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低年級科學教學策略

時間:2022-08-20 10:52:38

導語:農村小學低年級科學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小學低年級科學教學策略

摘要:小學科學課程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引領學生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但是在農村地區,小學科學課普遍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教學效率。為此,教師應該根據農村地區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情況,積極改進教學措施,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分析了當前農村小學低年級科學課程的現狀,結合教學實際,提出了提升農村小學低年級科學課教學效率的幾點措施和建議,希望能為農村小學低年級科學課程教學的改革提供一些實際幫助。

關鍵詞:農村小學;低年級;科學教學;問題情境;課程評價

小學低年級科學課程開設的目的是體現我國教育界對于科學教育的關注和重視。對于農村教師而言,應當在實施具體的教學活動之前,根據農村小學科學課程實施的特點,精準分析和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洞悉學生的學情、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唯有如此方才能夠提升農村小學科學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一、新課改下小學科學教育現狀特點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科學教育呈現出了綜合性與趣味性等特點。

(一)綜合性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科學課程涵蓋了一定的生物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等多方面的內容,具有一定的綜合性。科學課程體現了各領域知識的內在聯系,對于包括學生的科學素養在內的多層面素質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二)趣味性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科學課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實用性與靈活性,更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小學生的興趣。

二、當下農村小學低年級科學課現狀

當前,農村小學低年級科學課存在一些問題,如現有的教學模式難以調動學生對科學知識的鉆研興致;專職教師較少,兼職教師專業水平較低、精力不足;現有的考核方式難以實現對學生科學探索精神的客觀評定等。

(一)現有的教學模式難以調動學生對科學知識的鉆研興致

從當下國內農村小學科學課程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相當一部分任課教師在教學觀念方面依然停留在先前的水平,這部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還是堅持使用常規的講授式教學模式,未能考慮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意義所在,因此便削弱了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部分學生甚至會因此對科學課程產生抵觸心理。可以說,這種情況若不能加以改變,對于學生而言,便難以系統學習科學知識,而對于授課教師而言,意味著教學活動低效甚至是無效。

(二)專職教師較少,兼職教師專業水平較低,精力不足

科學具有嚴謹性,對于科學課程的教學活動而言亦是如此,因此承擔本門課程授課任務的教師必須具備足夠的科學素養,擁有足夠的科學知識儲備并且可以利用所掌握的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同時也應當具備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然而當前的農村小學本身教師資源匱乏,尤其是一些貧困地區,很多教師一人兼任多職,缺乏專職的科學教師,通常都是由數學、語文教師兼任。雖然小學科學的學科難度較低,但是教師需要有一定的專業性才能將教材中的知識深入淺出地呈現給學生,兼任的科學教師缺乏對科學知識深入探究的能力和精力,也無法給學生提出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完成認識—探究—再認識的過程。

(三)現有的考核方式難以實現對學生科學探索精神的客觀評定

目前科學課程的考核方式依然采取傳統的筆試方式,這種方式最大的不足在于擁有一套固定的答案,學生的作答一旦與標準答案不一樣便會被判定為錯誤,這樣的考核方式難以體現學生在學習課程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學習態度,無法實現對學生科學探索精神的評定。可以說如果一直堅持這種課程考核模式,學生為了取得相應的分數,只會按照固定的標準答案死記硬背,久而久之,學生便難以實現科學探索精神,而且這種考核方式會讓學生承擔較大的學習壓力,根本無從感受學習科學知識的樂趣。

三、如何提升農村低年級科學課教學效率

為了提升農村低年級科學課的教學效率,教師需要設計良好的教學情境,依托情境帶動學生對科學知識產生學習興致,注重農村小學科學教師隊伍建設,切實增強授課教師的專業素養,采取科學的課程教學評價模式等。

(一)設計良好的教學情境,依托情境帶動學生對科學知識產生學習興致

在小學低年級科學課授課時,任課教師應當結合將要帶領學生學習的知識內容實現對問題情境的科學設計,當學生的情感充分進入情境中時,其學習興致將被充分激發。在這種積極情緒的影響下,學生將主動鉆研科學問題。1.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中發掘情境小學科學課程教師應當善于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中發掘情境,并以此來設計問題,這樣會引起學生的共情心理,使學生對于相關知識內容的探索欲望空前增強。例如教學《輪子的作用》一課,教師利用裝滿重物的行李箱創設問題情境,先找一個力氣大的學生提一提,讓他感受一下有多重。教師再啟發學生思考:怎樣才能輕松移動這個行李箱?這個情境的創設激起了學生強烈的內在探究需求,產生探究問題,探究活動也就隨即開始了。2.挑選或編撰有科學意義的故事精彩的故事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小學科學課程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挑選或編撰有科學意義的故事,并利用這些故事設計情境,學生在故事的吸引下,注意力空前集中,思維也保持活躍的狀態。比如,在教學《空氣有重量》這一內容時,為了使學生更感興趣,教師可以為學生挑選一些有趣的故事。比如,可以運用伽利略的實驗來為學生創設故事情境并提出問題:你有沒有辦法證明空氣有重量呢?運用這個故事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當然故事的運用要有利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需要研究的問題,并且不能沖淡正常的課堂學習。3.借助科學實驗或小游戲來達成學生科學思維的養成目的生動的科學實驗或游戲活動對于農村小學生而言,充滿著無法抵抗的吸引力,小學科學課程教師應當借助科學實驗或小游戲來達成學生科學思維的養成目的,使學生的思維保持活躍狀態,并讓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深入思考和分析。比如,在教學《磁鐵》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個小游戲:準備兩個魚竿,一個帶磁鐵,一個不帶磁鐵。教師用帶磁鐵的魚竿釣魚,很快便釣到了“魚”,而不帶磁鐵的魚竿則無法釣到“魚”,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帶磁鐵的魚竿能夠釣到,不帶磁鐵的魚竿卻釣不到。這樣學生由游戲產生疑問,提出自己想研究的問題,每個學生都興趣盎然地投入問題解決的過程。4.借助直觀的教具或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低年級的小學生更習慣于具象思維,對直觀的事物接受能力更強。農村小學科學課程教師應當制作一些精美的教具或借助多媒體設備制作精彩的課件,在教學中用來組織教學活動,這樣會讓學生眼中原本無趣的科學知識趣味盎然。特別是采取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因為多媒體設備能生動展示相關知識內容,如此一來會使學生的感覺器官得到充分調動。例如教學《在觀察中比較》這一課時,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加細致地觀察和發現,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采用視頻導入創設侏羅紀公園情境—恐龍世界。這個視頻是學生普遍比較感興趣的,學生在觀看視頻時情緒高漲,一下子就被視頻中的恐龍所吸引,很輕松地投入新課學習中。當然,問題情境的創設方法還有許多。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靈活巧妙地進行設計,要有利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想法,為下一環節做好鋪墊。

(二)注重農村小學科學教師隊伍建設,切實增強授課教師專業素養

現階段國內農村小學科學課程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學設備和條件較為簡陋,導致農村小學科學課程授課活動效率低下。針對這一情況,教育主管部門應當注重向農村小學劃撥專項教育經費,供其采購、添置教學設備,完善教學條件。同時教育主管部門應該聯合農村小學,為科學課程授課教師提供進修、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如選派優秀教師參加城市實驗小學為期一年的學習交流等,通過這一方式,達到對農村小學科學課程教師隊伍人才建設的目的。同時,科學課程授課教師應當結合自身的短板,在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中有意識地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積極學習科學知識,豐富自身的科學知識儲備,養成求真務實的科學探索精神,讓自己的言行舉止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對科學課程的學習興致,并使科學課程的授課活動效果得到大幅提高和加強。

(三)采取科學的課程教學評價模式

農村小學科學課程教師要積極轉變以往的結果式評價模式,而努力創設課程學習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模式。通過這種模式不但可以實現對學生總體學習情況的評定,更能客觀反映學生在學習本門課程相關知識內容的過程中所表現的學習情感及學習狀態,從而讓授課教師能夠結合學生的學習表現及時調整下一步的教學方案,最終提升課程的教學效果及教學質量。

四、結語

受教育條件等因素的限制,農村地區的小學科學課存在一定問題,因此農村地區的小學科學教師應該從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積極改進問題,進行深入探究,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改進教學評價方式,使農村小學科學教學在現有的條件下得到提升和優化。

參考文獻:

[1]鄭秀劼.淺談農村小學低年級科學課的教學問題及對策[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9(1).

[2]張艷麗.提高農村小學科學課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讀天下(綜合),2020(2).

[3]劉美玲.農村小學科學課程實施的現狀與對策探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9(21).

[4]譚志祥.挖掘課程資源,探索農村小學科學課教學的新途徑[J].新課程(上),2019(11).

作者:公成 單位:甘肅省高臺縣新壩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