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審美美術教育論文
時間:2022-01-10 10:51:48
導語:色彩審美美術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首先指出了當代美術教育上存在的一些缺陷,如照搬成人教育模式,忽略幼兒的一些個性和不科學的評價。其次詮釋了色彩審美感知和對幼兒美術發展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了色彩審美感知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的可實施性和如何在美術教育中發揮最大作用。將現在幼兒美術教育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今后我們該如何實施,從而促進幼兒美術教育的發展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和規劃。
關鍵詞:色彩;審美感知;幼兒美術教育;實施
一、色彩對于美術教育的意義
色彩是繪畫的重要形式要素,作為視覺藝術語言,其效果應體現在視覺上,并在心理和象征上獲得一定體會和理解。色彩表現力極為豐富,主要體現在:色彩的主觀性、色彩的象征性、色彩的情感表現以及色彩的統覺。審美感知在審美心理學中,意為審美感覺和審美知覺的有機結合。比如在幼兒繪畫中,幼兒一般都會畫太陽,他們幫太陽涂色時會畫的很紅很鮮艷,這就是審美知覺一個很好的例子。它與普通知覺的顯著區別就在于其鮮明的情感色彩,以及隨之而來的強烈的情感活動。所以審美知覺通常是以情感體驗為中心,在對審美對象的各方面屬性的比較和抉擇之間按照情感發展的邏輯進行的,故而審美知覺它呈現為一種自覺的心理活動,與此同時也體現了主體的主觀能動性。
二、幼兒美術教育的不足
(一)忽略幼兒個性和性別對繪畫的影響在我國,美術教育一直深受前蘇聯教學體系思想的影響,大體上都是以知識及技能的傳授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采用示范,講演,模仿等手段進行注入式教學方式,造成了對幼兒個性發展的不夠重視。從性別來說,男孩喜歡畫飛機,輪船,坦克,汽車等,而女孩喜歡畫花,草,胡蝶,氣球和一些小動物等。這些都體現了幼兒的個性特征,然而教師很少關注這個,一般都是統一的繪畫一些內容,忽視了幼兒的個性,從而使幼兒逐漸失去對繪畫的興趣。(二)盲目和不科學的評價幼兒對作品的繪畫,表達了對作品的思想,幼兒可能在線條控制上有差異,但作品本身沒有好壞之分。教師站在成人的角度,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幼兒的作品,是對幼兒創造的興趣和想象的否定,以成人的思維看到幼兒時期的作品明顯是不符合科學的。針對這些情況我建議教師:1.對待幼兒的美術繪畫作品時要用正確的科學的美術教育觀念。2.要認真仔細的傾聽幼兒對繪畫作品的詮釋,并從多角度,多方面進行評價。3.要注重審美感知理論對幼兒的影響,并積極實行課程實踐,讓幼兒知行合一。
三、色彩對幼兒美術教育的發展
教師組織幼兒進行觀察花草和樹木活動時,幼兒明顯地表現出對色彩斑斕、五光十色的花的興趣,會情不自禁的停下腳步欣賞它,感知它的外形和色彩,而對色彩單調的樹木則缺乏興趣。同樣在教學活動中,往往色彩鮮艷有強烈對比的教具會比色彩要暗淡的教具更易吸引幼兒的注意,更易激起幼兒感知興趣,在美術作品中也同樣突出色彩的豐富性??梢酝ㄟ^引導幼兒用色彩來表現自己對周邊事物的感受這種方式來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對美術作品有著自己不同的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我們可以利用幼兒的一些特性,如喜歡鮮艷色彩、對新鮮事物好奇心強等,帶有目的性地幫助他們進行對色彩感知的培養,樹立科學的審美觀,提高他們的鑒賞能力,以此使幼兒獲得心理上的愉快和美的享受。培養幼兒情感及審美感知能力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對其一生的精神素養和文化底蘊起到了驚人的推動作用。
四、如何運用色彩的暢想
從教師自身出發,可以帶幼兒參加戶外觀察活動,感知自然界,獲得感性經驗和材料,鼓勵并指導幼兒能突破慣性思維,大膽地選擇多種顏色作畫,不要用固定的顏色框架來限制幼兒的思維與創新。在進行幼兒美術活動中,從幼兒最容易著手、最感興趣的方面入手,來培養幼兒的色彩審美感知。用豐富的色彩畫面來吸引幼兒作畫的興趣,切記強求他們選用的顏色與物體所表現出來的顏色一致,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來畫。否則會妨礙他們的自由創作能力,長此以往會造成對色彩的高度不敏感,而失去對繪畫的興趣。房子里不一定要住人,可以住小兔子,小松鼠,小熊等一些動物。這些包涵了童話故事對他們的影響及自己的幻想。這是美好而且寶貴的,我們要加以珍惜和保護。也可以通過一些趣味的美術活動,如吹畫,噴灑印畫等活動來認識顏色,了解顏色變化過程,提高審美感知能力,加強幼兒美術發展。
五、色彩審美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的實施
(一)措施。1.題材內容新穎。一定要選擇貼近生活、對其感興趣的、對幼兒具有比較強的吸引力的題材。幼兒喜歡動物,無論是小動物,還是大動物,只要是喜歡的就都可以。幼兒喜歡色彩斑斕、有強烈視覺沖擊的事物,如:紅花,綠樹,彩虹等。幼兒吃的五顏六色的果蔬,如:香蕉、橘子,檸檬,胡蘿卜等。這些都是容易引起幼兒感知的欲望和繪畫興趣。2.形式多樣化。通過游戲方式提升幼兒的求知欲,激發他們參與到活動中來的興趣。借助講故事,多種色彩游戲、色彩填涂等游戲形式,激發幼兒對色彩以及繪畫的興趣。(二)方法。1.相似聯想激趣法。簡單的講,就是由一樣熟知的物體引導幼兒聯想出與其形狀、或顏色、或其他方面相同或相似的物體,激起幼兒對事物的表現欲。根據所需繪制事物的特性,將其概括為幼兒所能夠掌握并繪制出來的簡單的幾何圖形,啟發幼兒想象。這樣一方面有利于幼兒對不同物體的興趣的表現,另一方面又可以保障幼兒能有選擇性地繪畫。2.過程激趣法。重視幼兒在繪畫過程中有關色彩審美感知及運用的發展,對幼兒的作品給予充分肯定,不過分講求美丑與對錯,將有利于幼兒的繼續感知與創作。基于幼兒大腦尚未發育完全,雙手協調性較差,雖然其創造性和想象力可能較成人豐富,但他們創作的無意識性、不穩定性也會導致最終的作品效果不如過程中的好。3.角色激趣法。使他們扮演某個角色、分別配以不同的身份,使他們以所扮演的角色的身份、通過游戲的方式進入繪畫活動中,帶著某種任務有目的的去參與活動,使他們在美術繪畫中更有興趣,效果更佳。
六、總結與展望
唯有正確的美術教育思路和方式,通過發展幼兒審美感知,改變以往傳統教育觀念,創新現代先進教育模式,才能充分發揮幼兒自主性,創新性,讓幼兒在良好的藝術環境下健康的發展美術思維。
作者:孫嘉錢 單位:昆山市新鎮中心幼兒園
- 上一篇:小班美術教育現狀及策略
- 下一篇:農村美術教育邊緣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