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生禮儀教育的構建策略

時間:2022-04-18 10:03:49

導語:高職生禮儀教育的構建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生禮儀教育的構建策略

摘要:隨著中國職業教育的迅速發展,高職院校學生隊伍的壯大,高職院校普及禮儀教育將勢在必行。文章通過對高職生禮儀教育現狀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問題,提出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禮儀教育模式,以進一步完善高職生的禮儀教育,促進高職生能夠擁有較好的素質修養。

關鍵詞:當代中國高職生;禮儀教育;構建策略

個人禮儀是一種文明行為標準,是社會個體的生活行為規范與待人處世的準則,是個人儀表、儀容、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個體規定,是個人道德品質、文化素養、教養良知等精神內涵的外在表現。其核心是尊重他人,與人友善,表里如一,內外一致。個人禮儀是社會成員之間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這也是一種德,是一個人的公共道德修養在社會活動中的體現。對個人來說,個人禮儀是文明行為的道德規范與標準,就國家而論,個人禮儀乃屬一種社會文化,它是構成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也是一個國家文化與傳統的象征,我國是一個非常重視禮儀教育的國家,這是我國幾千年來形成的文化,十八大提出了“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禮儀教育被賦予了重要的歷史使命。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更應該具備相關禮儀素養,并且這也是人的最基本素質。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同時也是我國歷史文化的傳承者。隨著中國職業教育的迅速發展,高職院校學生隊伍的壯大,高職院校普及禮儀教育將勢在必行。這需要家長、學校、社會三方共同的鼎力協助,才能使高職生樹立良好的禮教意識,幫助他們更好的進行學習與生活,并對其未來發展也有一定的益處。

1高職生禮儀教育現狀分析

1.1從家庭角度分析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正在逐漸淡忘,成員之間禮儀正在消失,子女不尊重父母,甚至出言辱罵父母,晚輩不以尊重長輩為榮,這樣的現象屢見不鮮。例如:有部分父母為學生送落在家里的課本,由于家長衣著陳舊讓學生產生厭棄的心理,這充分體現出當代學生缺乏禮教,不懂得對父母的付出表示感恩,促使家長與子女之間嫌隙越來越大。如果在大學學習階段沒有養成尊重父母的習慣,待他們長大成人之后將會更加嚴重,甚至出現不贍養父母的情況,并且這樣的現象在我國司空見慣,這不得不說是家長對孩子禮儀教育的缺失造成的。

1.2從學校角度分析

尊師敬友的美德也在慢慢遺忘。師生之間情誼正在慢慢變淡,而“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時代早已成過去。尊重教師是學生應該做到的基本美德,但是現在的學生見到教師不再打招呼,有的學生更是繞道而行,師生關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高職課堂已將每堂課的“老師好”省略,而且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會開小差,比如看課外書、玩手機,還有更過分的是在課堂上吃東西,這是對教師教學的不尊重,同時也足以說明高職生對教師已失去最基本的尊重。同學之間的關系也變得不再純粹,由于學生缺乏禮教知識,導致其對同學缺乏關愛與寬容,一點小事就會大打出手,造成同學之間情誼淡薄。近些來,校園暴力事件不斷增多,甚至出現自殺或他殺,這樣的現象是我們不想看到的,同時也應該引起反思,如何避免這類事件在文化氛圍濃厚的校園發生。

1.3從社會角度分析

社會公德意識已經逐漸淡出大眾的思維。禮貌與禮節嚴重缺失,導致人際關系逐漸淡漠,社會文明情況不容樂觀,而這也可以影響到高職生的禮儀教育。出現乘坐公交車不排隊,不讓座,公共場所大聲吵鬧,隨地吐痰等,這些不良的習慣對學生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2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禮儀教育模式

2.1完善家庭禮儀教育

家庭是學生最先接觸到的禮儀教育地點,并且對其以后的性格養成影響非常大,因此家長應完善自身的道德素養,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受到熏陶,并為學生起到表率作用,使其從小就受到良好教育熏陶,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針對現狀而言,家長應該引起反思,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生長環境。

2.2加強學校禮儀教育

學校是學生進行學習的重要搖籃,學生在這個重要階段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對其未來發展非常重要。學校禮儀教育對學生性格塑造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學校禮儀教育關系到學生的一生,因此學校禮儀教育應當引起關注,教育部門也應加大這一部分的教育建設,積極開展相關禮儀教育活動。而學校禮儀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教學優勢,這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2.2.1師資優勢

學校本身就是一個教育的場所,這是其它任何場所無法取代的,而學校教師隊伍也在不斷完善,教師自身的知識儲備以及文化素養都在提升,特別是針對禮儀教育這一方面,學校配備了專職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禮儀教育更加完善。首先,教師在課堂上針對學生的禮儀教育展開教學活動,由于教師自身素質較高,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而且教師知識儲備相對全面,他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系統的講授,讓學生具備較好的禮儀價值觀,這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其次,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學習內容交流,可以讓學生更深刻理解禮儀教育相關知識,并且促使他們在生活中更好的運用課堂所講授的知識,例如:當學生在操場看見老師時,他們不再采取躲避的態度,而是主動向教師打招呼;當他們看見教師拿著很多教輔時,學生會主動幫助教師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較好的禮儀素養也會影響到學生,促使學生在潛意識里去模仿教師。

2.2.2教學優勢

學校禮儀教學具有一定優勢,它可以為學生安排系統的教學,并且借助一定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禮儀教育知識,而且學校教育是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這樣的教育能夠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禮儀教育的相關內涵,并可以將我國歷史文化中的精髓引入課堂。除此之外,學校的其它學科教學中也包含著禮儀教育知識,比如歷史、語文、政治等等,教師應將這些知識內容融入禮儀教學之中,這對學生禮儀素養的提高有極大幫助。

2.3鞏固社會禮儀教育

社會教育是禮儀文化教育的深化與踐行階段,可以通過政府、大眾傳媒以及社區予以引導推進。政府在禮儀文化的傳播普及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相關政策措施的出臺將為禮儀文化提供正確的導向,地方政府應加強引導,將禮儀教育列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內容之一。此外,大眾傳媒作為現代社會最為重要的社會化單位,在宣傳禮儀文明、建立良好風氣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刊發或播出有關禮儀教育的公益廣告及節目,使禮儀文化滲透到日常生活的細節之中;社區是進行禮儀教育的基本單位,可以開展豐富多樣的宣傳和評比活動,將禮儀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社會是高職生養成禮儀素養的最重要的場所,但是社會環境相對復雜,這需要高職生具有極強的辨別是非的能力,并且在平時的生活中影響其他人。例如:高職生在乘坐公交時,應該給需要幫助的人讓座;當他人遇到困難時應主動幫忙等等,高職生作為國家未來建設的中堅力量,應該具備這些基本的禮儀素養,這也是高職生進行其它活動的最基本要素。

3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學生的禮儀教育相對來說并沒有落實到位,并且已經影響到高職學生的成長發展,亟需解決,這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三方的有效配合才能更好的完成對高職生的禮儀教育。文章針對高職生禮儀教育現狀從家庭、學校、社會的角度進行分析反思,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禮儀教育模式以促進我國高職生禮儀教育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構建以學校禮儀教育為主體,家庭禮儀教育為基礎,社會禮儀教育為依托的三位一體教育網絡,整合各方面力量,優化禮儀教育環境,提高高職學生文明禮儀素養和適應社會的能力,促進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

作者:王奕 單位:荊州教育學院

參考文獻:

[1]杜瑾.從傳播學看當今高職生禮儀文化教育的缺失[J].新聞愛好者,2014(1):83-85.

[2]張永平.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視域——評李合亮《解析與建構:當代中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學反思[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10):90-91.

[3]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課題組.道德禮儀規范與高職生道德人格塑造[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0(1).

[4]張文卿.哲學視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反思——評介《解析與建構:當代中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學反思》[J].法制與社會,2011(3):223-224.

[5]李寒梅.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的反思與建構[J].課程•教材•教法,2013.33(4):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