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兒童體質健康指標體系研究

時間:2022-06-09 10:09:56

導語:農村留守兒童體質健康指標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留守兒童體質健康指標體系研究

摘要: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深化,對勞動力的需求也持續增加,大量務工人員涌入城市,雖然促進了城市經濟快速發展,但是同時也導致留守兒童現象有所增加。留守兒童因家庭疏忽照顧導致體質健康水平整體較低,這對于留守兒童未來的發育和成長有著不利的影響,也不利于農村地區人才培養計劃的推進。為了改善留守兒童體質健康水平,現本文選擇農村留守兒童作為研究對象,查閱了大量文獻資料,同時采取問卷調查方法、訪談方法以及考察方法從三個角度入手,深入探討并構建了農村留守兒童體質健康影響指標體系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體質健康;影響指標;體系構建

留守兒童是指外出務工連續三個月以上的農民托留在戶籍所在地家鄉,由父、母單方或其他親屬監護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在2016年的教育部門統計中,發現我國已經有近902萬的留守兒童存在,并且留守兒童的數量呈現出不斷增長的態勢。留守兒童問題已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要關注,我國政府也開始積極投入資金和人力資源改善留守兒童目前在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其中體質健康則是國家重點關注的留守兒童問題之一。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普遍較為落后,交通體系不完善,和外界缺少溝通,無論是留守兒童本身或者是監管人員均缺乏一定的健康意識,無法為留守兒童體質健康提供重要保障。因此要想改善留守兒童體質健康問題就必須要從家庭、學校以及自身層面選擇相應的干預措施。

1.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擇某省份共1000名留守兒童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其中男生和女生分別為624人和376人。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利用網絡信息,圖書資料等多種渠道進性相關查閱,對近年來的相關書籍進行閱讀思考,同時翻閱了知網等網絡上的數十篇碩士論文,重點針對農村留守兒童、體質健康等理論進行分析,讓研究活動具備更完整的數據理論基礎。(2)實地考察法前往農村留守兒童所在地區進行實地考察,對農村地區經濟情況、教育情況、留守兒童生活情況、飲食情況、家庭情況實施綜合性分析。(3)專家調查問卷法調查問卷法指探究人員通過結合實際情況設計可控制、可測量的問題,要求被研究者填寫問題答案,進而對研究問題進行分析。(4)訪談法讓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以面對面溝通的互動形式,了解被研究者的心理活動,本次研究中由研究人員和1000名留守兒童進行面對面訪談,深入探析留守兒童的健康意識。

2.研究結果和分析

(1)影響因素篩選為了確保體質健康指標體系能夠更加合理和科學,本文將邢文華教授所提出的指標篩選理論作為基礎,按照兩個步驟的方法篩選了有效影響指標。首先,確保能夠從理論角度獲得支持初選指標的邏輯分析內容。為此,研究人員針對近年來有關于留守兒童以及體質健康的理論資料進行歸納和研究,將其研究結果進行整理,由此發現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心理因素、個人因素以及外部環境因素,均會影響到留守兒童體質健康水平。在每個大因素層面之下,同時存在多個影響體質健康情況的小因素。其次,在選擇指標后必須要由專家進行經驗篩選。本次研究選擇指標時就是根據專家所發表的各種文獻資料進行歸納,屬于有關領域專家經過多年所總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指標。但是由于本次研究活動選擇具體一個省份作為研究對象,每個省份留守兒童體質健康情況以及留守兒童生活情況均有顯著差異,因此在選擇影響指標時也需要注重特殊性。因此在研究過程中,本文和該省內有關專家進行討論,分別和專家以及留守兒童進行面對面訪談,并設計相關調查問卷,以此來確保指標選擇的準確性。經過指標初次篩選后,邀請10名專家對設計問卷實施矯正以及校驗,之后向其余30位專家發放設計完畢的調查問卷,對調查問卷結果進行整合和歸納。選擇重測法對調查問卷可信度進行分析,經分析后得出問卷之間具有較高的可信度,P<0.01。最終利用頻數統計分析的手段,對30名專家所回答的問卷結果實施整體統計,如果有3/4比例,專家對該項影響指標表示認可即可代表該指標屬于影響農村兒童體質健康水平的關鍵因素。(2)影響因素研究結果經過對研究結果進行整合后,農村留守兒童體質健康影響因素具體主要受家庭層面、學校層面、自身層面以及環境層面的影響。從家庭層面角度進行分析,留守狀況、經濟狀況、父母身體狀況、監護人營養知識水平以及家庭飲食習慣均會影響到農村留守兒童體質健康,支持增加比例分別為85%、80%、95%、81%以及84%。如果兒童處于留守狀態,代表家里經濟水平較低,無法及時為留守兒童購買肉類或者水果進行營養補充,平時過于單一的飲食結構也會導致留守兒童出現營養不良的問題。父母身體素質在一定程度上也會產生遺傳影響,如果父母身體素質較差,那么也有可能增加兒童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幾率。當前人們在城市生活過程中普遍具有較高的健康意識,能夠認識到為兒童自身補充營養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農村地區留守兒童監護人文化水平較低,健康意識較差,因而沒有格外為留守兒童補充營養的概念。從學校層面看,體育課教學質量、學校對體育重視程度以及體育教師課外體育鍛煉健康指導是影響農村留守兒童體質健康的關鍵因素,支持專家占比分別為80%、82%以及80%。學校是對留守兒童實施教育的重要機構,如果學校沒有重視體育教學改革,并且由于農村地區優質教師資源較為缺乏,體育教師并不具備專業的教學能力,會影響到體育課教學質量和課外體育鍛煉指導,進而使學生無法掌握正確的方法進行體育鍛煉,形成正確的健康意識。從學生自身層面看,留守兒童心理狀況、體育鍛煉習慣、睡眠質量、營養狀況以及飲食習慣均是影響其體質水平變化的指標,支持專家占比分別為90%、99%、90%、91%以及81%。在這一層面中支持專家基本都在90%以上,特別是在體育鍛煉習慣這一指標上有99%專家都表示肯定,這代表留守兒童個體因素是影響體質健康的重要因素。如果留守兒童心理狀態較差,這樣會影響到睡眠質量和營養吸收情況,使留守兒童無法有效吸收營養。近年來人們在研究過程中,已經發現留守兒童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多數是由于和父母缺少溝通所導致的。留守兒童如果缺乏自主鍛煉的習慣,會有極大幾率影響到體質健康水平的上升,留守兒童不能主動利用鍛煉來促進自身發育和成長。飲食習慣雖然也獲得了角度專家支持,但是留守兒童個人習慣多數和家庭飲食習慣有關,但是部分留守兒童也存在挑食的問題。過于從環境層面角度看生存環境外部質量也會影響到農村留守兒童體質健康水平,有90%的專家支持,這主要是由于如果外界生態環境較差,例如,水源質量較差會增加留守兒童出現口腔疾病的幾率,影響留守兒童牙齦發育。空氣質量下降則會增加呼吸道疾病的出現幾率,對于留守兒童肺部功能的健康發展有不利影響。(3)農村留守兒童體質健康影響指標體系構建在進行指標體系構建的過程,將整體論以及系統論作為基本理論,將對留守兒童體質健康造成影響的指標作為整體,在整體下方劃分4個大指標,即家庭層面、學校層面、自身層面以及環境層面。在4個大指標之下設不同多個子系統,子系統之間、指標之間以及子系統和指標之間均存在一定的制約關系和影響關系,每一個指標的變化都會使子系統或者整體系統出現改變。在留守兒童體質健康影響指標體系中存在動態化的特點,和外界環境進行交流之后或者外界環境出現變化均會影響到體系變化。在這種情況,最終得出如圖1所示的農村留守兒童體質健康影響指標體系。

3.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提升,城市的發展規模逐漸擴大,出現了勞動力缺少的現象,就業崗位也隨之增多,因此大量的農村父母開始前往農村務農。父母外出務農會使兒童缺少父母的關愛和照顧,加之家庭經濟狀況較差,使得留守兒童的日常飲食營養成分不足,無法為兒童正常成長提供充足的養分。學校也無法為學生提供有效的體質健康知識教學,忽略了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兒童無法通過日常運動來增強體質。在這種情況下,本文通過多個角度以及多種方法分析了影響留守兒童體質健康的指標,從整體角度出發,對不同影響因素之間的聯系進行探討,構建了完善的體質健康指標體系。

參考文獻:

[1]張加林,唐炎,陳佩杰,等.全球視域下我國城市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研究——以上海市為例[J].體育科學,2017,37(01):14-27.

[2]何文濤.農村留守兒童體質健康運動干預——評《運動與健康》[J].熱帶作物學報,2020,41(06):1284.

[3]紀穎,何歡,李子耕,等.家庭因素對農村留守兒童飲食行為的影響[J].中國學校衛生,2020,41(01):32-35.

[4]么廣會,張龍,余成斌.貴州省農村留守兒童體質健康運動干預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4(04):498-504.

[5]程暉.基于BMI、Rohrer指數對甘肅隴東南農村留守與非留守兒童體質健康評價[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6,32(01):14-16.

[6]李勝恒,韋海成.城鎮化進程中農村留守兒童體育鍛煉的現狀及對策研究——以廣西百色市為例[J].上海教育評估研究,2017,6(03):70-74.

[7]葉心明,肖巧俐.我國學齡城市兒童、流動兒童、留守兒童體質健康比較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7,51(04):82-91.

作者:曹輝 曾貝娜 單位:長沙師范學院體育科學學院 長沙市岳麓區博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