教學的前提下完成舞蹈實踐課程的改革。筆者希望通過舞蹈實踐課程設置的改革與創新,能夠真正起到提升醫學生職業綜合水平的作用。醫學類高校應與社會需求接軌,以培養和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為重要目標,探索出在信息化時代下醫學類專業舞蹈實踐課程教學的新思路。只有這樣,醫學類高校的舞蹈實踐教育才能夠適應當今醫學人文教育改革的發展。

作者:楊婧涵 商瑋娜  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

參考文獻:

[1]江鈴.舞為人師,行為世范——試論人文關懷下的高師舞蹈教育[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4(3):63-66.

[2]付宜玲.即興表演在民間舞課程改革中的價值及實踐研究[J].藝術科技,2016(8):54.

[3]張世如.文化大發展背景下大學體育舞蹈選項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3):95-96.

[4]陳穎.醫學類院校體育舞蹈課程教學探討[J].科技信息,2013(7):231-234.

[5]趙永雍.醫學類高職院校體育舞蹈課程的教學探析[J].求知導刊,2016(4):142.

[6]李曉燕.論舞蹈高等教育中劇目排練課程的優化與創新——以星海音樂學院舞蹈系劇目排練課程改革為例[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3(3):89-93.

[7]茅正南,支桂衡,黃文翠.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大眾文藝,2014(17):207-208.

[8]閆杰.高校舞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J].四川戲劇,2014(4):165-167.

[9]丁慶,龔劍.高師《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大眾文藝,2011(8):251-252.

[10]楊莉莉,路漫漫,寇小潔.加強實踐教學突出個性培養——關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學院音樂表演(歌舞)專業舞蹈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實踐[J].藝術百家,2009(S1):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