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學校青年教師教學現狀與提升策略
時間:2022-03-11 08:12:39
導語:職業學校青年教師教學現狀與提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了解職業學校青年教師教學科研能力現狀,為學校制定青年教師培養目標提供參考。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青年教師的科研意識、科研能力和科研氛圍。結果職業學校青年教師教學科研能力現狀不容樂觀,科研意識、科研能力較薄弱,科研氛圍需進一步加強。結論職業學校要加大對青年教師教學科研能力的研究力度,采取多種措施增強青年教師教學科研意識,提高教學科研能力,營造良好科研氛圍,促進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
關鍵詞:職業學校;青年教師;教學科研能力
在職業學校教師專業化發展中,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將由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者轉為教學組織、設計、合作者。職能的轉化要求教師要不斷發展,適應各種教育變革,需要教師具備不斷反思、改進自身教育行動的能力,樹立教師即研究者的專業發展理念。為更好地了解目前職業學校青年教師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現狀,為學校制定切實可行的青年教師培養目標提供參考依據,筆者對常州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青年教師教學科研能力現狀進行專項調查,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我校35周歲以下43名專、兼職青年教師為調查對象,其中男性12名,女性31名;文化基礎課教師13名,專業基礎課教師9名,專業課教師21名;本科學歷教師6名,碩士學歷教師36名,博士學歷教師1名;工作年限<3年的教師9名,3~5年的教師10名,>5年的教師24名。發放調查問卷43份,收回有效問卷43份,有效率100.0%。
1.2調查方法
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問卷內容力求簡明扼要,提問切合實際且容易判斷,能全面反映現狀。調查內容包括青年教師的科研意識、科研能力、科研氛圍3個方面,共15題,以單項選擇題為主。將調查表以電子稿形式發至調查對象的個人郵箱,要求其填寫后發回。
1.3統計方法
建立專題數據庫,利用Excel工具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2結果(見表1)
3討論
近年來,職業教育的迅速發展和教師專業化發展要求,對職業學校教師提出了挑戰。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就應當引導每一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充滿活力但個性又千差萬別的學生,教育內容在不斷發展變化,這就決定了教師要以一種變化發展的理念來對待工作對象及工作內容,在教學中要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創新。除具備多元知識結構和嫻熟教學技能外,還要具備一定教學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樂于在教育實踐中不斷探索教育規律和方法,并能自覺運用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導實踐,提高自身專業化水平。
3.1教師要增強教學科研意識和自覺性
長期以來,由于教學工作繁重,多數教師缺乏從事教學科研的意識和自覺性,存在一些錯誤觀念。如認為教學科研是一項高深莫測的工作,只能由資深教師和教育專家來完成;或認為教學科研對教學工作沒有幫助,教師的任務就是教書,科研是額外負擔;或將教學科研簡單化,認為能發表文章就是搞科研;以上錯誤觀念削弱了教師從事科研的自覺性[1]。本次調查發現,雖然認為教學科研能力對個人職業生涯發展和教學工作非常重要的教師分別占90.7%和62.8%,但是行動的具體落實并不理想,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在除了閱讀教科書還閱讀其他參考資料方面,定期有計劃進行的僅占25.6%,有67.4%的教師在需要時才閱讀。(2)在學習專業知識或閱讀有關文章時深入思考并發現問題,經常能做到的教師僅占27.9%,基本做到的占48.8%,有23.3%的教師只是偶爾做到。(3)在教學中經常嘗試用多種方法提高教學效果的教師占55.8%。(4)在教學中遇到問題能經常主動尋找原因的教師占72.1%。因此,增強教師教學科研意識和自覺性迫在眉睫。學校要采取措施轉變教師觀念,樹立全新的科研意識,讓教師知曉教學科研的主力軍是教師,僅會講課而不能從事科學研究的教師是不合格的。
3.2教師要努力提高教學科研能力
教學科研能力包括科研基礎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科研基礎能力是科研活動與其他研究活動的交集部分,是研究者的基本能力,包括科研資料搜集能力、科研資料處理能力和科研成果體現能力。其中科研資料搜集能力即為研究者對外界信息的接受能力,包括觀察能力、理解能力等;科研資料處理能力主要強調研究者自身對資料的處理能力,包括邏輯思維能力、數據處理能力和動手實驗能力等;科研成果體現能力是指研究者對科研成果的輸出能力,包括語言表達能力、論文寫作與發表能力、自我評價能力。科研創新能力是教學科研的價值所在,是科研能力的核心要素,研究者只有擁有扎實的科研基礎能力,并積極主動地對教學科研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才能具有科研創新能力,科研創新能力是教學科研能力永恒的主題[2]。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是其專業化發展的必備能力。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在閱讀專業書籍、報刊、文獻時經常做讀書筆記的教師占23.3%;課后經常做教學反思筆錄的教師僅占2.3%;經常運用分析、歸納、抽象、概括等方法整理教學資料的教師只占23.3%;經常使用Mathtool、SPSS等數學軟件對成績、實驗結果等數據進行處理的教師占14.0%;經常與其他教師交流教育教學觀點的教師占53.5%;近兩年發表教學科研論文≥3篇的教師占18.6%,高達34.9%的教師沒有任何發表;參加過科研課題研究的有37人,占86.0%,沒有參加的有6人,占14.0%。由此可見,教師科研資料搜集能力、科研資料處理能力和科研成果體現能力較薄弱,但參與科研的教師比例還是較高的,因此加強教師科研基礎能力培養非常必要,在此基礎上需進一步提高教師科研創新能力。
3.3學校要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
良好的科研氛圍為提高青年教師教學科研能力提供有益的環境。教學科研氛圍需要學校領導與全體教職員工共同營造,學校對教學科研的重視不能僅僅體現在輿論宣傳上,更要在政策、制度、經費等方面給予切實保障,使教師了解開展教學科研的重要性,并有熱情、動力參與其中。本次調查發現,6名教師沒有參加科研的原因依次是想研究但無從下手(占50.0%)、科研能力薄弱(占33.3%)、專業知識不夠豐富(占16.7%);參加過科研的37名教師在科研中遇到的最大困擾依次是教學與科研時間有沖突(占37.8%)、缺少科研團隊協作(占27.0%)、缺少學科帶頭人指導(占18.9%)、科研經費不足(占16.2%)。由此可見,學校在營造良好科研氛圍方面仍需加強,尤其是要開設專題講座提高教師對科研課題選題、申報程序的了解,要合理安排課程,使教師有一定精力和時間從事課題研究。
3.4提高青年教師教學科研能力的舉措
隨著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逐步推進,學校對青年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學科研能力已成為教師必備的重要能力之一。本次調查中,對自身教學科研能力評價一般的教師占51.2%,較強的占18.6%,較差的占30.2%。因此,學校要從以下方面加強對青年教師教學科研能力的培養。
3.4.1建立教學科研導師制度
充分利用學校人才資源,實行青年教師教學科研導師制度,為青年教師配備學業精深、教學科研能力較強的導師。導師從獲取第一手教學科研信息資料、撰寫課題設計書、申報課題、課題研究過程、課題總結、成果收集等方面對青年教師實行全程一對一指導,在教學科研中發揮指路作用,促使青年教師快速成長[3]。
3.4.2注重教學科研團隊建設
以教研室為單位,將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培養和組建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教學科研團隊,為青年教師提供反思教學、探討問題、交流經驗的平臺,促使教學和科研并進。在教學科研團隊中資深教師的學識、經驗會給青年教師以幫助和指導,青年教師思考問題的方式、獲取信息的能力也將給資深教師以啟發,雙方相互影響,提高科研團隊整體素質。
3.4.3完善教學科研管理制度
學校要加強教學科研制度建設,從科研環境、條件、獎勵等方面不斷改善,使教學科研能力成為大部分教師的基本能力。(1)在校園內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如開設專題講座、普及科研知識,定期舉辦提高科研能力的培訓班,加深青年教師對教學科研的認識。(2)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在課題立項、成果鑒定等方面給予一定物質獎勵,在添置教學設備時適當考慮科研需要,即教學設備既能滿足教學要求,又能為科研提供幫助,保障科研正常開展。(3)合理安排青年教師教學任務,讓青年教師有一定時間反思,有一定精力開展課題研究。(4)加大科研能力在年終評優、職稱評定中的比重,提高青年教師開展課題研究的積極性。
作者:黃曉燕 單位:常州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胡俊平.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促進高職教育健康發展[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5(2):51-52.
[2]鐘秋爽.高師物理專業免費師范生教學科研能力培養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0.
- 上一篇:初中語文教學策略淺論
- 下一篇:高中物理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