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改教學中的情感教學思考
時間:2022-02-16 02:49:00
導語:課改教學中的情感教學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使教師的教學活動能實現師生的情感交融,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優化,教師依據情感教學的理論對課堂教學進行探索與研究,通過實踐使自己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與手段達到新的境界,從而形成師生共同發展的廣闊遠景。下面我們將從情感教學的三個方面進行膚淺闡述。
一、究教材,挖掘情感
中學的政治教材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因素,我們在利用課文教材時,必須對課文內容融會貫通,同時對課文內容進行擴充與提煉,整合教育的資源,善于捕捉與挖掘教材內容的情感信息,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情感產生共鳴。如,在教學七年級第二課《善于調節情緒,保持樂觀心態》中,我們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把握課文“喜、怒、哀、懼”四個關鍵詞,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將四中典型情緒與人的各部分表情(尤其是面部表情)進行淋漓盡致的描述,不僅讓學生了解了課文的主題內容,同時也深刻體驗到情緒與表情的關系,通過我對教材內容拓展與各方面因素的整合,經過藝術性的加工與處理,使學生在接受認知信息的同時也獲得情感上的陶冶,使課堂教學的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相互交融,形成栩栩如生的教學情景,使優化了的課堂教學成為情知互促并茂的學習境界。
二、真情相呼,激發求知欲望
情感教育是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所追求高境界的理想教學,并通過教師的教學活動的實踐磨練,探索與研究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形成師生合作,富有特色的教學風格,在情感教學理念的引導下,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與模式,實現教學精神與教學能力新的突破。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熱愛自己學科的老師,他的學生也充滿熱愛知識、科學、書籍的感情。教師的話語中不僅包含了科學的意義與內容,而且包含了思想的情感色彩,只有熱愛科學的人,才能喚起學生的學習情緒、情感?!苯逃业木实囊欢卧?清晰地道明了教師對科學態度、感情,對學生的求知興趣與情感具有潛移默化的深刻影響。
教師在組織學生的教學過程中循循善誘,用自己的真情般愛心,創設與營造激發師愛的場景,為學生培養健康美好的情感世界,在教師的熱情與用心的呵護下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的快樂與體驗,培養學生面對未來社會激烈的競爭樹立自信、自強從容、的信念,這就充分體現了情感教育的內涵與本質。我們曾經在工作的實踐中,接觸一個非常優秀的學生,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們進行了一次交流,當我們談到他的學習情況時,他就對我們說了一件非常難忘的事情,在他的眼光里充滿著幸福感,原來在初二時,由于他的政治教師專業知識與能力存在問題,進入初三轉入四中后,他的政治便顯得捉襟見肘,這時他非常幸運地碰到我們,重新點燃他心中的希望之光,我們富有情感的教學方法與豐富的教學情感深深吸引了學生,更值得欣慰的是,在一次時政小論文講評課上,教師對學生時政小論文進行總體評價后,竟將他的時政小論文作為范文進行宣讀與點評,并公開對他的學習態度進行表楊。聽著,當時的他心里涌流著一股暖流,感到非常激動,教師真情的鼓勵,將成為他勤奮拼搏的核動力,他體驗到教師的真情帶來了學習的幸福與快樂,最后順利考上高中。這事例非常深刻說明我們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將締造學生終身的前途與未來的命運,教師應該自覺地、有意識地關心與了解學生的困難,由教師的愛去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噴發學生無窮的求知欲望,師生情感的真心相呼,成功架起一座情感交融的“心橋”。
我們認為情感教育滲透在我們學校教育各個環節,需要我們用真情的呵護,情感教育之花將綻放出更加美麗的花朵。
三、熱情評價,升華師生情感
我認為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師按照教學目標,在傳授知識過程中將有關知識點運用提問的方法,對學生所作出的反映進行評價。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是實施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徑,在評價的過程中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因素,教學評價是在師生互動中進行,因此,課堂教學評價的環境、形式與方法將直接影響學生認知與情感兩類信息的溝通。教師如何開展教學評價,優化課堂教學環境,促進認知與情感雙贏發展。
1、以豐富的情感,感染學生的情感世界
情感教學植根于教學活動始終,教師要善于研究與反思教學實踐的能力,使課堂教學活動實現更完美更理想的境界。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是實施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與途徑,因為在教學評價中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因素,需要教師自己要有豐富的情感修養,去潛移默化感染學生的情感世界,激起學生情感上的漣漪和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喚起學生的情緒與情感,形成師生情感交融、溫馨愉快的學習環境,為思想情感評價奠定良好的基礎。如,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延伸為對學生的熱愛,隨時關心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同時更注重滿足學生心理情感的需要,教師對學生的情感交流由課內向課外延伸,不斷升華師生的情感基礎,為實現師生知情互動、課堂評價創造和諧寬松的環境,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
2、以高尚人格魅力,增進師生情感的內聚力
學校教學改革關鍵是課堂教學的改革。教學評價是實施情感教育一個重要的環節,教師對教學評價的態度、形式與方法,在實施的過程中能客觀反映教師對教育的熱情、學生的熱愛,同時折射教師的職業修養與人格魅力,增進師生情感的內聚力與感召力,教師必須在教學的實踐中不斷思考與研究教學評價策略與方法,對優化課堂教學環境,增進師生情感,實現知情互促并茂的學習效果有深刻意義。
3、以創新教育理念,探索情感評價策略與途徑
在實施情感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發揚改革創新的教育理念,以情感教育理論為指導,對情感評價的策略與方法進行實踐的探索與研究,努力創造教學水平進入更高的境界。如,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評價時,可以實施顯形與隱形的評價策略與方法,所謂顯形的方法,就是通過教師對教材的精心設計,創設師生情感互動的環境,有準備對不同學生實施不同的問題教學,特別是對學習困難學生適當降低對知識點的評價要求,并對他們的表現更應偏愛于熱情的贊賞與鼓勵,有意識培養求知欲望,增強克服困難的毅力,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使教師的教育能滿足學生認知與情感共同發展的需要,形成和諧合作的教學環境,在整個的過程中能使學生有直觀的感受與體驗,就是顯形的評價方法。而隱形的評價方法,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隨時關愛學生的表現,對學生的評價表現在細微的面部表情、富有情感的動作,充滿激勵的眼神,這樣引起師生情感交融的行為就是隱形的方法。通過對情感評價策略與方法的有效實施,既能促進學生學會科學知識,感悟人類科學知識,又能增進師生情感的互動與交流。
教師的教育理念,文化知識的更替、專業修養與人格魅力的提升,將成為推動素質教育力量源泉,讓我們以智慧的眼光來描繪我國的教育藍圖,用自己最崇高的理想與孜孜不倦的精神,在教書育人天地里托起祖國明天的太陽。
- 上一篇:教學實習基地及資源共享探討
- 下一篇:民國時期西南的邊疆教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