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
時間:2022-07-28 04:24:26
導語:管理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管理學》從課程特色、教師教學和學生學情來看,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成為必然。結合《管理學》課程的教情和學情,本文提出應在課程教學目標中體現育人功能,在教學內容中深挖和融入思政元素,借助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改革傳統教學模式,真正實現思政元素與課程內容的有效銜接。
關鍵詞:管理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一、問題的提出
為了更好地分析國內關于課程思政方面的研究,筆者在CNKI中文數據庫中以“課程思政”為“題名”進行檢索,檢索到相關文獻2113篇。“課程思政”研究自2017年至今,文獻數量逐年增長。因此,如何結合課程內容,在教學設計中融入思政教育,引導學生將個人價值觀、組織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統一,培養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應用型人才,以滿足社會和企業對管理類人才的需求。
二、《管理學》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管理學》課程特色的必然要求。從《管理學》課程特點來看,課程應用性很強——這要求教師能采用課堂教學、科研探索和實踐應用為一體的教學方式,加強學生對管理學相關理論和知識的理解,理論結合實際,分析和解決現實生活中個人發展、企業經營和社會運作中的若干管理問題。與其他專業課程相比,管理學課程內容和思政元素融合具有天然的優勢。(二)教師教書育人的必然選擇?!豆芾韺W》課程以決策與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和創新等職能為主線,課程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密切。小到自我管理,大到社會組織,管理可謂無處不在。教師在課堂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可以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教學內容與思政元素有機融合,實現課程育人功能的最大化。(三)學生學情的必然要求。課程思政教育對學生價值塑造具有重要的影響?!豆芾韺W》是管理學類專業學科基礎課和學生管理素養的入門課程,也是財經類各專業的學科專業基礎課。課程一般安排在新生入學后的第一學期。學生在大一剛入校時,對大學生活和未來發展目標尚不明確。在學生大一剛入校接受高校教育開始,就通過潛移默化,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幫助和引導學生在大一階段建立學習目標,為四年學習和未來選擇做好規劃,這對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明確個人目標和未來四年學習生活計劃等具有重要意義。(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必然要求。從中國教育環境來看,信息化技術發展迅速,優質的教育資源已經不再是稀缺資源。根據教育部2019年相關數據顯示,在全國各平臺上開設的慕課數量已經超過12000門,各慕課平臺的學習者總數已超過1.2億。學生利用手機或電腦感受名校名師名課已成為現實。這給管理學課程的課堂教學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如果教師在課堂內不能調動學生全員參與課堂,不能利用優質的教學資源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學生抬頭率不高,很容易使學生游離于課堂之外。因此,如何結合思政內容實現學生三觀目標的培養,如何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以“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實現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教學策略”為主題,基于“課程育人”,實現思政教育和專業課程教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三、《管理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現狀
近年來,學者從不同專業、不同課程角度探討了課程思政的必要性、價值、實施路徑,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的關系等。如李姍姍等(2019)結合高等中醫院課程特點,提出課程思政包含著對教育本源回歸、課程教學觀重塑、高等教育政治功能強調的價值意蘊];陳雪貞(2019)從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計劃、教育實踐、外部條件和教學評價六個方面探討了《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實現路徑。何紅娟(2017)深入分析了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內在發展邏輯,提出應實現課程系統性和協同性的統一;理性價值和工具價值的統一,構建大思政教育共同體模式?,F有文獻對《管理學》課程思政研究文獻相對較少。以“管理學+課程思政”為關鍵詞在CNKI進行搜索,僅檢索到6篇文獻。如杜芳芳(2019)闡述了應用型高校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徐樹(2019)結合高職院校教學特點,提出管理學改革思路;張海燕(2019)提出應將強化“三全育人”理念,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嵌入課程內容;趙雅萍(2019)從管理各職能模塊提出相應的教學設計改革方案;尚利強(2019)針對高校專業課課程思政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應提供相應的制度保障,完善考核與評價體系等;李羽飛(2019)從分工角度對《管理學》課程思政案例教學模式進行探討。相關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也為管理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提供了借鑒。
四、管理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路徑
(一)目標定位:課程的育人功能。從國學中學東方管理智慧、從黨史中學組織管理經驗、從實踐中總結自我管理理論,在教學內容中融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優秀組織管理經驗等內容,通過對中西方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論的分析,結合疫情下各國管理實踐,在國際管理的比較中,強化學生的“四個自信”,使其民族自豪感得以升華。1.知識目標。要求學生掌握管理的基本知識、普遍規律、基本原理及管理方法。知識目標的達成可考慮借助線上線下各類慕課資源,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2.能力目標。要求學生具備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提高運用管理思維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管理基本技能和適應環境變化的開拓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管理學》教學通過線上自主閱讀材料,線下引導學生自我參與和團隊管理,積極參與課堂,默契配合,形成組織成員意識,不斷加強與他人的合作,以達到能力目標。3.素質目標。作為管理者,管理者本身的綜合素質往往超過專業知識技術和業務能力等因素。因此,可考慮以課程思政為載體,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完善、健全和培養學生獨立的人格。(二)教學內容:豐富課程內容,挖掘思政因素。管理學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較豐富,主要表現于:①馬克思主義哲學;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③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和管理智慧;④個人素養和職業素養。如敬業精神、奉獻精神、企業家精神和學術道德等;⑤借助特定情境,融入思政元素。如借助全民公祭日,讓學生感受紅色文化,以營造愛國主義教育的現實情景和莊重氛圍,襯托和彰顯課程主題。⑥通過時政熱點和國際比較,融入思政育人元素。依托課堂,由學生講述時政熱點,結合熱點問題,豐富育人內容和形式。如以2018年中興事件、2019年華為發展、2020年疫情下各國政府管理實踐等,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和民族自信,奮發圖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ㄈ┙虒W過程:三位一體教學模式改革。積極開展融合課程思政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載體以及考核方式的研究與實踐,采用“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即在第一課堂(教學課堂平臺),通過講解管理學基礎理論,加強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在第二課堂(網絡教學平臺),豐富各類教學資源,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鍛煉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在第三課堂(實踐教學課堂平臺),借助校內社團協會、創新創業項目、企業家進課堂和學生社會調研等,提升學生運用管理學相關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改革實現路徑如下:第一,改革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注重管理學基本理論知識的講授,融入黨史組織管理經驗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思政內容。同時,借助線上平臺,要求學生分組協作完成大作業,通過閱讀課前材料、視頻材料和案例分析等,以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等方式實現學生全過程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第二,搭建“產學研協同育人”平臺。學校和企業加強溝通和對話,共同探討育人目標和育人模式;鼓勵企業導師進課堂,以使學生了解企業運作實際;鼓勵學生進企業實習,學校導師、企業導師協同指導,形成多元評價體系,真正形成“產學研”合作育人。第三,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推動混合課程和在線課程建設。豐富線上教學資源,資源呈現形式多樣化,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保障;采用與學情相契合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參與式教學、團隊化學習、問題導向式學習等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中感悟管理。第四,豐富“第二課堂”的思政元素。為了能讓學生近距離感受管理問題和管理魅力,可考慮將各類學科競賽、學校各類社團活動、企業參觀等實踐活動與思政教育結合起來,通過學生自主參與,實現思政教育的多渠道融合。
五、結語
綜上,從根本上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我說你聽,我懂你不懂”的弊端。通過線上線下的互動,思考學生最有可能在什么問題上被困住,了解學生當前學習、生活、思想上的困惑,通過對現有問題的反復思考,持續改進教學方法,實現師生共同成長。1.教學資源:課程思政共享資源的建設??煽紤]結合教學大綱的章節內容,深挖思政元素,開發若干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與時政熱點相關聯的思政案例,激發學生學習管理學的興趣的同時,加深學生對社會組織管理運行的感性認知,培養學生運用管理思維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效實現課程的育人目標。2.教師:強化教師教學素質的提升。注重教材、教師和教學三大關鍵要素,定期在教學團隊中開展培訓和討論,積極探討課程思政的教學方法、共建共享課程思政的教學資源等。3.教學評價:重視德育為先。教師端,考察教師是否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思政內容,如通過教案檢查、課堂聽課等方式進行綜合評價。學生端,可采用多種方式考查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如在期末試卷中,加入思政方面的元素。同時,可深入探討借助信息技術,有效跟蹤監督思想教育成效,建立德育跟蹤監督相關制度。
參考文獻:
[1]李姍姍,貢濟宇.新時期高等中醫藥院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思考與探索[J].時珍國醫國藥,2019,30(11).
[2]陳雪貞.最優化理論視角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教學實現[J].中國大學教學,2019,(10).
[3]尚利強,王智慶.高校專業課教學中的“課程思政”——以“管理學”課程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1).
[4]趙雅萍,蔣世杰,楊立心,杜東巍.《管理學原理》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J].國際公關,2019(09).
作者:周燕華 單位:新疆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 上一篇:國際金融雙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 下一篇:基礎醫學實驗課程改革實踐分析
精品范文
8管理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