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加工實訓課程開發與教學方法

時間:2022-03-20 11:39:12

導語:機械加工實訓課程開發與教學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械加工實訓課程開發與教學方法

摘要:機械加工作為一門實踐性、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在新時期的教學環境之下,它也呈現出了一片勃勃生機。為加強機械加工實訓課程開發成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需重視整體實踐教學。基于此,本文從實訓教材建設,兼顧不同工種銜接,創新設計加工等方面出發,闡述了教學方法改革的具體路徑,力求能夠為后期的機械加工實訓課程開發提供一個更為良好的方向。

關鍵詞:機械加工;實訓課程開發;工種銜接

1引言

機械加工實訓是讓整個機械專業學生獲取實踐操作,使學生掌握各類機械加工設備基本技能的一種重要方式。通過學習相關機械加工基本原理和制作過程,學生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搞懂各材料、工業設備之間的內在聯系,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發展有著較大的作用。伴隨著目前社會科技的不斷進步,相關用人市場對于機械加工實訓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各教師也必須對此基礎進行實訓改革,在教學質量提升過程中,完成新的提高。

2機械加工實訓教學資源的組織與管理過程

根據相關的課程改革標準,我們也能夠發現,在現今的教學過程中,相關學生只有在具備必須的理論知識和專門知識基礎上才能夠重點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的實際能力與技能。這些基本能力與技能的訓練主要還是通過各類嚴格的實踐操作來實施的,為此,搞好實踐操作也是學生發展的一大重要硬件支持,同時,它與實踐教學資源的組織現狀密不可分。在2004年,國家已針對各學校的具體教育特點避免了全院公用性,通用性的實踐教學資源。由于分屬不同教學單位造成的條款分配,達成預先的綜合規模優勢已成為提高教學目的的重要手段,這時,它也形成了一個以實踐教學為主,技能培訓為輔的科研項目開發教學培訓過程。目前,機械工程技術培育中心已成為了一個專業的技術應用所,相關部門也在多方發展過程中聘請了多名工程實踐豐富的高級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等能夠在發展過程中兼任教師,承擔一定的教學指導任務的人物,這樣的先進配套教學資源為進行進一步的機械加工實訓教學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3機械加工實訓教材建設

實訓教材的建設也直接關乎著后期實訓教學的開展,雖然我國目前在機械加工方面存在著很多的教材,但是大部分教材都有著內容陳舊、缺乏特色、針對性不強這些特點。這也無法滿足目前的機械加工具體教學過程,學生很難在這類教材學習過程中真正完成提高,為此,相關院校也必須組織活動吸收新型的技術管理人才,針對機械制造與其自動化專業教學特色就地取材,反復循環,完成一系列的編寫措施,在編寫過程中形成一套更具針對性,易于操作的實用性編寫教材。這類教材大多含有鉗工技術,普車車削加工技術,普通磨削加工技術,數控車削技術,并能夠在多方使用過程中讓該技術逐漸走向成熟。

4機械加工實訓內容改革

(1)增強教學針對性與綜合性。在具體的實現問題課題選擇方面,各教師也必須充分考慮現今的學院發展情況,在專業類別學習安排理論課程生源素質教學探究過程中,采用不同工種實訓內容的重要銜接模式來進行有效的統一安排。這也基本能夠做到不同專業,不同生源,不同學習,不同階段,不同訓練課題與之相對應的統一過程。某一具體的工種實訓在前期均可安排簡單而又基本的操作課題,如磨平面車外圓面,而在后期則可以安排一些較為綜合性的項目,如軸類零件端面外圓面、刀具工具等等,在這樣的不同層次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有效完成實訓教學,由低級到高級,由單項到綜合的統一過渡,讓學生在整體學習過程中掌握更多知識。(2)兼顧不同工種銜接。在教學過程中,為使整體實驗課題在不同工種之間具備一定的聯系性,為此,這時教師也可使實習材料能夠在不同工種開展過程中逐漸使用,這能夠逐漸降低實踐教學成本,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它避免了以往教學過程中大車小,小車大的現象。例如臺虎鉗的制作就是一個十分有效的開展課程,教師可圍繞此課題實踐鑄造、焊接、磨工等多種基本技能的綜合培訓要求,最終,這樣的培訓程還會逐漸形成相關產品。(3)創新設計加工。教育的實踐教學目的不僅僅只是給學生教授相關專業領域的必須技能,這使得教師更應從學生掌握基本技能之后的自主開發、自主創新方面入手。為此,在平時的實訓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把培養學生由基本能力開發到創新方向發展作為一個重要內容來進行不斷改革,平時教師就可以對常規的臺虎鉗進行改進,要求其既能夠實現前臺高度的自由調整,前臺水平角度的自由調整,360度的不斷轉向,在這樣的實踐操作過程中,學生能夠自主研究課題,教師可在提出基本實驗技能要求過后,設置一個相關的實驗框架,讓學生在此實驗框架內自由發揮。這樣的教學活動會為學生提供一個更為良好的自主展示空間,教師可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讓學生在學習小組協同過程中不斷思考,必要時,教師還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及線切割機床、電火花加工機床等設備完成從資料到產品設計的種種論證過程。在此論證過程中,學生也很有可能設計出一些極具創意性的作品,這也進一步加強了課堂教學成果。例如,學生在制作一些樂器模型或煙灰缸時,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處理加強學生操作,過后,學生甚至還能夠制作出與商店陳列商品相媲美的工藝品,由此,該類教學模式也進一步實現了由生產到創新的過度,它能夠讓整體實踐教學完成一個新的提高,在教學時,教師也要把此種教學方案放入日程,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

5結束語

機械加工在目前的教育體系發展過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這也直接影響著學生機械化專業素質培養的水平。為此,在全新的時展背景之下,教師也必須將此教育做出足夠重視,幫助學生掌握先進的實踐操作要點,重視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教學,開發新型的實訓項目,將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創新教學方案,注意各類不同工種的銜接,創設一個更高效率的實訓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專業化水平。

參考文獻

[1]夏東亮.基于生產型機械加工實訓基地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0):105.

[2]程琳.中職機械加工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探討[J].亞太教育,2019(10):128-129.

[3]梁毅峰.機械加工自動編程軟件與數控仿真軟件的綜合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19):61-62.

[4]王愛平.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教學中模塊化教學后續思考[J].內燃機與配件,2019(18):289-292.-217-

作者:張辰 單位:開封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