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高校美術教育信息化研究

時間:2022-06-11 03:45:53

導語:新媒體時代高校美術教育信息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媒體時代高校美術教育信息化研究

互徐丹旭著,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的《美術信息化教學設計》是新生代美術教育家書系系列叢書之一。本書始終以信息化美術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實踐為中心論點,并從教學理論構建、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兩方面,開拓了全新教學視野。同時,該書嚴格遵守理論結合實際的內容編排思路,不僅深入探討了美術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相關理論知識,提出多種教學設計模式,還引領讀者熟悉并掌握這些模式在實際教學設計中的融合性應用,有助于人們進一步分析探索高校美術教育在新媒體時代的信息化建設和發展。

高科技信息技術的出現,既豐富了美術教育教學信息傳播的載體,打破傳統教育模式的空間、時間限制,也使多元化教學資源的價值得到充分發揮,進而為促進信息化美術教育模式的建設帶來全新的啟示作用。一方面,創新美術教育教學形式,提升美術教育教學效率。現代信息技術在美術教育中應用,可使高校美術教育由原來的傳統板書、手繪教育形式轉換為多媒體教學,有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提高美術教育的教學效率。

另一方面,豐富教學資源,全面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網絡信息技術的有效利用可為美術教育收集豐富教學資源,營造一個多元化的美術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此氛圍中培養并提升自身審美水平。根據信息化技術對高校美術教育信息化建設所具有的啟示意義與該書對促進美術信息化教學模式構建所提出的策略,高校可從以下幾點優化其美術教育信息化教學設計,為加快信息化美術教育模式建設進程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第一,明確信息化美術教育重要性,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優勢完善美術教學體系。高校教學管理部門與美術教師,應清楚認識到信息化教學手段對推動現代美術教育發展的重要作用,肯定網絡信息技術與多媒體技術在美術教育中的應用價值,通過專業培訓、自主學習、具體實踐等形式,培養并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同時,可結合該書第三、四、五章的內容,確定美術教育教學目標,以此對教學內容進行編排,并借助信息技術豐富美術課堂教學形式,從而達到完善美術教學系統的目的。

第二,構建網絡教學互動平臺,提升美術教育教學效率。從現代化社會發展過程中,不難看出將來的美術教育更傾向于個性化發展。所以,高校可順應時代趨勢,利用現有教育教學資源創建具有鮮明特色的網絡教學互動平臺,強化學生自主選擇性,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換為主動學習,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此外,教師還可通過這一平臺加深與學生的互動,既能建立良好師生關系,也可進一步培育學生美術素養。

第三,建立信息化教學管理網絡系統,實現美術教育資源的共享。相較于單一多媒體教學來說,信息化教學管理網絡系統的建立,不僅能提升美術教育教學效率,還可充分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以便學生獲取更多知識信息,學校也可對學生進行統一管理。因此,高校可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建立健全其信息化教學管理網絡系統,為學生學習提供豐富教學資源的同時,促進高校教學管理的創新改革,實現統一的美術教育管理。

綜上,新媒體信息技術的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為高校美術教育信息化建設帶來無法忽略的現實意義。因此,高校開展美術教育工作時,應充分利用先進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并結合院校美術教學現狀,對其教育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與改革;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為教師與學生創建現代化的美術教育環境,實現理想美術教學效果。該書結構清晰、內容豐富、結合實際,實用性與可操作性極強,充分展現了讀者主體作用,值得高校美術教師閱讀與使用。

作者:李福全 單位:河北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