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學生興趣的培養探究
時間:2022-05-04 11:30:25
導語:小學學生興趣的培養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習興趣
現階段,絕大多數的學校基本上都安裝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多媒體教學是結合圖像、聲音、動畫等元素進行教學的一種現代化教學方式。由于小學生正處于貪玩的年紀,玩耍是小孩子的天性,而多媒體豐富的資源正好滿足了小學生的好奇心和玩心,在小學生課堂上,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編排課件,融合與教學相關的動畫、聲音和圖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遇到難以解釋的概念和抽象的理論時,小學生往往會出現抵觸心理,利用多媒體,可以把無形的概念化為有形的物體動畫,把抽象的理論形象化。例如在“植物生長和繁殖”的教學中,書上的理論難以理解,比較抽象,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把植物生長過程作出動畫,或者從網絡上下載一些音頻文件,播放出來,讓小學生形象的了解種子的發芽,植物的生長,開花,結果等。這樣本來抽象的“植物生長過程”就形象的展現出來,培養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教師是小學生學習主要引導者,可以從教師身上學習的知識很多,因而教師應當從自身出發,積極的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作為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中,放低自己的姿態,平易近人。在教學中要和藹可親,要讓學生感到教師和學生處在平等的地位,要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在教學中遇到重點難點時,要耐心教導,不要輕易發脾氣,要耐心的講解。例如在進行“國旗是怎樣升上去的”的教學中,內容包含了力學,動滑輪,靜滑輪等復雜抽象的概念,是教學的重點難點,學生往往難以理解,這時。教師要細心教導,耐心的教學,反復舉例,利用可以利用的資源進行教學,直到教會為止,不能馬虎過關。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急功近利,發火,采用極端的教學手段,這樣既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讓學生厭學。
三、合理科學的提出問題
在小學生的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素質,讓學生去發現問題。這就需要教師的合理引導,巧妙的質疑。在很多章節中,教學內容需要學生認真的思考,獨立的解決問題,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巧妙的質疑,提出一定的問題,來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且獨立的解決問題。例如在“不用種子也能繁殖”的教學中,要準備一個發芽的土豆,讓同學們仔細觀察,這時學生們就會對頭都萌發興趣,尤其是“土豆怎么會有芽呢?”這個問題,這時學生就會產生種種的疑問,然后進行獨立的思考,這時教師就和一帶領學生去探究“,大家找找實際生活中有多少植物時不用種子進行繁殖的呢?”這樣的提問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積極的思考。
四、創建良好的教學情境
在小學科學的教學中,很多的課程是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所以,在進行教學中,教師要合理的設立合理的教學情境,結合現實生活的經驗。這樣能讓學生把知識和現實生活中的物質和現象聯系起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概念,學習知識。比如在“淀粉和碘酒的變化”的教學中,教師準備兩包白色的粉末,分別裝的是淀粉和白石灰,然后故意將他們混在一起,裝作自己分不清,然后向同學們提出“幫助”,“那位同學能幫老師區分這兩袋東西哪個是淀粉,哪個是石灰啊?”這樣學生就會積極的思考,討論,想要幫助老師解決問題,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磁鐵”的教學當中,教師準備一些釘子,在上課時故意把釘子散落在地上,然后向學生們“求助”,“誰能幫助老師又快又好的撿起這些釘子”,這時候,學生就會積極的想辦法,思考,討論。
五、結束語
總之,小學生正處在思維方式快速發展的階段,正是小學生培養學習興趣,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最佳時期,小學生要想更好的學習,就必須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聽課,發揮學生的內在潛能,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在課堂上,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激發學習興趣,使小學生切身體驗科學的教學過程,還應當要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創建合理科學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從而促進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大幅度提升。
作者:馮成斌工作單位:高郵市城北實驗小學
- 上一篇:科學教學有效進行路徑分析
- 下一篇:科學教學創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