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課堂傳統水墨畫教育研究
時間:2022-04-03 11:13:51
導語:小學美術課堂傳統水墨畫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水墨畫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占據極其重要的部分,水墨畫不同于其他畫種,有著獨特的藝術形式與審美,對學生的學習、發展、創造和中華文化的傳承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現階段小學美術課程水墨畫教學中仍存在著諸多問題。為此,我們對長春市部分小學進行走訪調查,分析水墨畫課堂教學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策略。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水墨畫教育
一、小學水墨畫教育的價值意蘊
(一)陶冶情操,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現代科技高速發展,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在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下人的性情容易變得浮躁,欣賞和學習水墨畫能夠修身養性,舒緩身心,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與健康成長。水墨畫講究“氣韻生動,情景交融”,繪畫過程中偏向感性卻又不失理性,相對于課本中的其他課程,傳統水墨畫則更加注重“表現”的形式,畫面上會留有更多想象的空間,創作過程張不拘泥于外形的準確,而更多的去關注意象。水墨畫的創作過程必然要與觀察現實相結合,到自然中去探索發現并加以自己的想法去概括創作,沉浸在其中,享受繪畫帶來的慢節奏,這個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們的構思能力,與膽大不失心細的性格,從而形成觀察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習慣,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二)有利于促進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水墨畫作為中國傳統的繪畫形式,其原材料與藝術風格極為獨特,用單一的筆墨紙硯去創作,蘊含了氣韻生動與以形寫神的創作理念。水墨畫在世界繪畫界占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的關鍵時期,學習水墨畫有利于學生認識和了解中國傳統藝術,進一步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興趣,并有動力去了解學習。這有利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弘揚與創新,進一步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與認同,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與民族精神。同時有利于我們整個民族的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
二、小學美術課程中傳統水墨畫教育存在的現狀
(一)應試教育的功利化取向導致小學美術教育得不到充分重視。應試教育背景下,教育普遍的功利化取向導致小學美術教育得不到充分重視。現階段的小學課本中課程設置豐富多樣,對于初級的水墨畫教育來說涉及內容也較為詳細。但是,由于現階段應試教育的規制,學生們接收到的知識往往只是為了考試所做準備,小升初考試中美術并不作為參加考核的科目,這就致使美術教育得不到學校以及家長重視甚至忽視的現象,而傳統水墨畫教育作為小學美術課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隨之被影響。在調查中,通過走訪東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東師附中實驗小學、凈月潭實驗小學、長春市解放大路小學,我們發現,在被采訪的人群中有將近半數的家長認為更應該讓孩子們加緊文化課的學習,對于美術方面的教育沒有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學校也更加偏向于智力教育,在學校安排的大小考試中也并不包括美術學科,對于美術課程的學習情況沒有具體的檢驗。美術學科受不到重視,水墨畫教學難以深入,教學質量大打折扣。(二)學生主體性未能得到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保障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信息技術的深刻變革、媒體媒介的重疊共生、多樣文化樣態交織碰撞,使得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共生的全媒體時代,而技術的延伸使得學生的觸角更加關注一些新技術、新手段,卻往往忽視了中國傳統的水墨畫,學生在主觀上認為水墨畫“太老套”“不時尚”“不新潮”,這樣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相對較差。調查中發現,有不少的同學熟悉板繪,卻對中國畫所需要的工具和用筆技法等認知較少。而小學美術課本中不僅僅包含簡筆畫、中國畫、剪紙等藝術形式,還涵蓋著其它多種藝術樣態,相比其它的課程板塊相比,水墨畫所使用的毛筆、墨汁、宣紙的創作過程較為枯燥,技法較多。課程的多樣性也會導致水墨畫的課時減少,淺入淺出的教學模式,并不能使學生真正的了解水墨畫,在調查的學生中,熟悉水墨畫的占據少數,多數學生并沒有受到周圍環境的熏陶,水墨畫專業性語言多,技法也相對抽象,學生很容易產生困惑,長此以往,對水墨畫學習失去興趣。以上幾種原因使得學生的主體性未能得到充分發揮。(三)教師水墨畫的教育教學能力亟待加強。水墨畫作為美術教學大綱中一大重要板塊,在各學校中也按時開展,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主要以欣賞課和實踐課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傳統水墨畫,提升實際操作能力。不過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存在著教學成人化的現象,小學階段的學生智力,心理發展并不成熟,所以對于小學生來說,過于成人化的教學并不適用。教師應當按照學生的發展階段去進行備課。相對于課本中其他的藝術形式,水墨畫技法相對復雜抽象,部分學生接觸水墨畫的時間短,基礎較為薄弱,對于課堂上教師傳授的知識并不能完全消化,所以會產生對水墨畫提不起興趣的現象。水墨畫技法相對難度大,對專業性要求高,教師專業不對口也是教學中的一大問題。由于美術課程不在重點學科之列,教師們對于課堂管理上也并不嚴格,水墨畫課學生積極性不高,教師極少布置課堂作業,缺少課前預習和課后練習,導致教學效率不高,技法掌握不牢固。
三、小學美術課堂中水墨畫教育的創新路徑
(一)學校提高重視程度,加強課程的頂層設計。由于美術學科不是考試的主要學科,因此,多數學校對于美術課的重視程度不夠,這對于水墨畫的開展極為不利,若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各學校應該對美術學科加強重視,定期組織測試,安排有關美術方面的課外實踐活動,推動教師教學積極性。組織開展水墨畫活動,帶動學生學習興趣與接收知識的能動性,提升家長重視水墨畫教育的意識。學校可以開設課后水墨畫興趣班,對于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里講不到的知識進行課外補充,教授更多的水墨畫技法,也給學生更多的課后消化吸收技法并加以運用的時間。(二)提高教師對于水墨畫的教育教學能力。提升教師素質,組織教師定期接受水墨畫教學培訓,做到與時俱進,提高水墨畫教學專業素質。引導教師積極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做到因材施教,采取適合小學生的方式教學,備課應當更加細致,教學模式更多樣,不斷推陳出新,使課堂更靈活更生動,調動學生學習水墨畫的積極性,采用引導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水墨畫產生學習興趣,適當留課堂作業,及時檢查學生作業并給出指導建議,加強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鞏固所學到的知識,使學生更易消化,提升教學效果。(三)激活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在互聯網時代的當下,學生受外界紛雜的信息、多樣的文化的干擾,對傳統水墨的學習興趣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學方式的陳舊,要想解決這一現實困惑。關鍵在于做到三個創新:一是創新教育形式,傳統水墨畫教育學要做到與時俱進、積極地借助信息技術,將傳統的水墨畫與全新技術相融合,例如用PPT課件進行授課,讓學生感覺到形式的新穎,激發學生的主體興趣;二是轉化傳統水墨畫的知識話語,傳統水墨畫作為傳統的藝術形式,往往描繪的是傳統的繪畫題材,但這些傳統的繪畫題材卻遠離學生的生活世界,外在于學生的現實生活,這就要求著教師需要在水墨畫教學中選取富有時代性、生活化的素材,讓學生喜聞樂見;三是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認同,在開設水墨畫教學前,要奠定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覺地學習傳統水墨畫。
參考文獻:
[1]胡劍輝.優秀傳統文化的形象美與地方中小學美術課程的重新構建[J].教育科學,2015,(06):60-63.
[2]張泰捷.以傳統藝術文化為導向探索中國畫教學方法[J].中國成人教育,2013,(13):134-136.
[3]范永麗.小學美術課程教學資源的選擇與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1,(35):60-61.
[4]蘇嵐.小學美術教學的生活化[J].教育評論,2006,(04):115-116.
[5]高微.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素質的方法[J].中國校育,2019,(27):14
[7]王長華.淺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29):18+20.
[8]李慧峰.如何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9):191.
作者:趙健楠 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 上一篇:美育思想與美術教育品格的確立
- 下一篇:語言學莫言文學作品色彩詞語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