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類學校體育教學改革

時間:2022-04-12 09:38:00

導語:醫學類學校體育教學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學類學校體育教學改革

現代教學論的目的在于揭示教學的規律,探討和闡明教學的本質、過程、原則、內容、方法和組織,以指導教學實踐,提高教學質量。從以下幾點談醫學類高職高專學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并運用現代教學論來指導醫學類高職高專學校體育教學的改革,使醫學類高職高專學校的體育教育適應社會發展、適應學校的需要。

1研究對象

以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懷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和邵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4所醫學類高職高專學校體育教學的現狀為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目的和內容,查閱大量有關醫學類高職高專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文獻資料,并收集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等4所學校的體育教學大綱、教學文件。

2.2比按法

通過對各學校體育教學大綱、教學文件的比較,找到其中的差別和特點,為此次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礎。

2.3邏輯分析法

對調查所得的資料進行歸納、整理,使整個研究過程和結果更加嚴密、科學。

3結果與分析

3.1傳統體育教學思想阻礙了醫學妻高職高專學校體育教學的發展傳統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突出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忽視和限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過分強調課堂結構,學生的練習受到影響,整個過程束縛了體育教師的思維方式,使其陷入規定的教學模式之中。體育課的形式單一,內容過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視了其他部分的教育和培養作用,并且在課堂中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種固定的模式給學生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使其失去了對體育課的興趣,沒有達到體育課所要求的多種教育的作用。

3.2體育教師曲思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醫學妻高職高專學校體育教學的發展雖然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提出了各種教學口號,如“快樂體育”,但醫學類高職高專學校的大部分體育教師仍然采用以運動技術的教育為中心的模式,教師講解、示范成為體育教學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學生只是機械地按教師的要求練習,其智力得不到開發,思維受到限制,創造力更是喪失殆盡。體育教師強調考試項目的練習,使學生形成了重點練習考試項目的習慣,對其他的教學項目不感興趣。

3.3學校領導的思想阻礙了醫學妻高職高專學校體育教學的發展學校領導的思想對學校體育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醫學類高職高專學校的領導一般對體育教學不太重視。有的領導沒有認識到學校體育教學對學校、對學生的作用和意義。大部分醫學類高職高專學校的體育設施落后,師資配備不夠。

3.4學生的思想阻礙了Il學妻高職高專學校體育教學曲霞展學生對于體育教學有不同的看法:

(1)學生學習態度的問題。有的學生是被動學習,為了考試去學,甚至只練習考試項目,其他的項目不認真練習。

(2)學習積極性不高。醫學類高職高專學校的教學大綱和內容,并不是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指定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醫學類高職高專學校的體育教學。

3.5學校的實際情況阻礙了醫學妻高職高專學校體育教學的發展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方法比較陳舊落后,在學科中心論的影響下,體育課必然以教師為中心,把學生置于“被管理、被訓練”的被動地位,強調程式化、成人化、專業化、訓練化教學模式,造成了學生對體育課的厭學情緒,使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個性的發展都受到限制。

4結論與建議

4.1退用跣代般學論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現代教學論的基本觀點包括:(1)發展的觀點。通過教學,既要使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又要發展學生的能力,并且將掌握知識和發展能力統一在教學過程中。(2)主體性觀點。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在教學中應起主導作用。學生是教學的對象,是學習的主體,應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位置。教師的主導作用,如果沒有學習的主體——學生的積極參與,將難以發揮其作用。

4.2體育教師自身思想的轉變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轉變角色,改“一言堂”為“群言堂”,變主講為主導。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表現自己的才能,充分發展自己的個性,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當然,只有教師真正認識了教學中自己的地位和角色,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實現,教師也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通過導趣,引導學生樂學;通過導思,引導學生活學;通過導做,引導學生善學;通過導法,引導學生會學。如此,建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邊教學活動關系,才能把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4.3正確處理好教師一學生和教-學之聞的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應當是一種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為基礎的積極合作的關系,合作就應當是雙向的、主動的、協調的、和諧的,而不是管與被管的關系。教師不是領導者而是指導者。新型的師生關系是良好創新環境的基礎。有了這一基礎就會時時處處激發起學生創造的興趣,在豐富多彩的創新活動中,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高。體育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并不失時機地加以正確指導和引導;尊重學生的人格,把學生真正看作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努力創設一種相對寬松、自由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敢想、敢說、敢做的無畏精神,放開他們的手腳和大腦,讓學生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人、不迷信教師。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心情愉悅、思維活躍、視野開闊、樂于參與,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以充分發揮。

4.4改變學生學習體育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有自主支配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但這不等于“放羊式”教學,也不等于排斥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對學生予以指導和幫助,就學習的內在品質而言,是與“被動學習”、“機械學習”、“他主學習”相對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目標的提出,自己制訂學習進度計劃,參與設計評價指標,發展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在解決問題中學習;提倡有情感的投入學習,有內在動力的支持,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對認知活動能進行自我監控,做出相應調適,凸顯自我監控、自我指導、自我強化的過程。教師要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展;給學生一個條件,讓他們自己去鍛煉;給學生一個時間,讓他們自己去安排;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解答。教學中應組織學生圍繞課堂提出的問題,積極進行獨立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