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職業學校青年教師論文
時間:2022-05-30 08:36:10
導語:民辦職業學校青年教師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總體說來,民辦職業學校青年教師具有良好的素質特征:思維發展快,思想敏銳,不保守,精力旺盛,緊跟社會發展的步伐,有廣泛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隨著生理與心理的發展,青年教師的自我意識、獨立性、自尊心、事業心、責任感、社會歸宿感等也都得到了發展和增強。他們的理想、信念、世界觀基本定型,但仍然有很強的可塑性。由于年輕,具有活力,知識新穎,所以容易與學生交流思想,深受學生的歡迎,在教學中易于取得成果。從社會背景來看,青年教師多出生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從社會大背景分析,他們在個人經歷上不曾遇到過大風大浪,面臨著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國內商品經濟大潮不斷高漲,物資豐富的社會環境,導致青年教師身上表現出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相互交織的現象。比如,他們辦事效率高,專業技能強,但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有些青年教師自信心強,集體榮譽感強,但缺乏服從意識與團隊協作精神(而民辦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辦教育的發展靠的就是苦干與協作);有個別教師甚至形成“金錢萬能”的錯誤認識。一次,在心理學沙龍中,筆者認識了一位外語教師,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在介紹自己的履歷時,她說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個外企做翻譯,因為和同事處不好關系,一氣之下辭職;第二份工作在一所培訓機構任教,因為和學生家長吵架,被辭退;目前在合肥一所有名的民辦院校任職,8月中旬才進的學校,很多人羨慕她這份工作,她說正在考慮辭職,為何?“新生開學報到那天,老師們忙到晚上7點才下班,卻沒有加班費,太摳!”從她的談吐看出她是一個很有才情的女教師,但是思想激進,缺乏服務意識,擔心吃虧。這種現象在很多青年教師身上都有所體現,對此,學校應加以重視,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認識,并完成自己的專業發展。
二、民辦職業學校青年教師的心理類型及其表現
在民辦職業學校的教師成分中,青年教師占大多數,因各自的教育背景、擇業觀念、就業期望等不同,他們在工作中所表現出來的心理也各不相同。
1.觀望型。此類青年教師既有個人追求,又能做好本職工作。例如,有些教師在執教的同時刻苦攻讀,考研、考博、考編,他們好學上進又能自覺遵守校紀、校規,認真工作,盡職盡責,但一旦能繼續深造或考編成功,他們就會離開民辦學校,這部分員工占10%左右。在民辦學校任職,是他們磨練自己,提升業務能力的良好機會,但是他們的付出與鉆研成果積累了民辦學校的校園文化。
2.敬業型。此類青年教師能把本職工作放在首位,他們對學生有耐心,也有愛心,對學校的政策大力支持,同時又積極進取,不斷給自身“充電”,以新的知識為工作補充能量,以“身正為范,學高為師”來要求自己,尊重自己。隨著政府對民辦學校的支持,市場經濟政策的合理化,全國多所民辦學校的發展態勢良好,加上高校擴招帶來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這部分教師的比例逐年提高,通過對合肥5所不同層次民辦學校的不記名問卷調查,發現70%以上的年輕教師愿意堅守民辦學校的執教崗位。他們是民辦學校發展的中堅力量,他們的言行理念以及教學成果將會形成一個學校良好的隱形課堂,是一個學校人文環境的堅實基礎,對學生和學校發展都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3.動搖型。此類青年教師受近幾年來全國范圍內的普高熱和高職大幅擴招影響,有的青年教師對職業教育或民辦教育能否持續發展失去了信心。他們基本上能夠完成工作任務,但是不關心學校的發展,教書是暫時的職業,為了“混口飯吃”,對學生的熱情不夠,對工作持敷衍態度,這類教師占10%左右。4.跳板型。此類青年教師思想活躍,但紀律松弛,沒有把民辦教育當成自己的事業,而是把民辦學校當作進入社會的一塊跳板,在工作中我行我素,不服從管理,稍有不如意,便立即辭職,這部分教師占10%的比例。由于第一種和第四種青年教師的存在,導致民辦學校教職工流動性較大,也給學生心理留下不少陰影,嚴重時甚至有可能導致學生對學校失去信任。馬斯洛把人的社會心理需要分為五個等級: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價值實現需要。只有低級需要得到滿足了,才會產生高層次需要。根據對青年教師心理特征以及現實表現的分析,我們必須認識到青年教師的心理需要。民辦學校的人力資源部不能僅僅盯著年輕人的業績,還應把對青年教師的心理管理當作民辦學校一項十分重要的管理工作來對待,以便更好地發揮當代青年教師在民辦教育事業中的“領頭羊”作用。
三、加強民辦職業學校青年教師心理疏導的著力點
1.積極組織開展各種正當、有益、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民辦學校的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這些活動的開展,可以滿足青年人的廣泛興趣、強烈的求知欲望,激發他們的活力,豐富和活躍他們的課余生活;更可以使他們旺盛的精力得以釋放,滿足他們的交際需要。校團委、工會不僅僅應組織開展各項學生活動,同時也要組織教師開展各類球賽、棋賽等文體活動,在節假日或周末組織青年教師就近郊游,組織室外拓展活動,讓年輕人在活動中醒悟道理,在活動中獲得心理上的依賴感和安全感。
2.對青年教師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性”加以積極引導。民辦教育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來發展學校,教職工的任務和責任相對較重,各種紛繁復雜的事務容易讓教師產生疲憊、消極情緒,所以民辦學校的管理者要鼓勵青年教師加強自我意識,正確理解和評價自身能力。在《教育法》和《教學大綱》規定的范圍內對學生的教育及班級管理工作可以不盲目順從老教師的經驗說教,充分發揮青年教師的創新思維,尊重青年教師獨立性的發展,鼓勵他們形成別具一格的工作方法與風格,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在能力,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3.維護青年教師的自尊心。自尊心是推動青年教師積極向上的動力,青年人自尊心都很強,民辦學校管理者要善于注重培養、激發和保護青年教師的自尊心,這也是培養青年教師不可缺少的內容。青年人往往社會經驗不足,對人毫無防備之心,說話真誠直率,神采飛揚,這樣往往遭到中老員工微妙地反感。于是“高調”一詞如同一道緊箍咒扣在年輕人的頭頂,慢慢消耗了年輕人的激情,扼殺了年輕人的創造性。在工作中,如果青年教師由于經驗不足導致工作失誤,不要一味地加以責罰、處分,否則必然會制造對立情緒,使工作難以開展。對于已經意識到錯誤并且情緒沮喪的青年教師,要從其它工作或角度肯定他們的成績,鼓勵他們,開導他們,協助他們走出消極狀態。事實上,青年教師大都剛離開學校進入社會不久,便擔負起教育學生的責任,他們自身也需要教導和關心,他們的積極情緒不僅在學校對學生是一個榜樣,也是當今社會需要的正能量。
4.正確引導青年教師的審美情趣。正確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觀點對于提高年輕人的精神文明與心理健康有指導意義,學校領導理應對青年教師的愛美之心進行具體的外表審美教育,如女教師的外在形體應該整潔、大方;也可以用藝術形式,如文學、音樂、電影、繪畫等對教師進行具體的審美教育,陶冶他們的情操,激發他們對學生、學校及教育事業的熱愛,并且將優良的文化傳承給學生,真正起到教書育人的作用。
5.關心、指導青年教師的戀愛、婚姻心理。戀愛是青年人生活中不容忽視的大事,是青年心理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如今物質膨脹的社會環境下,民辦學校的教師收入相對微薄,這增加了不少年輕男教師的戀愛壓力。青年人具備良好的戀愛婚姻心理,對自身工作、學習、家庭生活都將起到積極作用。民辦學校在加強學習《教師法》中嚴禁師生戀的同時,還要引導和教育他們正確把握戀愛時機,純正戀愛動機,正確處理好雙方的情感關系,注意心理相容程度,以促進他們的事業、愛情、家庭得到和諧、協調發展。有極少民辦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要求新員工在2年之內不能結婚,要求年青女教師3年之內不能生育小孩,這都是極其荒謬的規定,這嚴重違背了我國的《婚姻法》,從學校單方利益來約束員工是不道德的做法,將會失去學校的良好發展環境。民辦教育是我國國民教育的一個重要補充,也是解決青年大學生就業的一個寬敞渠道,民辦學校在積極尋求發展的同時,應對青年教師進行合理、科學的心理管理,這是民辦學校穩定師資隊伍的重要措施之一,一種科學合理、充滿人文關懷的管理體系也必然會促進民辦學校的持續發展。
作者:陶榮華單位:安徽師范大學政治學院
- 上一篇:工程實踐能力培養下青年教師論文
- 下一篇:機械類創新型人才培養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