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義視角下課堂管理模式分析
時間:2022-05-30 11:26:49
導語:人文主義視角下課堂管理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課堂是師生進行交互的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良好和諧的課堂環境對課堂活動的高效開展是不可或缺的。這就需要對課堂環境的各個要素進行協調控制,即課堂管理。人文主義思想主張理解尊重和愛護人,據此,以學生為中心,創設良好環境以及促進學生自我管理是課堂管理的有效模式。
關鍵詞:課堂管理;人本主義;模式
人是社會型的動物,而管理這一個古老的社會現象早在人類選擇群居生活時就已經出現了。那么在課堂上也不例外,課堂是學生和教師交互的重要場所,教學活動就是在師生交互中進行。為了使教學活動得以順利、有效的進行,必須通過一定的課堂管理來排除不利因素的影響,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有效的課堂管理能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也能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人文主義一詞來自拉丁語最早出現在古羅馬作家西塞羅和格利烏斯的著作中,意思是指人性、人情和萬物之靈。”①人文主義與十四世紀到十六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運動是密不可分的,人文主義者用人性和人權來反對神性和神權,重視個人的權利,歌頌個人的力量,并主張理解人,尊重人和愛護人。
1.傳統課堂管理模式
傳統課堂指的是重視知識的傳授,強調教師中心和教材中心,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課堂。這種課堂模式是精英教育時期的成功嘗試,但在知識經濟社會中傳統課堂已不再適應發展的形勢,與當代社會要求的創新型人才的價值取向格格不入,無法滿足人才全面發展的要求和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在這種課堂模式下的課堂管理也就“更傾向于規章規則和學生服從,注重課堂秩序和規定性”。②
2.課堂管理以人為本的必要性
課堂模式遇到的這種困境同樣影響了其走向。傳統課堂管理模式對學生來說是枷鎖不是鑰匙,是牢籠不是大門,將學生限制于課本、教室里,并非打開學生的視野和思維。隨著我國教育系統的不斷完善、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教育方面的管理思想有很大進步,手段也層出不窮。《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的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③,其核心是要解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在課堂中實施人文主義管理模式具有重大意義。人文主義的課堂管理核心思想是要尊重教和學的主體,即學生和教師,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標,促進師生的和諧發展和共同發展。
(1)學生中心
以人為本的課堂管理就是將學生由管理的對象轉為管理的主體,其核心是一切為了學生,也可以說,人文主義課堂管理即生本主義,“生”為學生。約翰•杜威認為,兒童是教育的出發點,是太陽,而教育的所有手段和措施必須圍繞兒童,即學生組織起來。杜威的兒童中心理論和人文主義有相當的契合點,都強調重視學生,發展學生。在這種要求兒童自由發展的模式下,課堂管理便開始隨之轉向,不再一昧強調紀律和服從,而是重視學生的需要和權利,由強調轉為引導,由機械轉為創新,由個人轉為協作,由單一轉為多元。
(2)環境
課堂環境包括師生雙方所處的物理和心理環境,健康的課堂環境可以保證學生身心健康,促進知識和品格的發展,反之就會導致諸多不良課堂問題。物理環境是課堂活動的物質基礎,心理環境則是影響課堂氣氛的重要因素。在人文主義視角下,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良好的課堂環境會促成心理環境的健康發展,而課堂心理環境也會反過來對物理環境有幫助作用,二者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課堂管理中都應兼顧,既要保證課堂基礎設施的完善以打造科學良好的課堂物質環境;又要立足于學生的心理活動,形成和諧的課堂心理環境。
(3)自我管理
“人文主義思想一般包括對自由和自治的信念”④,學生的自我管理指的是學生自發地對自我行為進行管理。真正高效的課堂管理是要達到學生的自治,使得學生產生自我管理的意識,并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當學生有內在的自我控制感時,就能出現最佳的課堂紀律。”⑤總而言之,課堂管理滲透于課堂的方方面面,良好有效的課堂管理能夠保證課堂活動的高效進行,反之則會阻礙和打亂課堂秩序。要最大限度地防止課堂問題行為的發生,營造和諧的課堂環境,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就要充分發揮課堂管理的作用。人文主義重視人的價值,“以人為中心”。在人文主義視角下的教育觀認為教育應該尊重并關注兒童的心理和個性,那么在課堂管理方面就應該做到以保證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為前提,引導培養兒童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質的均衡發展,通過強調學生為中心,營造和諧的課堂環境以及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來達到高效課堂管理。
作者:李雨盈 單位:海南師范大學教育與心理學院
參考文獻:
[1]陳時見.論當代課堂管理的變革[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38(1):83-88.
[2]胡敏中.論人文主義[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4):62-67.
[3]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J].2010,5.
[4]劉思杰.論人文主義的教育管理[J].民辦高等教育研究,2008,1:014.
[5]周小宋,李美華.透視“行為窗”:問題歸屬、技能集合與人文課堂管理思想[J].外國教育研究,2005,01:71-75.
- 上一篇:初任教師課堂管理失效問題探討
- 下一篇:高職公共英語課堂管理策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