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學法在少兒美術教育的應用

時間:2022-07-15 11:11:34

導語:情景教學法在少兒美術教育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情景教學法在少兒美術教育的應用

兒童期是想象力發展的重要時期,所以從小時候就要對少兒想象力的培養,開展少兒創想美術教育。少兒創想美術教育是一種培養少兒手、眼、腦協調活動的操作教育,也是感受、想象和創造美的一種過程。他們需要用腦去創造想象、理解加工審美概念,用言語表達些感想,用手掌控繪畫材料。在教學中,如果教師創造和利用引人入勝的情景,無疑會提高少兒對繪畫的創造想象能力,并更加激發少兒繪畫創作的興趣。因此更要求教師要講求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致力于在少兒創想美術教育過程中根據繪畫內容進行輔助教學工具的應用。少兒由于年齡小,目測能力差,空間、方位概念模糊,對生活中事物的認識有限,導致在少兒的作品中,我們經常能見到一些在成年人看來既可愛又可笑的形象,例如不合理的構圖,空間構圖隨意性,不成比例的造型等等。因此指導少兒作畫,教師的作用不在于給少兒多少美術知識,而在于為他們創造認知世界的相關情景再現。

一、情景教學法概述

情景教學法是運用較為典型的畫面情景進行畫面知識的傳授,在少兒創想美術教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努力為少兒營造一個融視聽說畫于一體的學習環境,有目的地引入或創造具有一定色彩的、形象的、生動的場景,以幫助少兒完成一定的生活體驗,從而幫助少兒理解和獲得畫面的相關知識,讓少兒身臨其境的去體驗、理解、創想后進行繪畫等一系列的實踐性教學方法。總之情景教學法最重要之處在于還原整個創想畫面場景,使少兒能夠在學習的使少兒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同深受、身臨其境。情景教學法在少兒創想美術教育中的應用不但能夠使少兒能更好的感受到情景中所提供的景物、場景、事物與情感,更重要的是將創想美術教育提升為一種情景交融的教學活動,這樣的教學過程能夠開闊少兒的視野、培養少兒的創造性想象力以及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少兒繪畫的創造力、想象力以及表達能力。因此,情景教學法是一種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設計和組織教育的外部條件,通過畫面和輔助工具及手段,使少兒創想美術教育中涉及到的情景得以還原和重現,使少兒能夠感同身受,最終能夠達到提升繪畫表達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少兒創想美術教育中情景教學法的應用

在少兒創想美術教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努力為少兒營造一個融視聽說畫于一體的學習環境,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少兒創想美術教育中進行情景教學法的應用手段有三種:以圖片展示和還原創想環境的場景,也就是“視”;以音樂、音效等渲染創想環境的場景,也就是“聽”;以教師語言營造繪畫氛圍,也就是“說”;最后就是師生共同作畫了,也就是“畫”,這就是情景教學中視聽說畫于一體的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之圖片展示及還原

圖片展示及還原主要是通過真實圖片或通過多媒體的輔助,將所要創想繪畫的畫面場景以圖片的形式展示出來,是少兒能夠直觀的觀察到相關的事物、景物等等。觀察是創想美術教育的基礎,少兒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但是,因為生活環境的限制,他們接受的事物、景物、人物及場景等有限。例如,南方的孩子沒有實地的看過下雪的場景,內地的孩子沒有見過大海的場景。城里的孩子沒有見過各種蔬菜、稻谷、野花卉、田野的場景等等,可以利用童話故事中的插圖,啟發想象。童話故事插圖往往是和文字一起組成,少兒還未具有閱讀能力的,教師要指導少兒仔細看圖,多看多想,啟發他們進行大膽想象,有一些看圖比較弱的少兒,可以在旁邊用一些語言幫助引導一下,讓他們大膽地想象一下這個童話故事的內容,可以自己續編故事,要多多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引導他們發揮想象,用多種思路編故事。這樣可以有助于對少兒想象力的培養,同時也會得到提高。另外。教師還可以幫助少兒完成故事的續編,在講故事時,為他們準備一些圖片、玩具和實物。可以邊講邊讓他們看圖片,聽模擬的聲音,觸摸有關的實物,這樣童話故事就會在他們的大腦中形成一幅幅鮮明的圖像,他們就會浮想聯翩,使想象的觸角伸得更深、更遠。這些現象都限制了少兒的創造性想象力的拓展。通過圖片、立體畫面等手段讓少兒看到的東西越多,積累的素材就越多,創想美術教育就越有堅實的基礎。所以通過圖片展示能使少兒在一幅幅精美絕倫的圖畫中感受到各種不同的美好場景,打開對大自然的創造想象力的大門。這種情景教學的方法非常直觀又能激發少兒對創想美術教育的興趣,是情景教學法中最常見的、最有效的教學手段。

2、情景教學法之音樂、音效等場景渲染

聽音作畫,展開想象的翅膀。音樂與繪畫是相互融會貫通的,在少兒創想美術教育活動中,采用繪畫活動與其它領域活動相結合的方式,激發少兒的情緒體驗,讓少兒聽音作畫,把繪畫與音樂相結合,調動少兒的聽覺,根據聽到的引起聯想和想象,展開孩子想象的翅膀,將音樂轉化成形態,伴隨著音樂優美的旋律,少兒們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飛翔,并把所聽所感畫下來。有了前期的圖片、畫面等場景的還原及想象力的拓展,少兒會各自運用不同顏色的點、線、面、體的組合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一張張作品中不同的形狀、豐富的線條與五顏六色的色塊組合出不同的畫面,正是少兒在音樂的渲染下對圖片、畫面的場景還原的不同理解。充分利用外界豐富的條件,加深想象。讓少兒邊聽故事邊看書,或邊聽音樂,了解快樂和悲傷的心情。要知道,了解人的情感比獲得知識更重要,這是非常重要的生活經驗。因為少兒的腦細胞十分嬌嫩,對感知的對象十分敏銳,只有當感知和思考對象是可以看得見、聽得著或摸得著的形象時,才能正常工作。

3、情景教學法之語言解說與引導

在情景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的以溫柔優美的言語對創想環境的情景進行渲染,使畫面的場景、景物再現還原。例如,畫面中要求少兒畫“金魚”時,讓孩子聽兒歌幫助少兒掌握作畫技巧,“先畫一筆做身體,再畫四筆做尾巴。畫出兩只大眼睛,紅色點出大腦瓜。勾出肚皮和魚鰭,同時加上小嘴巴”這樣一只美麗的金魚就畫成了。少兒都喜歡聽故事,利用這一愛好,要求少兒聽完故事后,回憶故事情節及主要角色特征、動態,起到語言對場景的再現作用。然后,鼓勵少兒大膽創想,創造性的表現故事內容,使畫面生動,使故事得以延伸。并且在給孩子們講故事進行言語渲染時,在高潮部分稍稍停下,引導孩子想象下面將會發生什么,鼓勵多種設想。這樣,孩子們的繪畫創想更加豐富,孩子們的繪畫表現更加積極的投入,而所表現的內容豐富奇妙,充滿想象力。在教師溫柔優美的言語對創想環境的情景進行渲染時,其中的人物、情景、情節均能很深深地吸引著孩子幼稚的心靈,喚起他們的好奇心,展開豐富的聯想,從而激發智慧的火花。豐富少兒的感性經驗,讓少兒多看多聽,使少兒獲得一些能進行想象加工的“原材料”。而聽故事想象就是一種符合少兒想象特點的、能有效促進少兒想象發展的形式。選擇適宜孩子想象的童話故事,運用多種方法,讓孩子在優美的童話故事中體會生活的美好,多而大膽想象。要讓孩子在聽故事中張開想象的翅膀,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有時采取對故事結尾作進一步的推理想象,有時對故事情節變化做出新的編排,有時還可以對故事中的角色關系作不同的設想等。有感情地朗讀童話故事,激發想象。有感情的朗讀,還包括分角色朗讀,或者是角色表演。都能幫助少兒具體而清晰地想象出童話中所描述的故事情節的人物形象。每一個童話故事都會有不同的情感氣氛,而我們在朗讀的時候要根據里面的情感氣氛氣伏不定,把少兒帶進你所講的童話故事中去,引導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借助自己的生活和體驗,發揮自己的想象,豐富故事里的內容,加深對故事的理解,鼓勵他們大膽想象。抓住童話故事中的空白,豐富想象。每一篇的故事不一定都要講完,要留有一定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填充,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少兒故事的主要引導人最終還是少兒教師為主。在讀故事的同時需要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另外,在教師用語言對少兒創想美術教育進行引導時,應注重培養少兒的散發性思維和逆向思維,突破單一、固有的定向思維模式。例如:孩子們在畫云朵時總是給它涂上白色,教師可針對這一情況用提問的語言方式引導少兒“晴空萬里時的云是什么顏色的?”“快下雨的烏云是什么顏色的?”“太陽照射在云上會有什么顏色?”這洋,孩子們筆下的云朵會呈現出五彩繽紛的色彩,所以在引導少兒繪畫時教師應根據情景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語言對少兒進行解說和引導,使少兒在繪畫時有猶如身臨其境之感。

三、結束語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沒有形象的呈現,就沒有創造活動。”一切想象都源于生活,所以,只有通過情景教學彌補孩子們所不能親近的自然、生活等畫面場景,為培養孩子們繪畫的想象力形象的基礎。情景教學法中的情景講究“情緒”和“意象”,教師要善于發現少兒感興趣的、貼近少兒生活的、符合少兒生活經驗的繪畫表現內容和題材,創設有利于促進教學內容的深入淺出或引起少兒情緒共鳴的情景,使教學成為少兒樂意參與的、有趣的、有意義的活動。

創想美術教育是一門藝術教育,是一種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設計和組織教育的外部條件,通過畫面和輔助工具及手段,使少兒創想美術教育中涉及到的情景得以還原和重現,使少兒能夠感同身受,最終能夠達到提升繪畫表達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

作者:劉婷 單位:廣州大學松田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