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
時間:2022-01-25 09:29:26
導語: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科研能力是構成教師職業能力的重要因素,是深化教學改革的主要動力,是推動學科發展的重要保障。青年教師作為高職教育的中堅力量,在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方面還存在不足。高職院校的科研管理水平還有待提高。為此,應從多方面入手,提升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科研能力;創新能力;培養
從1980年初建立職業大學至今,我國高職教育已經走過了20多年的發展歷程。1996年,全國人大通過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從法律上確定了高職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由此也拉開了高職教育發展的序幕;…199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中央提出“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工作要求,我國高職教育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歷史新階段。十幾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一大批優質中專校及其他類型的成人高校通過重組、合并,紛紛升格為高等職業院校,加入到高等職業教育的行列,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一大批綜合素質較高的技術技能人才。近幾年來,隨著我國高考適齡人口的減少,高考報名人數呈現下降趨勢,另一方面,高考錄取比例卻在逐年升高,以筆者所在的江蘇省為例,據統計,2014年全省共有39.29萬人報名參加高考,相較2013年同期42.57萬的報考人數,減少了3.28萬人,降幅為7.71%。2015年,報考人數繼續下降。這就給各類高校的生存和發展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高職院校要在激烈的高校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關鍵是要加強自身的內涵建設,重視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職業能力的提高??蒲心芰涂蒲兴绞菢嫵山處熉殬I能力的重要因素,是推動教學改革的重要動力。但目前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創新能力與普通本科高校相比呈現出明顯的不足,已經制約了教師個人發展以及高職院校競爭力的提升。因此,提高他們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勢在必行。
一、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科研和創新現狀
(一)缺乏正確認識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青年教師對于科研與創新仍缺乏正確的認識,具體表現在如下方面:
1.缺乏自信
很多青年教師認為自身在專業領域和教學領域的資歷尚淺,在能力和經驗上還難以達到科研和創新的需求,在課題申報、經費申請和項目實施方面存在諸多困難,因此不敢輕易涉足科研領域,科研能力也就遲遲難以得到提升。
2.定位不準
與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在辦學規模、師資力量、科研條件等方面都相對欠缺,這導致一些青年教師出現消極心理,將自身的職業規劃局限在日常教學和技能實踐上,缺乏對自身的準確定位,也缺乏對科研和創新的正確認識。
3.功利性目的較強
意識可以指導行動,因此,科研目的往往對科研行為有直接的影響。部分高職院校的青年教師在投身科研的時候存在著較強的功利性目的,單純是為了評職稱、加工資、拿獎金、爭榮譽而參與科研項目,缺乏對于科研工作重要性的正確認識,缺少對于科研工作的專注態度,科研能力也難以得到真正提升。
(二)科研能力偏低
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有限,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經驗不足
大部分青年教師缺乏參與校級及以上科研項目申報、評審、實施和結項的經驗,在選題、申報、撰寫項目申請材料等方面缺少相關的經驗,對當前的學科發展、研究熱點、研究動態等方面也了解不深,導致部分青年教師做了一些重復研究,或者是在沒有太多研究價值的項目上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難以獲得較高水平的課題立項機會。
2.能力有限
對于高職院校的教師來說,科研能力包括學習能力、實踐能力、研究能力、創新能力、表述能力、組織能力等多個方面,一個科研項目從選題到申報、從評審到實施、從驗收到反思,是對教師綜合能力的全面檢驗。部分青年教師由于投入不足,能力發展不均衡或不全面,難以爭取到科研項目,或者是項目啟動后沒能順利完成。
3.層次偏低
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科研成果的層次普遍不高,多是對過去的教學和專業領域的經驗總結與反思,缺乏對于全新領域的研究與探索,也難以在省級、國家級項目中擔任主持人或參與學習。
(三)科研管理制度不完善
高職院校的科研管理體制不完善,導致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難以提升,科研活動也難以開展:
1.獎勵機制不完善
目前,高職院校針對科研工作及成果的獎勵機制還不夠完善,教師的業績評定始終與教學工作的數量和質量掛鉤,對于教師在科研上所取得的成果和做出的貢獻沒有在教師評價體系中有所體現,導致一些青年教師缺乏科研熱情。
2.管理體制不健全
高職院??蒲泄芾眢w制不健全,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首先,缺乏組織協調。目前,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在參與科研活動的時候多數是“單兵作戰”,缺乏不同學科、不同部門、不同項目之間的協調與溝通,這就要求高職院校構建起相應的組織協調機制,打造高水平的合作發展、協同作戰的科研團隊,提升團隊科研競爭力的同時,也促進青年教師在科研上的成熟與進步。其次,缺乏政策支持。由于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大多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因此他們在科研方面普遍面臨著精力和時間缺乏、資金支持不足、科研經費短缺、論資排輩現象嚴重、科研機會不多等重重困難。如何為青年教師提供政策支持,為他們創造科研機會與空間,是高職院校乃至整個高等教育體系都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
3.培訓機制不到位
目前,各高職院校逐漸加大了人才引進力度,也構建了青年教師人才培養體系,但是主要都是針對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能力的,針對科研能力的培訓制度還不到位,沒能從科研立項、申報流程、實施規范、驗收標準等各個方面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訓,導致青年教師的科研缺乏指導與支持。
二、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科研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提高認識
高職院校首先應該重視科研,支持科研,充分肯定科研能力是教師的基本素質之一。在此基礎上,加強對青年教師的思想引導和意識教育,幫助青年教師端正態度、激發熱情、建立自信,使青年教師進一步明確加強科學創新是自身所肩負的重要使命與光輝榮譽,從而積極參與到科研與創新中來。
(二)加強培訓
青年教師大多具備學歷高、學習能力強、創新意識強等特點,高職院校要充分挖掘青年教師的這些優勢,開展科研成果展覽、科研經驗交流、科研技能培訓等活動,讓青年教師了解前沿科研成果和學術資訊,掌握規范科研的流程,提高科研效率。針對不同學科、不同領域和不同科研階段的青年教師的實際需求,聘請專家學者舉行座談會,交流科研心得、提升科研能力。
(三)加強組織協調
高職院校應該建立起專門針對科研的組織協調機構,一方面培養一批具備豐富經驗和扎實功底的科研帶頭人團隊,對提升學校整體科研能力和科研層次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從人員分配、學科滲透、資源利用、成果共享等方面對科研活動進行組織協調,使青年教師能夠全面的參與到科研創新當中,不斷涉獵新的領域、汲取新的經驗,在學習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使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例如,通過組織協調,將多媒體專業的科研項目與網絡專業的科研項目進行資源與信息共享,提高科研效率;同時,將主要由青年教師構成的網絡專業團隊與多媒體專業團隊進行人員調配,形成新老搭配、學術交叉的新格局,使青年教師既可以發揮自己的才干,又可以跟著有資歷的教師學習經驗,并且在更加優化的組織架構下更快地成長。
(四)重視監督管理
科研是一項嚴肅而神圣的事業,高職院校應該構建起嚴密的組織監督體系,對于科研項目的立項、評審、實施等各個環節加強監督與管理,規范科研行為、端正科研風氣,使青年教師在純凈而濃郁的學術氛圍中加強學習與磨煉,迅速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建立嚴格的審查立項機制,確保申報項目的學術性、原創性和創新性,杜絕資源浪費、抄襲剽竊、重復研究等不良現象的出現,使青年教師在“真知灼見”中接受錘煉。
(五)完善激勵機制
高職院校應該將科研工作成果與年度考核、薪資待遇、年終獎勵、職稱評定等結合起來,將科研能力納入到教師評價體系并給予適當獎勵,激發青年教師參與科研創新的熱情與干勁。
(六)制定扶持政策
首先,高職院校應該將科研工作納入到教師日常工作體系當中,與教學實踐、教學研討、學生管理等一樣,成為教師工作的一部分,保證青年教師參與科研創新的時間;其次,高職院校應該完善科研人員任用機制,為青年教師參與科研創新創造充足的機會;最后,高職院校應該加大在科研項目上的資金投入,為青年教師參與科研奠定物質基礎。總之,高職院校應該制定一系列的“利好”措施,促進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科研和創新能力的提升。科研與創新能力是青年教師的重要職業素養之一,對于青年教師的專業學習、教學實踐和職業發展都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對青年教師科研與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推動高等教育改革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陸穎.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科研能力培養途徑探析[J].價值工程,2010,(22).
[2]徐元俊.高職院校教師科研論文評價現狀及要解決的問題[J].國土資源高等職業教育研究,2010,(2).
[3]伍玉鳳.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科研素質和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術論壇,2011,(5).
[4]段兆英.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科研能力的培養研究[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1).
作者:李曉菲 單位:南京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