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語文作業設置研究
時間:2022-10-17 09:00:28
導語:留守兒童語文作業設置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留守兒童是特殊學生群體,因為其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其心理大多會出現一些微妙變化,散漫、敏感、孤僻、自卑、多愁善感。教師在作業布設時,需要深入學生之中展開學情調查,掌握留守兒童心理特點,這樣才能給出適合的作業訓練任務。家庭作業是語文教學重要組成部分,對豐富學生認知,拓展學生學習視野,提升語文綜合素質,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留守兒童有特殊心理特征,教師需要給出充分觀照,以提升作業設置的針對性。
一、尊重個體差異,體現作業層次性
留守兒童的學習基礎、學習悟性和學習習慣都存在一定差異,其作業完成能力自然也不可相提并論。教師在布設家庭作業時,需要引入分層意識,為不同群體學生設置不同作業任務,或者是給出一定量選做題,也可以設計不同作業要求,體現作業層次性,這樣才能滿足留守兒童對作業的特殊要求。留守兒童父母常年不在家,其監護人大多是隔輩人,因為監管不力,導致留守兒童學習自覺性降低。留守兒童大多屬于班級中下游學生,如果教師用“一刀切”形式要求留守兒童做作業,肯定會導致留守兒童對作業持反感態度。學習《廬山的云霧》時,教師給出家庭作業設計:必做題:①課文中有不少含有數字的成語,找出來。②廬山云霧到底是什么樣子呢?口頭表述。選做題:③找出課堂經典描寫語段,并進行仿寫,參與班級展示。④用圖畫形式,展示廬山云霧特征。在作業集中檢查時,教師發現,不管是不是留守兒童,大家都能夠較為圓滿完成作業任務。從教師家庭作業任務設計情況來看,這些題目有明顯的層次性。必做題都是難度系數較低的,而且數量很少,留守兒童也能夠輕松完成。選做題難度較大,如果留守兒童沒有能力完成,也可以選擇放棄,這無疑給留守兒童更多的自由性。為鼓勵學生盡量完成選做題,教師專門設計了班級展示活動,這為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創造機會。學力較強的學生不會放過難得展示機會,自然會自覺參與作業操作行動。
二、激發學生興趣,體現作業多元性
留守兒童家庭作業問題頗多,書寫潦草,規范化程度較低,甚至出現抄襲作業現象。教師在具體操作時,需要用更為新穎獨特的作業形式,引發學生對作業的興趣。首先是增加開放性家庭作業,也就是實踐性作業,讓留守兒童有參與活動的熱情。家庭作業未必要以書面形式呈現,聽說讀寫思都屬于語文核心素養,無論采用哪一種形式展示,都可以對學生形成激發和促進。其次是增加選做題,學生學力基礎不在同一水平線上,教師布設選做題,給學生帶來一定自由選擇權,這樣會極大提升學生完成作業主動性。《荷花》家庭作業設計時,教師主要從激趣角度展開:選做題:①句子仿寫: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②想象題: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從這句話中,你有什么樣的啟迪?如果你是一朵荷花,誰會來告訴你什么呢?必做題:③摘抄課文中精美的詞句。④課外搜集兩首詠荷的古詩。從教師設計任務來看,其難度都不算很大,而且注重了激趣,如想象題,搜集古詩,這是學生樂意做的,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仿寫有一點難度,摘抄更為輕松,也能夠吸引學生參與。題目形式豐富多樣,為留守兒童帶來操作便利,其作業效果自然值得期待。教師布設家庭作業需要觀照不同群體學生實際需要,留守兒童群體應該成為觀照重點,更新作業形式,增加興趣點,注重留守兒童心理訴求。
三、創建互助小組,體現作業合作性
留守兒童是特殊社會群體,如果教師能夠將留守兒童組合成課外合作小組,以集體形式展開作業訓練,其操作效果一定會大不相同。留守兒童心理比較敏感,因為沒有太多同伴交流,很容易產生心理障礙。教師讓留守兒童成立課外作業合作小組,小組成員集體行動完成家庭作業,不僅可以給學生提供交流互助條件,也能夠培養留守兒童作業自覺性、自律性。留守兒童參與合作學習活動,對啟迪心志,培養協作精神也有一定幫助和促進。《放飛蜻蜓》作業設計時,教師不僅給出必做和選做題型,還要求留守兒童能夠集體活動,并以集體形式呈現家庭作業。必做合作題:①找出海底動物和它們的活動特點,用表格形式呈現出來。選做合作題:②展開家庭調查,將家庭喂養動物進行列表展示,主要是針對動物的活動特點。教師驗收學生作業時,發現學生參與熱情很高,給出的答案也比較豐實。有學生列舉家庭動物:豬是很多家庭都喂養的動物,它動作緩慢,走起路來是大搖大擺,喜歡用嘴到處拱;雞也是家家都有的動物,母雞和公雞體型不一樣,其行為也有差異,公雞比較張揚,趾高氣揚的,母雞比較謙虛,總是低著頭,尋找食物。從學生家庭作業表現可以發現,教師家庭作業設計是比較成功的。特別是引入合作意識,為留守兒童提供參與作用活動積極性,因為學生大多喜歡集體活動,其作業參與熱情高漲,其作業訓練價值自然也跟著提升。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也是學生學習反饋的重要形式。教師在家庭作業布設時,需要對學生群體展開深度學情調查,促使學生培養良好的作業習慣,以提升其綜合語文學習素質。留守兒童在農村有相當比例,他們對待家庭作業的態度呈現個性化,因為沒有父母監督,其作業操作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教師給出足夠的關注。
作者:王書燕 單位:江蘇省鹽城市日月路小學
- 上一篇:留守兒童成長問題解決對策
- 下一篇:供給側下留守兒童需求研究
精品范文
10留守兒童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