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學科學教學效率的路徑
時間:2022-02-19 09:58:48
導語:提高小學科學教學效率的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對課程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進行精心、充分、高質量的備課,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教師要提高教學藝術,把探究的過程還給學生,指導學生進行科學實踐活動,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對學生進行動態管理,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一、充分備課,有效整合課程資源是前提
有效備課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前提,教師對教材的領悟和對課堂教學的預設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堅持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備課模式。教師要精準把握課程標準,對教材認真研讀,對教材的內容、編排、特點、難點、重點等要有一個整體的了解,理清脈絡,真正把握教材的內涵,把握每課時的教學目標和任務;教師要樹立大課程觀,努力搜集各種課程資源(含教材、參考資料、教學掛圖、電教資源、實驗材料等各種物質資源,也包括教師、學生、校內校外環境等各種非物質資源),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年齡特征和現有知識的高度進行整合,然后制定出恰當的教學策略和方法,真正地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教程、寫教案。
二、教學相長,提高課堂教學藝術是根本
(一)提高課堂教學藝術,尤其是提問的藝術。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當學生聽一堂具有較高教學藝術的課時是一種美的享受,學生學習的過程同時也是審美的過程,那么教學效率就會事半功倍??茖W教師要掌握扎實的科學教學理論,遵循教育教學規律,運用恰當的教學原則,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根據科學教學的特點,綜合運用科學探究、科學游戲、戲劇表演、制作模型、參觀考察、演講辯論等多種教學方法和策略,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師要善于提問,提高提問的水平??茖W學習的主要方式是科學探究,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始終貫穿于科學探究的過程。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往往能營造出積極的、熱烈的學習氛圍,能夠激發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創造的靈感。如何提出一個高質量的問題和如何高質量地提出問題是科學教師要解決的兩個重要課題,要成為教師提高自己教學藝術的重要方面。(二)重視科學探究活動,做好各種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靶W科學課程倡導以探究式學習為主的多樣化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動探究?!睆娬{以“做中學”、“學中思”為特征的探究式學習,并把這種探究式的學習方式作為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方式。我們在日常教學中要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注意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大膽假設、大膽實驗,無論猜想、假設是被證實,還是被證偽,都是一次寶貴的探究經歷,具有推動認識發展的作用。要創造條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在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教師要盡可能地放手讓學生操作,自主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相互合作,制訂實驗方案、尋找實驗方法、展示實驗結果,真刀實槍地做實驗。
三、知行合一,指導開展課外科學實踐活動是補充
要提高小學科學教學的效率,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還要把有效指導學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作為有益的補充。學生學習科學除了教室、實驗室這些最主要的場所外,還有校園、家庭、社區、科技館、博物館、科普基地、田間地頭等場所,這些場所都可提供科學學習的資源。學生的學習也不應該局限于課堂,把上下課鈴聲當作教學的起點和終點,而應該延伸到課堂之外。在更廣闊的時間和空間內學習科學,需要老師的精心策劃。老師可以利用學習清單等形式,把學習的任務分解到課前、課中、課后,讓學生既有課堂內的集中學習,更有課堂外的自主學習。要讓學生通過課外的科學實踐活動,通過自主搜集資料、參觀訪問、測量觀察、動手制作等形式把課堂內所學的內容活化、整合、運用,把科學經驗和科學概念有機聯系起來,讓課堂外的科學實踐活動成為科學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
四、動態管理,建立科學評價體系是關鍵
科學的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學習促進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加得納的多元智力理論為評價方法的多樣化提供了理論依據;坎貝爾曾提出多元化評價的五項原則:評價是多角度的,評價要關注學生不同階段的成長,評價要反映考察教學信息,正式評價與非正式評價同等重要,學生是主動的自我評價者。這些理論為我們的評價活動明確了方向。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從評價內容上看,應是多元的,包括科學知識,科學探究,科學態度,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等各個方面;從評價方法上看,應是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從評價主體上看,不僅要有以教師為主體的測評,還要有學生的自我測評、相互測評,以及家長對學生的測評。同時課標指出:對學生的評價必須覆蓋課標規定的各個方面的目標要求,對學生的科學素養進行綜合評價。建立既有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評價,也有課外實踐探究中的評價;既有量的測評,還有質的測評這樣一個動態化評價體系,讓評價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學習探究的過程。
作者:魯坤 單位:合肥市肥西縣嚴店鄉中心學校
- 上一篇:高校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融合探討
- 下一篇:中職學校自然科學分組式教學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