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學與幽默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12 03:29:00

導語:物理教學與幽默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理教學與幽默研究論文

摘要:教學幽默在物理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能活躍課堂氣氛,消除學生身心的疲勞;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因此,教師在物理教學中應運用教學幽默,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幽默因素,設計富有幽默色彩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關鍵詞:物理教學幽默作用運用

樂觀,是一種良好的心理特征,能排遣和挫敗一切痛苦與煩惱,給人生活的勇氣、信心和力量。醫學家認為,愉快的情緒能使心理處于怡然自得的狀態,有益于人體各種激素的正常分泌,有利于調節腦細胞的興奮和血液循環。正如馬克思所說的:“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藥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憊和痛楚”。因此,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教師更應該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這種人積極的生觀。

幽默,哲學家把幽默視為“浪漫的滑稽”;醫學家認為幽默是一種健康機制,是美容心理的良方,是精神健康的調節劑。幽默和風趣的言行不僅可以給人帶來歡快的情緒,而且能緩解生活中的矛盾和沖突,是生活的調味品和潤滑劑。它可以使煩惱化為歡暢,能讓痛苦變為愉快,講尷尬轉為融洽;能使沉重的心境變得豁達、開朗、輕松,具有維持心理平衡的功能。大凡偉大的人們,如林肯、愛因斯坦、卓別林、蕭伯鈉等,他們之所以能成功,能夠聲名顯赫,除了具有意志堅強、思維敏捷、機智靈活、自信敢為等心理品質之外,他們還有一個重要的心理品質——幽默感。即使是想來可能莊重嚴肅的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鄧小平等人,業是極富幽默感的人,他們并非是整天板著面孔的人。據說,馬克思最喜歡看的小說是幽默小說,而恩格斯在1842年還寫過專論幽默與政治關系的文章,列寧則利用了幽默才獲得了理想的愛情,講話、寫文章都詼諧幽默,鄧小平善用平實樸素、幽默風趣的語言講述復雜的問題,而在人際交往中,大家也普遍喜歡與幽默風趣的人接觸。

生命之道在于一張一弛,教學之法也應有緊有松,而營建松馳的教學氛圍的最佳調料莫過于幽默。列寧曾對高爾基說過:“幽默是一種優美的、健康的品質。”簡單地說,幽默就是風趣巧妙地思考和表達問題。幽默不但使人發笑,而且促人深思。在物理教學中,倘若教師照本宣科,語言無味,就等于向學生唱催眠曲,學生哪有不昏昏欲睡之理?要是教師善于運用幽默語言,往往能出奇制勝,使學生輕松愉快地掌握知識的內涵,在談笑風生中實現教學目標。現代教學不僅要求學生“學會”、“會學”,而且要使學生“樂學”。要達到這樣的目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而教學幽默就是一條重要的途徑。所以,對于教師來說,就需要提高教學幽默藝術的修養,掌握教學幽默藝術的必要技巧。

物理教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藝術,幽默藝術則是教學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幽默是教師的魅力、活力、能力的重要標志,是教師知識、智慧、靈感、修養在教學中的集中體現,是教師提高自身影響力和創造力的一條別致的途徑,也是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有效的手段。在教學中運用幽默,可以控制學生的注意,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巧妙地處理偶發事件,使教學轉入正軌。可以抓住教學契機,借機發揮、因勢利導、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也可以提高教師的威信,并在潛移默化中濡染學生心靈。幽默藝術作為教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滲透到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

一、教學幽默的本質

幽默是人類智慧火花藝術的閃現,它通過語言、表情、動作等一定的表達方式表現出來,其效果能愉悅身心,啟迪心智。教師把幽默帶進課堂,融合于教學之中,就有了教學幽默。教學的幽默具有幽默的一般特點——機智性和娛樂性,又具有其特殊的規定性——即在教學中的教育性。可以說它是形神兼備——其“形”是幽默,而“神”則是教育;也是寓莊于諧的——其外部表現是“諧”,給人以娛樂的感受,而本質的內核是“莊”,給人以教育和受益。因為教學幽默蘊含著深刻的思想或哲理,給人以啟迪,在笑聲中達到教學的目的。沒有蘊含的教學幽默是淺薄的、形式主義的,也是空洞的。真正的教學藝術在于把深刻的教學內容以生動而淺顯的幽默形式表達出來,深入淺出,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二、教學幽默的功能

1、幽默語言是興奮劑,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教學幽默是一種藝術,所以它是很美的,教學幽默集中體現了教師的智慧美。教學藝術高超的教師,無論是講授深奧的哲學原理,還是教讀聲情并茂的小說或散文,抑或推導高度抽象的教學公式,都在時時夾雜一些幽默的語句,使學生在笑過之后得到啟示,受到教益,激發起學習的強烈興趣。語言是教師“傳道、受業、解惑”的最主要工具。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同樣的教育方法,因為語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物理課中的一些知識,內容本身已使學生望而生畏,再加上講授不得法的話,課堂氣氛死氣沉沉,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蕩然無存。即使采取了較為有效的教學法,一環緊扣一環,又容易使學生神經過度緊張,壓力增強,造成身心疲勞,最終也會使學生一個接一個地走上厭學之路。在教學中,適時、適當、適量地創造出風趣詼諧的幽默語言就能使學生繃緊的神經為之一松,精神為之一振,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消除厭倦的學習心理,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率。例如,講解照相機成像原理時,我給學生講了一個“照相”的笑話:某君照相時頭頂地、腳朝天,問他為何如此照相,答曰,照相機只能成倒立的像。學生聽后發出陣陣笑聲,也牢牢地記下了照相機成倒像的特點。又如,講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時,為了提高學生興趣,我給學生講了一個“聲速”的笑話:兩位老太太頭一回坐飛機,聽說飛機的速度比聲速還快,她們找到了機長,懇切地對他說:“請飛機不要超過聲速,因為我們在機上還要談話。”然后,我向學生提出問題:“兩位老太太錯在哪里呢?”由此引入課題,使學生始終保持愉快的心情進入教學難點的學習,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難點。

2、幽默語言是醒腦劑,能鞏固知識記憶,激活學生的創造思維。教學幽默能把教學內容具體化、形象化,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教學幽默是教師智慧和自信心的表現,因此教學幽默常常富于啟發性,可使學生通過積極的思考和想象才能會意,這樣就能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教學幽默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出現,易于學生鞏固知識。國外有人研究,如果在敘述一個概念時,緊跟著舉一個幽默的例子,然后再解釋概念,學生的記憶就會深刻。有人曾設計過這樣的實驗:給285名小學生播放一組視聽材料,過后請他們復述。結果發現,學生對含有幽默色彩的內容記憶更深刻。例如,演示用細線懸掛的擺球在擺功過程中機械能守恒時,我用一個很大的擺球從我的鼻尖前靜止釋放,當它擺回來眼看就要擊中我的鼻子時,學生驚叫起來,可擺球又乖乖地退了回去。然后,我帶上一個蛋殼做的假鼻子,重復上述實驗,不過使擺球以一定的初速度釋放,結果我的假鼻子被擺球擊得粉碎。學生在歡笑聲中對擺球的特征加深了理解,留下了深刻印象。

3、幽默語言是潤滑劑,能接近師生距離,激勵學生的學習信心。教學幽默作為教師高雅情致的流露,得力于教師豁達的胸懷、樂觀的態度。教師在教學中的幽默,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性格,使學生具有樂觀豁達的氣度和積極進取的精神,能正確面對困難和挫折。幽默是一種美,對教師來說是美的表現,對學生來說是美的享受。傳統的師道尊嚴,往往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一種隔閡,倘若教師再板起面孔,不茍言笑,更易造成學生對教師敬而遠之。教師幽默的語言,能有效地打破師生間的陌生感,消除彼此間的誤會,而使師生之間的關系更為和諧融洽。要是教師的幽默在心理上與學生相容,就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一種親近感和親和力。這種情感力量一旦形成,就會激勵學生滿懷信心地去完成學習任務。此外,幽默語言對維護課堂紀律和抵制各種不良的行為也有著特殊的作用。例如,我在講分子運動論時,發現一個學生在偷吃榴蓮,便故做驚訝地提問:“請同學們注意,教室里有股什么氣味?”很快就有學生判斷出是榴蓮氣味,這位教師風趣地說:“不知是哪位同學想讓大家體驗分子擴散的現象。不過,象這樣的實驗,還是應該在課后進行。”學生都笑了,那個違紀學生也悄悄地收起了柑子。這位教師將批評教育與課堂知識結合得天衣無縫,既讓大家對分子擴散現象加深了印象,又含蓄、溫和地批評了違紀行為。又如,初二教材中有關于慣性的一道題,我當時叫了兩個學生到黑板上來做,結果有一個學生沒做出來,這個學生姓劉,我開玩笑式地對他說:“牛頓姓牛,你也姓劉,要為姓劉的爭光呀。”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這個學生也在快樂中受到了教育和鼓勵。

4、幽默能活躍課堂氣氛。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在良好的情緒狀態下,思路開闊,思維敏捷,解決問題迅速;而心境低沉和郁悶時,則思路阻塞,動作遲鈍,無創造性可言。教學幽默具有極強的情緒感染力,能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人人精神愉快,個個情緒激活。在這種愉快、歡樂的課堂氣氛中,學生不僅會受到老師情緒的感染,而且能使師生之間的交流暢通無阻,教師的才干、學識、教學技能很容易轉化為學生的智慧。例如,在講電磁感應時,我給學生表演了科拉頓于法拉第之前所進行的實驗:將螺線管和電流計用長導線相連,分別放在講臺前的兩側,將磁鐵插入線圈,然后飛快地奔到電流計前去觀察,再遺憾地搖搖頭。學生捧腹大笑,既為科拉頓感到惋惜,又加深了對電磁感應現象的暫態效應的理解,并且從中體會到了科學發現的道路是曲折的。

5、教學幽默能消除疲勞。

教學是一項身心高度緊張的活動,課堂中出現疲勞是正常現象,如果適當運用教學幽默,引起歡樂和愉悅,則能消除疲勞,使師生在整堂課中保持振奮的精神狀態。對此,心理學研究已經給予了科學的解釋,娛樂會使大腦皮層出現一個新的興奮灶,根據負誘導規律,緊張腦力勞動所引起的皮層興奮區域得到了休息,起到了消除疲勞,調節神經活動的良好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難免會有感到枯燥、沉悶的時候,這時學生的思維通常處于低潮,如果繼續傳授知識,教學效果肯定不佳。在這個時候若來一點附加的插曲式幽默,則可以調節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思維,使教學重新步入正軌。物理教學總要涉及到牛頓、愛因斯坦等著名物理學家,而這些名人本身是很有幽默感的。“牛頓忘食”就是一個很幽默的故事。一次,牛頓請朋友吃飯,菜肴上齊了,可他突然想起什么,丟下朋友,又鉆進實驗室去了。朋友知道他的脾氣,也不去打擾他,自個兒吃完走了。牛頓從實驗室出來,看到吃剩的骨頭,驚訝地說:“啊,我還以為肚子餓著呢,原來已經吃過了。”于是又返回實驗室。愛因斯坦也有很多幽默故事,他用姑娘與火爐來解釋相對論就是一個著名的例子。將這些名人軼事穿插于教學之中,既調節了課堂氣氛,又使學生對這些科學偉人產生一種親切感。

三、運用教學幽默應注意的問題

1、教師要明確教學的幽默的目的。

教學幽默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獲取知識。增長智慧,陶冶情操,修養德性。因此,教師運用時出發點應該是真誠善意的,這樣才能喚起學生的親切感、溫暖感、真摯感和信任感,使學生愉快地接受教育。

2、教學幽默應服務于教學內容。

教學幽默不是一大堆笑料的堆積,它不能脫離教學內容,必須與教學內容和諧一致,根據教學內容的性質和需要,巧妙地創作和使用教學幽默,教學幽默有助于學生加深和拓寬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3、教學幽默應做到適當。

教學幽默是一種很美的教學藝術形式,但它的美在于使用適當。適當表現在量與質兩個方面。量就是要注意頻率。如果一堂課幽默不斷,笑聲不絕,這樣不僅會沖淡教學內容與目標,而且會引起學生的厭煩。教學幽默的質,就是教學幽默必須不是低級趣味的,不是單純為逗樂而幽默,不是過分的玩笑,而是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和教育價值。可見,教學幽默宜精不宜粗。

幽默作為一種教學藝術,不是想幽默就幽默得起來的。一個富有幽默感的教師必須具備以下素質:其一,要有敏銳的觀察力,使學生的歡樂、驚奇、疑惑、受窘的內心活動逃不過自己的眼睛。其二,要有敏捷的思維力,通過觀察獲得信息之后,能夠迅速分析決策,尋找最佳方案。其三,要有良好的情緒自控力,遇事能鎮靜處置,運籌帷幄,游刃有余。其四,要有幽默的心態,要保持愉快、清新、豁達的心境,從而活躍教學思維。其五,要掌握一定的幽默技巧,掌握豐富的知識,以便臨場即興發揮。此外,教師還需要有過硬的教學本領,否則連課堂都駕馭不了,想幽默也幽默不起來。

幽默還有一個十分顯著的特點——笑。笑是幽默最重要的特征。作為一種笑的藝術,幽默給人的是一種富有哲理、饒有意蘊的善意的微笑,往往三言兩語即妙趣橫生,又鞭辟入里,使人拍案叫絕,忍俊不禁;而當笑容收斂時,又會領悟到其中蘊含的智慧和哲理。但是,幽默不同于油腔滑調、故弄玄虛,要風趣而不失嚴謹,動人而免于庸俗,過分油滑反而會招致學生的鄙夷,收到相反的效果。這一點是在運用幽默時需要特別把握好的。總之,在創造和運用幽默時,既要寓莊于諧,又要適可而止。這樣才能做到不溫不火,恰到好處,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