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青年教師能力培養模式及建議

時間:2022-10-20 10:55:30

導語:高等院校青年教師能力培養模式及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等院校青年教師能力培養模式及建議

摘要:青年教師逐漸成為高等院校教育教學的中堅師資力量,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能夠有效提升高等院校教育教學質量。本文通過對高等院校青年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分析,創新性地提出了導師制培養模式中以“共授一堂課”為核心的教學能力培養教—學方法,并以此為載體提出了幾點建議,旨在為高等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高等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共授一堂課;教學設計

一、引言

隨著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高等院校師資力量的壯大與學生規模的增長呈不均衡發展態勢。為提升師生比,改善、保障教育教學質量,同時提升高校的科研水平,諸多高等院校均采取了大力引進青年教師的策略,青年教師已成為高等院校教育教學的中堅力量。相較于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初為人師的青年教師普遍存在著教學經驗少、教學能力亟待提升等問題,而當前青年教師面臨著科研壓力大的困境,教學能力提升受到了極大的制約[4-5],不利于學生在課堂上消化吸收知識。因此,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在當下是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本文旨在提出若干建議以幫助青年教師更快地熟悉、融入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學方式,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

二、高等院校青年教師授課常見問題

中國目前高等院校眾多,高校在學生教育上問題層出、狀況頻發,課堂氣氛沉悶、教學質量低下等問題普遍存在,對高等院校的培養目標提出了極大的挑戰。各大院校正在努力改變現狀,青年教師的引入大大緩解了學生對多樣化、前沿化課程的需求與學校供給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但是青年教師由于授課經驗少的原因,授課時往往存在著不少問題:

1.教育教學知識欠缺,教學設計準備不充分。青年教師剛從高校畢業不久,尚未完成從學生到教師身份的轉變,在教育教學方面的知識尚還欠缺,教學設計準備也不夠充分,課堂節奏緩慢雜亂,教學效果甚微。

2.教學方式單一,課堂氣氛沉悶。青年教師剛以教師的身份步入課堂,在授課時,往往只是自己一個人在臺上講,無法調動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在教學方式上也僅采用課上講課,布置作業等傳統方式,講課方式上也僅是利用傳統的PPT展示,學生一旦離開課堂就無法繼續學習,在答疑方面也存在著很大的障礙,不利于學生消化、吸收、鞏固知識。

3.教學重點不突出,相關教學問題研究不足。青年教師在授課時,由于經驗的缺乏,往往無法突出重難點問題,學生在聽課時也無法發現重難點,導致學生沒有掌握重點問題、解決不了難點問題,教學效果不佳;對一些相關的教學問題的研究也因為時間局限而研究不足,導致在課堂上講授知識時準備不足。正是由于青年教師在授課時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成為了各大高校迫在眉睫的問題。

三、教學能力培養模式創新

針對青年教師在授課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本文在改善高等院校教育狀況,提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上,創新性地提出了青年教師和導師“共授一堂課”為核心的新型教學能力培養教—學模式。

1.“共授一堂課”教—學模式的實施步驟。“共授一堂課”的教—學模式是導師制培養模式的一種新的嘗試,依托優秀導師的教學課堂來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的。具體實施方法為以下幾步:(1)選定導師:在自己相應的專業領域中,尋找熟悉該領域的優秀教學名師,選定其為自己的教學能力指導教師;(2)教學設計:導師給青年教師布置教學任務,青年教師進行課堂準備與教學設計,與導師討論改進并最終確定教學設計能夠達到預期的課堂教學效果;(3)共同授課:要完成教學能力提升是離不開實踐的,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去課堂上教學;確定好教學設計后,青年教師實際參與到導師的課堂教學中,現學現用,通過實踐檢驗課堂教學準備和教學設計的效果;(4)學生反饋:學生對教學質量的反饋分為主動和被動,主動即是學生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和建議,被動則是反映在學生完成課堂作業或者課程測驗的質量上,根據這些反饋的信息來對本次教學進行經驗總結,以更好地服務于之后的教學工作;(5)循環驗證:兩次授課,循環驗證教學設計的正確性和有效性,在改進教學設計的同時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也完成了教學能力的一次小的飛躍。

2.“共授一堂課”的教—學模式優勢。教—學模式相較于傳統傳授經驗方式有顯著的優勢。首先,它充分加強了導師和青年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從課程設計到課堂授課,每個環節雙方都參與其中。其次,它實現了教—學的實踐性。針對教學過程中教學準備、課程設計和課堂組織等各重要環節,實現了導師與青年教師“手把手教,手把手學”。最后,它實現了教學經驗具體化,將本來虛幻的教學經驗變成了生動真實的課堂體驗,青年教師在觀摩導師上課時,深入地體會、理解、消化和踐行了導師的優秀教學經驗。“共授一堂課”的教—學模式有效地提升了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

四、教學建議

作者以“共授一堂課”的教學能力培養模式為載體,提出了若干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的教學建議。在課堂上,可以:

(1)增強與學生的互動,提升課堂參與度:師生互動是課堂氣氛的一個重要組成環節,良好的互動能夠讓學生更快吸收課堂所學,促進學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優化教學效果;

(2)重點問題突出,難點問題化繁為簡: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主要在于重難點問題,突出重點問題讓學生重點掌握,將難點問題抽絲剝繭幫助學生理解,再通過實際例題進行練習,于實踐中提升理解和掌握程度;

(3)教學設計匹配學生實際情況:優秀的教學設計能夠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的思維,契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從而體現教學目標;

(4)明晰教師的定位:教師在課堂中處于引導地位,要以導演的角色去讓學生跟隨課堂思路,由淺入深地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

(5)綜合運用多樣化、現代化的教育教學媒介組織教學:在線教學、網絡共享教學資源、學校相應教學平臺的使用、QQ群輔導與答疑、實體課堂教學錄制并上傳等等都是有效的教學方式,在豐富課堂的同時也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反饋,有針對性地開展答疑解惑,促進教學效果與質量的提升。在課堂外,可以:

(1)觀摩其他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優秀教師對課堂教學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觀摩他們的課堂能在實際授課時受到很多啟示;

(2)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交流座談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互相交流可以有效地幫助青年教師對比印證,融會貫通,總結教學經驗,更有利于提升教學能力。

五、結語

青年教師正在成為高等院校教師隊伍中的中堅力量,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能有效提升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培養符合社會需要并且掌握相關專業技能的人才。要在傳統方法下尋找創新,來更快速有效地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匹配課堂教學,滿足實際需求。本文提出了以“共授一堂課”為核心的教學能力培養教—學模式和若干建議,以期對高等院校提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有所助益。

參考文獻:

[1]劉新民,俞會新,徐超,孫曉玲.高校青年教師的職業壓力現狀分析及應對策略[J].經濟研究參考,2017,(46):92-96.

[2]趙菊珊,馬建離.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與教學競賽[J].中國大學教學,2008,(01):58-61.

[3]李明成,陳建平,童明波.著力實踐提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J].中國高等教育,2013,(01):29-32.

[4]秦小健.淺談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困境與教學提升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7,4(26):70-71.

[5]錢靜珠,管國鋒,程本松.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現狀分析與提升策略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09):183-186.

作者:李國法 費躍農 單位:深圳大學機電與控制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