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校美術教育現狀

時間:2022-07-13 08:41:59

導語:淺談高校美術教育現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高校美術教育現狀

目前,我國的美術教育存在一些問題。近年來,只有中、小學的初級美術教育發展得比較可觀,高效美術教育比較落后。一個民族的文化底蘊越厚,其民族的實力就越強。隨著文化逐漸的與經濟政治融合,文化建設對民族建設有著非凡的重要意義。作為國家人才培養基地,高校教育界的工作者應該意識到,高等藝術的教育對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性。高等藝術教育不單單是傳播美術知識和技能,更深層的意義是培養具有藝術修養的人。

一、高校美術教育宗旨

高校美術教育應傳授先進的藝術文化,培養優秀的美術學者,創造發掘具有天分的藝術人才,充當我國文化建設的先驅者,為我國的文化建設工作奉獻力量。然而,一些高校美術教育沒有發揮這樣的作用,越來越趨向于產業化和市場化。美術高校憑著高等的硬件設施和昂貴的學費,成為報考學生認為的“優質”出路。中國的美術高校面臨著重重利益矛盾,違背了教育宗旨。

二、教育缺乏全面性,師資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我國師范類院校的教師部分是從美院畢業的學生,對學生做教育的時候,過于強調“專業性”,不考慮師范類學生的現實情況。這種教學模式偏離了高校美術教育的主體。

三、教學模式單一、落后

我國一些高等美術教育的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手段落后,這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住了學生的思維,制約了學生創作能力的發展。

四、缺乏對理論研究的探索精神

部分美術高校的學生缺乏對世界美術史,尤其是我國傳統優秀美術文化的認知,部分學生的專業素質僅停留在掌握一般簡單的操作技能的水平。這使他們將來作為美術的教育者或實踐者,會是一個艱難挑戰。部分學生不做研究探索,個別教師對于這種現象無動于衷。

五、綜合素質較低,缺乏全面培養

目前,我國一些高校的美術教育形成一種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規律模式,其步驟即為學生基礎臨摹,然后是教師對畫法步驟的階段性的師范,接著是教師對學生傳授關于美術教育的專業性常規知識,最后是教師針對性的輔導。在高校美術教育過程中,學生沒有機會表達出自身對美術的認知和理解,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創作潛力,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不到全面培養。

六、藝術教育觀念不準確,審美標準模糊

一些西方文化宣揚他們的藝術教育觀念和審美標準,使我國高校的藝術教育領域受到了影響。在我國,部分高等美術院校急功求成,為了能與國際文化接軌,不經過深思熟慮就直接引進一些西方的藝術觀念和審美潮流,將其視為新藝術文化的標準,忽略了我國原本自身的藝術觀念和審美標準。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我國高校美術教育發展的步伐,使高校美術教育陷入艱難的境況。我們應該采取怎樣的措施化解這個難題呢?美術教育過程就是教師要充分發掘學生的個性特點,培養學生高層的審美心理,恢復藝術教育本該有的活力和魅力。美術教育在本質上不同于其他學科文化教育。其中很明顯的差異是,學生在學習美術時,要求超脫現有的知識范圍,進行創作型思考。美術教育因其獨有的特性,前提是教師要尊重學生作為一個擁有獨立人格和有創作能力的人的基本權力,對學生的個性和興趣愛好持以認可的端正態度,相信學生的創造力,尊重學生的作品。人才的教育和培養是從基本穩定的教學內容出發,以儲備知識和應用知識為最終目的,但教師不能一味地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不拘泥于固定的教學模式框架,要鼓勵學生敢于創新,鼓勵學生發散思維,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全面地將學生培養成才,使其能夠為我國的文化建設工作做出杰出貢獻。

七、結束語

目前,我國高校美術教育存在一些問題,但也說明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有著樂觀的前景。要想高校美術教育有所成就,高校教師必須正確認識美術教育的多重意義,端正藝術態度,改善教學模式,深入研究、優化美術課程的內容,要注重藝術氛圍的環境建設。所以,高校適當地對美術教育進行改革,是我國藝術文化實力更上一個臺階的必經之路。

作者:鄭躍麗 單位:鄭州師范學院美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楊 敏.對當前高校美術教育狀況的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09

[2]張莉君.對當前高校美術教育現狀的思考與改革建議[J].黑河學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