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科學教學中的弱勢群體

時間:2022-10-16 09:53:45

導語:關注科學教學中的弱勢群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注科學教學中的弱勢群體

科學課程改革提出了應該面向全體學生這一教學理念。要求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而不管他的性別、天資、生活環境、文化背景、民族及地區方面的差異如何,都應該提供公平的學習科學的機會和有效的指導。所以,我覺得對于這些科學學習中的弱勢群體應給予更多的關注,因為這樣的孩子更脆弱,教師的表現,對他們的影響是終生的,可能你不經意的一句話,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作為教師,我們如果能付出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愛,從以下幾方面去關注科學學習中的弱勢學生,就能使科學課堂更加高效,更加完美。

一、關注其思想——學知識前先學做人

幾年的磨練下來,讓我懂得作為一名成功的教師,只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是不夠的,教師除了能傳授給學生豐富知識之外,教師身上所展現的完美人格,可能對學生的影響更大。正像開篇我所提到的兩位大師,在他們自己的領域,他們毫無疑問是站在金字塔尖的佼佼者,可大多數像我這樣的普通人從兩位大師身上學到的不是淵博的專業知識,而是大師們嚴謹的作風和完美的人格。所以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學生學習知識前,先要學做人,至少要做一個對社會無害的人。可見,作為教師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是多么的重要。這一點對于學習中的弱勢學生更為重要,因為他們往往缺乏了某一方面的意志,產生攻擊、孤僻、焦慮、調皮搗蛋等心理偏態,進一步對某門學科失去興趣。對為教師,要耐心了解,掌握其造成學生對這門學科不感興趣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然后結合課堂教學中、科學學科特有的資源,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這一方面的教育與訓練,首先使其在思想上不排斥它,然后慢慢地讓同學們對科學產生興趣。教師一味強調學科的重要性,對于90后的學生幾乎毫無作用,他們不會因為重要而去喜歡,現在的孩子都太有個性,他們習慣于自己去辨認是非,所以學習知識之前,樹立學生正確的是非觀更為重要,沒有正確是非觀的人學問做的再好又有何用。套用一句當下流行的話,“好人越聰明越好,壞人越聰明就越壞。”

二、關注其能力——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關注弱勢學生的能力,首先要了解他們的能力,通過各種方法了解他們的學習基礎,制定計劃時要切合實際,深淺得當,在課堂教學上要面向全體學生,或者面向大部分學生,在我的課堂中,我通常是針對那些學習中的弱勢群體來設計,對于那些領先者,相應的課后輔導效果往往會更加明顯。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充分提供發展的機會。初始階段可將一些容易取得成功的研究課題交由他們完成,讓他們盡情享受成功的喜悅,激發對科學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探究影響種子萌發的條件時,我一般先請同學們回去自己先用各種各樣不同的種子去試試看,最后從實驗的結果中去找結論,分析同學們在動手操作中遇到的問題,如何科學的解釋這些問題,有時比得出的結論更有意義。在他們完成力所能及的探究任務后,教師還應該給予及時的表揚、激勵,同時可以再適當提高難度,讓有能力的同學繼續探究,這樣既面向全體又因材施教,更能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尤其是給弱勢學生不斷進步的機會,在不斷的成功中樹立學好科學的信心,培養科學探究的能力。具體操作層面上,我覺得作業面批是個不錯的方法。特別是對于后進生來說,很多科學作業是沒有能力獨立完成的,沒有教師的指導與監督,他們的作業只有三種可能,一是空白的交上來,二是亂寫一通,填滿上交,三是作業抄習。有的時候即使我在第二節課上已經糾正過學生的錯誤了,但是還是有部分學生沒有訂正或者沒有搞清楚。在家訪的時候,有學生告訴我說,有時候教師作業不能及時批改,他們就會覺得認真完成也沒什么意義;有時候作業講評教師上課講的太快了,他們根本來不及記,一題漏了,后面的也就不想記了;有時候題目很簡單上課提出問題怕被同學嘲笑;久而久之問題堆積如山,就更沒有信心去解決了,所以作業的質量和效果就很差。從以上幾點出發,作業面批的確能解決這些同學們的難題。理想的科學課堂教學必定是教師和學生完美的結合,必定是覆蓋到教室里每一個學生的。理想的課堂所追求的是,構建教與學的和諧,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教師的教學欲望。所以,當學習中的弱勢群體,都融入到科學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去了,相信這樣的科學課離成功就不遠了。

作者:朱佳俊 單位:浙江嘉興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