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師黨員隊伍建設及管理

時間:2022-08-25 10:10:25

導語:高校青年教師黨員隊伍建設及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青年教師黨員隊伍建設及管理

摘要:高校青年教師在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骨干作用。近幾年,高校基層黨組織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青年教師的黨員發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形勢發展的要求相比,仍有一些不足之處亟待改進。本文就高校青年教師隊伍的建設進行現狀分析以及可改進之處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校;青年教師;入黨;隊伍建設;改進途徑

高校青年教師在學校各項工作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骨干作用,尤其在學校的重要改革和創新突破中肩負重擔。加強高校青年教師黨員隊伍的建設推動意義重大。一方面,有助于深入貫徹落實系列講話精神對人才的培養和教育,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對黨員隊伍進行優化,以提升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水平。但在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下,在我國開始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環節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新情況,對高校青年教師的黨建工作形成了挑戰。

一、高校青年教師入黨情況觀察

1.追求理想、甘于奉獻的思想逐步淡漠

當代的高校青年教師大多數是高學歷人士,知識底蘊深厚,具有扎實的基本功,與此同時還廣泛涉獵有關的新學科、新技術,以完善個人知識結構、拓寬個人能力提升渠道。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高校青年教師關心業務發展情況較多,只注重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而個人的政治意識較為淡漠,政治素養較為薄弱,對黨的指導思想的學習較少、對我國國情認識不足、對黨和國家的歷史缺乏了解。這導致他們理想信念不堅定、政治熱情不高、對黨的認識不清晰、入黨的愿望不夠迫切。實際上,高校青年教師處在從學校到社會的過渡時期,部分仍然沒有建立起系統科學完整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認識方式與思維模式,在認知水平、情緒調控、社會經驗等諸方面仍然是不成熟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價值觀的多元性正在顯現,利益驅動傾向尤為突出。部分高校中青年教師因受到多元思想的影響而出現政治信仰迷茫、職業理想迷茫、價值觀變異等問題。他們或是僅僅滿足于所承擔的教學科研工作,或是為了在專業上深入發展而花費大量的時間撰寫論文、評職稱,而沒有認真考慮過入黨的問題:有的在看到黨員的高標準嚴要求后,認為自己尚不具備入黨條件而打消入黨念頭,并沒有積極創造條件爭取入黨;有的則錯誤地認為入黨手續繁雜、考察期長、義務較重,而在入黨面前徘徊反復,不主動申請入黨。

2.受培養與受教育的機會不多,黨組織重點“偏移”

據筆者觀察,高校黨組織往往對青年大學生的培養教育非常重視,黨校也將絕大部分培養教育的精力放在青年大學生身上。相比較而言,高校黨組織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教育力度則表現出明顯的不足,使青年教師未能獲得更多受培養與受教育的機會。例如:部分黨組織在著手青年教師的入黨工作時等待觀望,不積極主動,缺乏開拓進取的精神;對已申請入黨教師的培養出現拖延現象,導致部分提交入黨申請多年的青年教師產生了對黨組織的培養工作的不滿,轉而加入派;對個別要求入黨的青年教師提出苛刻要求的同時沒有安排足夠的時間進行幫助;執行黨建工作程序的規范意識較弱,能按照工作程序做的少,事后補做的多。青年教師中發展黨員數量過少是高校黨組織培養教育重點“偏移”的重要表現之一。值得肯定的是,近幾年來各級黨組織對發展青年教師入黨的工作給予了更多重視,采取了更加積極主動的工作策略。然而,在黨組織發展青年教師入黨的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相關研究資料顯示,一些高校黨務干部反映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相對薄弱,在吸引其向黨組織靠攏的過程中,部分教師入黨熱情較低。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申請入黨的青年教師少,導致入黨積極分子隊伍的規模較小,個人的成熟期較長,對發展青年教師入黨的工作形成了阻礙作用。二是黨組織在工作中沒有協調好發展黨員的數量與質量的關系,或過于注重數量,或片面強調質量,較大地影響了發展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高校教師不愿入黨的原因

首先,從青年教師的角度來看,其個人認知存在偏差:從入黨目的出發,某些高校青年教師片面錯誤地認為入黨毫無用處。現階段,在“科教興國”與“人才強國”戰略背景下,我國高等教育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從高校自身發展來說,大家都在爭創一流,各項評比指標要求明確,出多少成果、解決多少難題、拿到多少課題經費、完成多少國家重點項目等短頻快的、出成績的、有顯示度的工作受到了極高的重視,而一些柔性的、不好明確考量的思想政治工作被輕視。所以有些青年教師“重業務、輕思想”,認為在現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只有提高業務水平才能立足,政治覺悟的提升并沒有多大用途。從入黨動機出發,他們認為入黨會吃虧。一些青年教師認為黨員更多的是履行義務,而并沒有享有很多的權利;入黨后參加的會議多,要做的工作多,還要時刻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只能“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這樣不僅影響業務學習,還會影響業余愛好和家庭生活,得不償失。從入黨感召力出發,他們對黨缺乏足夠的信心。有些青年教師對一些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有看法,或對部分黨組織負責人的工作不滿意,或對周圍少數黨員的表現有意見,就認為入黨并不重要,黨員也不一定比群眾強,所以不入黨照樣可以為國家做貢獻。其次,從黨組織來看,也有工作開展上的問題:首先,求全責備。對有入黨意愿的青年教師過分強調缺點而忽視了其優點與長處。尤其是對青年教師因生活經歷和工作經驗的缺乏而出現的不佳表現過于看重,對他們的個性、興趣過分要求,以過于嚴苛、超越范圍的規范要求青年教師,大大降低了他們的入黨積極性。依流平進。部分黨組織在發展青年教師入黨時并沒有以黨章規定的黨員條件為標準,而是以申請早晚、職務高低、工齡長短、年齡大小等來決定先發展誰、后發展誰。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積極分子本身已具備黨員條件,卻因“排”在他們前面的還沒有發展,只好再放一放,削減了他們的入黨熱情。消極待人。部分黨組織對有意入黨并已遞交申請、寫思想匯報的青年教師不關心、不幫助,甚至一些老黨員受舊思想的影響,認為引導青年教師向黨組織靠攏是拉人入黨,不利于塑造黨組織的形象。降低標準。個別基層黨組織為了實現青年教師入黨的發展目標,只關注工作成績,不考慮政治覺悟、思想基礎、群眾基礎乃至入黨動機,更有甚者認為強調入黨的條件與標準會影響青年教師的入黨積極性而不敢嚴格要求,對缺點也不批評指正就匆忙發展入黨,這對其他青年教師入黨形成了極大的消極影響。由此看來,高校青年教師不愿入黨的主要原因還是對青年教師入黨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對其培養和教育只滿足于表面學習,一些青年教師存在的深層次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同時,黨組織的自身建設沒有抓好,對青年教師吸引力不夠,因而使部分青年教師申請入黨的內在動力大大減退。

三、改進和加強青年教師黨員建設的途徑

1.加強各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

當前,總體上,高校青年教師的政治理論教育沒有一個長效的、常態化的運行機制。從宏觀來說,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以系列講話精神為主線,認真學習領會“十三五”規劃綱要,不斷深化黨史黨建教育,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創新改革思路以推動高校青年教師黨員建設的蓬勃發展。從微觀來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積極挖掘發展青年教師入黨意愿的動機,調動他們提升思想道德修養的內在積極性,使他們能將黨組織的培養與教育要求轉化為自己努力前進的方向。黨組織負責人要更加主動地融入到青年教師隊伍中去,加強引導,啟發他們充滿活力與熱情地早日加入黨組織大家庭中。與此同時,高校黨組織應清醒地意識到:要引導青年教師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注重培育青年教師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也就是注重激發青年教師入黨的內在動力,才是高校黨組織發展青年教師入黨工作的重要關鍵。

2.加強理論學習,提高黨性修養

實際上,引導青年教師隊伍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是可以通過思想政治工作施加潛移默化的強大影響而實現的。其一,要進一步強化宗旨觀念、勇于擔當作為,高校可以采取圍繞專題學習討論、創新方式講黨課、召開黨支部專題組織生活會等多種形式來提高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內容,使政治理論學習不再枯燥,而變得更加靈活,更加生動。其二,搭建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學習平臺,將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使青年教師對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當前國際國內形勢以及熱點問題有更加深刻地了解。其三,向青年教師隊伍介紹先進人物,樹立榜樣,使他們思想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深化,思想政治理論水平不斷提高,政治信仰更加堅定,為高素質人才培養、學校改革建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3.青年教師要提高自我認識

青年教師個人要重視自我管理與自我培養,自我教育與自我發展。因此,在培養、教育、引導青年教師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工作中,要對青年教師進行外在的積極強化與心理內驅力的有效刺激,從而促進青年教師在各方面實現長足進步。黨組織也應重視發展青年教師入黨的工作,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切實解決高校青年教師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在思想上進行引導,在工作學習中付出教育,在生活中給予鼓勵幫助,讓他們感受到黨的溫暖,從而有更多的精力與活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嘗試把青年教師放在充滿挑戰的崗位上,提供給他們更多自我展示的平臺,使他們在更多的鍛煉和考驗中收獲經驗。老教師、老黨員也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鼓勵他們更多的關注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工作,起到傳幫帶的作用。總的說來,積極引導并做好高校青年教師的入黨工作,基層黨組織必須要對思想政治工作進行外在強化,培育教師隊伍在自我教育中產生內在動力,去擴展工作生活中更廣更深的方面,如人正確的生活目標和奮斗方向。一旦這種生活目標和奮斗方向得以建立,那么就有助于科學價值觀的形成和內在的遵守社會規范和準則動機的鑄就,青年教師才會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才能樹立起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作者:楊旭 單位:天津醫科大學

參考文獻:

[1]盛志君,張廣宇.高校中青年教師思想問題及思想教育對策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157-158

[2]李文輝.新形勢下高校優秀青年教師黨員發展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J].青年文學家,2015(32):174

[3]郭晨晨,林善園,孔德宇.高校中青年教師黨員發展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8):11

[4]王麗.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素質現狀及對策[D].河北師范大學,2014

[5]羊森.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及應對策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25):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