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術教育水彩畫教學思考
時間:2022-02-26 11:12:47
導語:高校美術教育水彩畫教學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美術教育專業水彩畫教學應改變過去傳統造型寫生方法下的水彩畫教學模式,改進教學過程及觀念,在水彩基礎技法學習中加強水彩材料、水色變化、光色變化的創意性學習,并在教學中實現東西繪畫間的相互融合,培養學生富于個性的藝術語言與表現力。
關鍵詞:水彩畫;創意性學習;水彩教學
水彩有著豐富的表現力和創造力,在高校美術教育專業教學中,水彩畫教學是對色彩基礎教學的進一步提高與深入。隨著水彩應用范圍的不斷拓寬,傳統造型寫生方法下的水彩畫教學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從教學過程以及教學觀念上進行創新嘗試,而不僅囿于傳統水彩技法的沿襲,這是高校美術教育專業創意性水彩畫教學的新途徑與方法。
一、在基礎色彩訓練中培養創意觀念
在入校之前,學生們就有了色彩初級理論基礎。科學而嚴謹的研究光色,進行光的分析,感受空間帶來的冷暖對比,尋找形體結構與色彩的關系,追求畫面色彩的整體統一等等,這些成為評價學生進行色彩練習質量高低的標準。學生們依靠藝考培訓以來的作畫慣性畫下來,進入到專業美術訓練中,也僅僅是把作品尺幅增大,將表現對象復雜化,色調要求更整體而已,卻忽略了在學習階段應亟待建立的色彩創作觀念以及表現方法。色彩理論不僅包括色彩基礎知識,也應包括色彩的創作規律及好的色彩創意,即專業的色彩理論教學應將學生從寫實色彩轉到觀念色彩上來,并貫穿于學生色彩學習的始終,一直延續到畢業創作的進行。創意觀念建立重要在于傳統寫生模式的轉變。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常常強調寫生必須準確觀察記錄色彩、研究形體結構變化、營造立體空間氣氛及提高畫面意境美等視覺形式,追求畫面與實體色彩高度統一,這樣標準模式出來的學生因逐漸失去想象的經驗而導致想象能力與創意的匱乏。在觀念色彩中實體色僅僅是參照和感受的對象,教學應給予學生充分的空間想象,如感覺上強化對比,可以鼓勵學生拉大暗部色與固有色的對比關系,以增強不調和感;或者圍繞學生所臆想的情境而有意弱化對比,大膽用灰色,減弱甚至拋棄實體的固有色;抑或強調瞬間的感知而跳躍性排列純色或不調和色,采用點彩法或色彩構成等等。在觀念色彩創意性練習中,固有的模式被打破了,但這不意味著丟掉色彩造型的基本理論和能力,而是教師在基本技能訓練過程中階段性地安排觀念色彩課程,讓學生逐漸鍛煉思考和創意的能力,培養他們的色彩創意觀念。
二、水彩基礎技法的創意性學習
具備一定的色彩基本技能后,學生選擇性進入到水彩畫技法的學習,并開始利用西畫語言獨立表達藝術觀念。水彩畫的技法表現多種多樣,如水彩畫干濕畫法所形成的噴灑法(撒鹽、灑水、撒色)、拓印法、吸色法、刮畫法等等。這些本易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的課程,卻常常因為枯燥的講授和單調的訓練而失去了其應有的活力。教學中創作作品與技法練習割裂開來,甚至在畢業創作時,學生們常有因大畫難以控制而不敢在畫面上進行技法表現的畏懼心理。在技法學習階段就培養創意觀念是非常必要的。學生對水彩技法的探索與教師對水彩基本技能的傳授是并行的兩條主線,只有經歷對水彩技法進行反復琢磨、不斷研究、傾注精力和感情的學習過程,才能形成好的技法創意,才能夠產生創作的設想,并在實踐中不斷修正設想,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最終產生成熟的創作作品來。對水彩基礎技法的創意性學習主要包括材料的創意、水色的創意和光色的創意。
1.對水彩材料的創意性學習
水彩畫對于材料的要求非常特殊,比如水彩紙的厚度、承水性能以及著色程度高低,水彩筆的吸水性與彈性、深入筆觸的能力,水彩顏料在干濕狀態的變化大小、色彩的鮮明度與顏料溶于水后的顆粒沉淀多少等等,這些都是決定水彩畫作品好壞的重要因素。在水彩畫教學中,應該重視材料的探索與嘗試,發揮水彩語言的優勢,在追求效果的過程中熟悉一切可能的材料,比如比較水彩紙表面肌理變化帶來的畫面效果,或者嘗試玻璃卡紙、油畫布、夾板等多種不同于畫紙的材料,體會在不同畫面環境下底板的粗與細、光與滑、吸水多與少等情況產生的水分與筆觸變化。
2.對水色變化的創意性學習
水彩畫中水色的變化是其體現的特殊效果之一,運用水之無形產生色的渲染與層次,在透明的水中追求一氣呵成暢快淋漓的效果,這都需要嫻熟的水色技藝。掌握水與色的變化,即是深入研究水彩畫的基本技法,形成水彩語言獨立藝術個性的重要渠道。創意性的水色學習,應該先研究自然物象中色彩的虛實、遠近、空間關系,將水中潮濕、變化、透明的效果融入到氣氛的感受當中去,比如說研究雨景帶來的趣味:小雨的朦朧、中雨的清凈與大雨的彌漫……;或是觀察水面的浮波、水中的倒影;或是分析柔軟的邊界、天際的云霞。在有了自然真實的感受之后,將這種感受轉化為水彩意境,并反復訓練技法語言以追求畫面意境的實現,這才能形成具有個性語言的水彩畫創作來。
3.對光色變化的創意性學習
水彩作為西畫的一種,在教學中注重對光的分析與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如在不同光源作用下產生的不同色彩傾向、不同時間中景物色彩的相應變化、婆娑樹影下形成的大小光斑、透光大小影響到的畫面氛圍等等。在水彩畫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在真實記錄光色變化的同時,撲捉尋找最能打動內心的光色瞬間,并利用技法語言嘗試繪畫表現,如光影中對光斑虛實、大小、疏密的安排,對色彩以及色調的把握,對干濕技法的控制等等。在完成技法訓練后增加創意練習,如改變實景色調、抽象或夸大色彩關系、添加光色趣味等等。這些創意性學習能夠增強學生對水彩中光色的理解力,提高他們的造型能力和對水彩技法語言的駕馭能力。
三、寫生的創意性
面對水彩畫的多種技法,傳統水彩課程的開設相似于色彩基礎粉畫課程的訓練,從靜物寫生、人物寫生到風景寫生,教學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寫生中度過了。雖然寫生在水彩畫學習中的重要性不可替代,無論從光的科學分析還是對于色的研究感受,寫生都是認知自然和技法訓練的直接途徑。然而過于依賴寫生或者機械的照搬自然,其結果只能導致水彩作品失去生命力和創造力。在寫生中應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每個學生對畫面的處理與感受都有差別,重點表現也不盡相同,如畫質感、畫光線、畫體塊,或者畫抽象、畫水色等等,這些對形象的處理變化、構圖的裁剪取舍、色調的設計與意境的傳達,都是學生們獨特的創意所在,寫生的過程其實是實現創意并提高水彩表現能力的過程,水彩畫寫生教學應尊重這種差異和感受,鼓勵學生畫出創意性的寫生作品。而并非像在傳統的水彩寫生教學中出現的那樣,教師擺放靜物或者模特,提出課程目標組織課堂討論,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僅僅是被動思考者和傳達者。學生畫教師的興趣,追求教師的感受,甚至有的連表現形式和方法都雷同,教師教學僅致力獨立的藝術研究,而使學生成為教師追求藝術道路上的翻版。在另一方面,美術教育專業的水彩寫生課程開設,直接影響著未來美術教育中學生色彩意象思維的培養。美術教育專業的水彩教學應立足于大中專院校以及基礎中高級美術教育課程的特點展開,注重色彩教學中色彩以及造型的創意,而不拘泥與描繪對象的外形及真實顏色,這為基礎美術教學的創意性培養建立了良好的前提。
四、教學方式和內容的創意性選擇
隨著現代社會信息量的迅猛增長,水彩畫教學方式也發展變化著。除了手繪示范以外,搜索網絡圖片和名家視頻、制作PPT課件,或者查找水彩畫印刷品、作品拍照、攝影等等各種先進的手段都可以輔助教學,學生們也可以更加直觀的在博物館展覽館中鑒賞原作,甚至能夠輕松查閱到國外水彩名家的作品。高校美術教育專業的水彩課程在方式方法上應突出師范教學的特點,注重水彩在師范教學中的應用性研究,在學時和內容中對水彩課程的安排不與美院水彩專業教學相雷同,這在具體教學中體現為水彩畫寫生和創作課程開設的同時,也可以為學生們提供一些設計類水彩課程,比如服裝設計、室內及環藝設計、工業造型設計等效果圖的繪制,或者插圖、裝幀設計等應用型水彩畫法訓練等等。這些課程的開設能夠豐富學生們的表現語言,拓寬他們的思維和視野,為培養優質的師范教師和適應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奠定基礎。
五、中西畫法的創意性融合
西畫語言體系下的水彩畫不追求用筆變化,在水彩表現過程中,即使有精彩的用筆也會隨著逐漸深入的畫面而被掩蓋;除此之外,水彩畫中水漬的暈染、色與水沖撞形成的巧妙效果以及畫面東方審美下的傳神意境等,這些水彩畫命題在過去的西畫正統教學中曾被忽視。“水彩的用筆和水色變化與中國繪畫的筆墨有許多相通之處”1,作為本民族繪畫語言的重要傳承者,美術教育專業的水彩畫教學中應該融入中國畫的表現元素,比如借用中國畫中的用筆用墨以及用色的變化,在水彩畫中結合國畫的色墨互撞創造性研究色與水變化;或者在意境以及用筆中追求中國畫的神韻,創造疏朗雋逸的畫面效果;或者在畫面評價中借用中國畫的評價標準,注重畫面的品格及精神境界的傳達等等。在水彩畫教學中對中西畫法的創意性融合,這并非改變或者削弱了水彩畫教學的西畫特點,反而,這種東西結合的教學方式會更加彰顯水彩畫種在西畫體系中的表現優勢。無論對于藝術傳承還是藝術創新來說,只有秉持中國獨有的民族繪畫語言,才能夠破除藝術間的隔閡,增強繪畫作品中的民族認同感,并將獨有的東方繪畫推向世界的藝術之林。
作者:王亞杰 單位:長沙師范學院美術動畫系
注釋:
1.戴小蠻.高校美術專業啟發性、探索性水彩教學的思考[J].韶關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9):183.
- 上一篇:財務預算管理在公交企業中的運用
- 下一篇:高校師范生板書訓練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