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師黨建創新性研究

時間:2022-07-16 11:29:54

導語:高校青年教師黨建創新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青年教師黨建創新性研究

摘要:做好高校青年教師黨建工作,有利于鞏固黨的執政根基、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和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可靠的接班人。然而許多高校在青年教師黨建工作中存在著部分青年教師政治理想缺失、有些基層黨組織缺乏凝聚力、高校重業務輕政治、黨員發展存在盲目性等一系列問題。因此,高校黨組織和黨務工作者應通過建立青年教師黨建工作責任制、推進高校黨的思想建設創新、堅持政治培養與業務提高相結合、重視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強化師德師風建設等措施,奮力開創高校青年教師黨建工作新局面。

關鍵詞:高校;青年教師;黨建工作;創新性

高等院校是高級知識分子和未來社會精英的重要集結地,高校教師則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書育人和科研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2012年1月召開的第二十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把加強青年教師隊伍思想政治建設作為高校黨的建設一個重大問題來抓,深入細致地做好青年教師的思想引導工作,加大在青年教師中發展黨員的工作力度,優化高校黨員隊伍結構。”[1]2013年5月,中組部、、教育部聯合下發《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教黨〔2013〕5號)(以下簡稱《意見》),旨在進一步提高高校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在2016年12月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要做好在高校教師中發展黨員工作。[2]這些重要論述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高校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的黨建工作。在此新形勢下,高校應認真貫徹中央的指示精神,努力做好青年教師的黨建工作,為早日實現中國教育強國之夢夯實基礎。

一、新形勢下高校青年教師黨建工作的重要性

1.有利于鞏固黨的執政根基。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正帶領著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當前我們正面臨著復雜的國際國內局勢,需要我們黨不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執政能力,鞏固和夯實執政基礎。青年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堅力量,又是我黨執政的重要人才基礎。高校青年教師整體上學歷較高、思維靈活、學識深廣、創新力較強、教學與科研能力突出,是社會主義青年群體中的重要代表。只有把青年群體中的優秀者——高校青年教師吸納到黨組織中來,關心、愛護青年教師,了解他們的要求和心聲,適當地“壓擔子”以讓他們盡快地成長起來,從而提升他們的黨性素養和業務能力,才能為黨的穩固執政輸送優秀的青年人才,黨的事業才能后繼有人,黨的執政基礎才能更加牢固。2.有利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一直以來,高校是培養人才的主陣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輸送了一大批政治過硬、業務精湛的建設者。“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是高校在培養人才之前就需明確的一個重大問題,這一問題的解決與否,與我黨全局事業的興衰成敗、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息息相關。中國有自己獨特的國情,這決定了我國必須走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之路,即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努力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具體在人才培養領域,高校應堅持正確的政治、思想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德育為先。社會主義方向要深化到高校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各個方面,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融入到學生的思想行動中。高校青年教師作為教育者,只有始終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樹立穩固、正確的三觀,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才能通過他們的言傳身教,用積極、正確的三觀教導學生,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浸潤學生心靈,為其成為社會主義事業有用的人才奠定基礎。因此,重視和做好高校青年教師的黨建工作,有利于堅持高校辦學的社會主義性質和方向。3.有利于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眾所周知,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重要的后備力量。青年教師作為高校教學的重要支柱,是高校師資的生力軍和主力軍,是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希望所在。[3]他們的年齡稍長于大學生,兩者在思維方式、興趣愛好及性格特征等方面有較多相似性,大學生也愿意向青年教師吐露心聲、討論學術和生活問題,青年教師的價值觀、道德修養、理想追求等直接影響著大學生道德、理想和處事方式。青年教師如具有強烈的責任與擔當精神、積極的進取之心、良好的道德修養、崇高的理想信念,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往往可以激勵學生朝著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若青年教師迷失了自我和方向,其通過教學、科研及管理活動也會把錯誤、不健康的思想觀念傳遞給學生,嚴重影響著學生正確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因此,做好高校青年教師黨建工作,不僅能促使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素養的提升,更為培養優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打牢基礎。

二、高校青年教師黨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部分青年教師政治理想缺失,政治意識較弱。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區和攻堅期,高校黨建工作面臨著多元化、多樣性思想文化的沖擊和挑戰。[4]總的說來,當前高校絕大部分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狀況良好,積極爭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對實現共產主義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堅定。但也有少部分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狀況令人擔憂:如缺乏政治理想,對黨組織的認識模糊,對社會主義運動發展史和中共黨史均缺乏了解,甚至因黨組織中出現的個別腐敗墮落分子而全盤否定黨組織,對是否加入黨組織搖擺不定;有的認為入黨伴隨著枯燥繁瑣的會議、大量的文件需學習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有少數青年教師政治意識不強,政治鑒別能力低。如有些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青年教師對西方世界所鼓吹的所謂“民主、自由、人權”等政治觀點和政治主張缺乏了解和鑒別能力,沒有真正認識到這些虛偽的政治學說的內在本質和真實目的,進而不能對這些錯誤的思想進行有力批駁,反而深受其害。2.基層黨組織缺乏凝聚力,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不足。在發展青年教師入黨工作上,有些基層黨組織依舊遵循落后的黨員發展思路:即重視個體忽略群體。缺乏從全局性和長遠性的角度看待青年教師整體隊伍建設問題,認為開展普通青年教師黨員發展工作意義不明顯,只要做好“拔尖”的青年教師的工作就可以。因此,對高校青年教師的入黨工作未予以重視,且采取觀望和“順其自然”的消極態度,導致基層黨組織對許多青年教師缺乏凝聚力,青年教師也對自己所在部門的基層組織缺乏認同感和歸屬感。同時,當前高校黨組織的工作重心發生了一定的偏移:即重視學生忽視教師。認為高校黨建的主要工作對象是學生,在具體的黨建實踐中,把大量精力都投放在學生身上,卻不可避免地忽略了青年教師這一特殊群體,他們對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動態調研較少,發展青年教師黨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夠。[5]與大學生培養力度相比,基層黨組織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教育力度不足,沒有足夠關注青年教師對其人生價值和政治理想的追求,導致基層黨組織的工作缺乏活力。3.學校管理弱化,重業務輕政治。當前國家正大力推動高校改革,“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理念正逐漸深入到高校的教學、管理、科研活動中。但許多高校主要還是從教學、科研方面管理教師,對其他方面管理較少且松散。這種差異性導致高校難以全面管理教師,教師對高校的內心認同感降低,高校對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現著虛化狀態。高校是高學歷人才的聚集地,業務水平普遍與職務、職稱的晉升、學術地位與待遇的提高聯系緊密。因而,青年教師普遍把學歷提升、職稱晉升作為自己追求的首要目標,對于加入黨組織等政治事務則考慮較少,有相當一部分青年教師采取業務追求為主、政治發展為輔的策略,有的則為業務發展而放棄政治上的進步。4.黨員發展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人才流失問題突出。進入新世紀以來,黨中央強調要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非常重視把知識分子尤其是“高知分子”吸納到黨員隊伍中來。但是,個別高校黨組織在發展教師黨員工作上過于注重論資排輩、職位高低、工作年限及申請入黨時間早晚等因素,導致一些青年教師雖已符合入黨條件卻因上述原因不能及時加入黨組織,一定程度影響了許多青年教師的入黨積極性。

三、新形勢下創新高校青年教師黨建工作的有效對策

1.建立青年教師黨建工作責任制。要明確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統領地位,這既是高校領導班子應履行的重大政治責任,也是提升高校領導班子能力建設的必經之路。高校黨委要始終做到以人為本、德育為先,把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擺在重要的地位;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增強行動自覺,對青年教師黨建工作常抓不懈,明晰職責,確保責任落實到人。要加強和改進黨建工作制度,構建一套符合規律、精準適用的工作機制,立足于高校實際發展情況和青年教師個體需求,設計科學合理的黨員發展工作程序。發揮黨委組織部、黨校、黨委宣傳部、教師工作部等職能部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青年教師黨員發展工作納入這些部門的年終績效考核范疇,最終使青年教師黨員發展工作有落實、出效果。2.推進高校黨的思想建設創新。思想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強高校黨的思想建設,有利于促進青年教師思想和觀念的創新,為做好青年教師黨建工作奠定扎實的思想基礎。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創新工作思路。伴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進一步加深,高校黨的思想建設客觀上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高校黨組織要充分抓住且利用這一歷史機遇,立足于自身實際情況,準確把握和了解高校青年教師隊伍的思想動態,善于結合并運用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成果,進一步完善高校青年教師隊伍黨建工作的思想、思路、內容及方式。二是注重實際效果。積極踐行“三嚴三實”,嚴防形式主義,講究實效。要深入到青年教師隊伍中,及時了解和掌握青年教師思想的實際情況,認真探究其思想觀念形成的內外因,結合高校及青年教師工作特點,建立健全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以提出的“四有”好教師標準為指導,強化對青年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及仁愛之心的教育,提高廣大青年教師應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并堅持正確的三觀,自覺、主動地使自己的思想、行動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3.堅持政治培養與業務提高相結合。一是把好政策導向。高校在統籌規劃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內容、方向及目標時,除了要制定詳細且完備的青年教師業務培養計劃,還應明確青年教師的政治培養方案。高校在開展職稱評審、職務晉升、出國(境)進修、業務培訓等工作時,既要了解對象的教學、科研及管理能力,更應著重考察其政治素養和實際工作表現。二要健全培養機制。在鞏固和擴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的基礎上,構建完備的青年教師政治素養的長效培養機制,逐步完善入黨對象黨內外推薦、黨員發展公示、預備黨員考察、民主監督評議等程序,加強和改進目標管理、績效考核、追蹤反饋等制度。三要利用資源優勢。要進一步創新黨建理論教育的方式方法,充分運用思政課、業余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小組等學習載體,對青年教師黨員努力做到教育連續、內容延續、形式多樣,不斷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目標性。同時也可借助以大數據技術為代表的技術手段,進而提高基層黨組織服務和管理青年教師黨員的能力。[6]四要確定平等待遇。要做到高校評優評先標準和待遇均衡,綜合高校黨員評優評先工作與業務上的評優評先工作,明確規定優秀黨員、黨務工作者與同等級別的優秀工作者享有同樣的獎勵和待遇。4.重視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高校基層黨組織是高校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培育合格人才的直接組織者,是貫徹執行高校黨委各項工作的直接推動者。[7]因此,提升高校黨組織的戰斗力、感染力和向心力的著力點在于有效地發揮高校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首先,健全和完善基層黨組織。根據高校各院系教師的基本情況,可考慮以學科或科研團隊為基礎組建教工黨支部,從而更加便利地了解高校青年教師的思想情況,有目標、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具體的教學科研工作中發展、考察、培養青年教師入黨積極分子。其次,重視黨建干部隊伍的培養和建設。要打造一支思想堅定、素質過硬、教學管理能力強且甘愿從事黨建工作的高素質黨建干部隊伍,加大對基層黨建干部的教育培訓力度,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實際工作水平。再次,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的規章制度。基于青年教師成長成才和高校發展的實際需要,以黨員組織生活會為抓手,改進黨支部活動方式,務實發展黨內民主,以吸納更多優秀的青年教師自覺地加入到黨組織中來。5.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師德師風建設是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所在。[8]高校青年教師是為國家培養人才,推動我國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轉變的重要力量。針對新形勢下高校教師師德師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以“中國夢”和“黃大年先進事跡”的宣傳教育為工作重點。不斷加強青年教師的理想信念教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青年教師的內心,重視時事政治教育,拓寬青年教師的理論視野,從而進一步改善師德師風。二是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高校要提前謀劃工作,嚴格規范新進教師崗前培訓和在職培訓的內容,把深入貫徹落實《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學習踐行師德規范引入其中。完善教師考評機制,對于師德表率者要鼓勵、支持和表揚;對師德失范者要嚴厲批評,及時處分,絕不縱容。青年教師作為高校師資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樹立起崇高的職業理想,承擔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神圣職責,自發地提高學術道德素養,養成優良師風,遵循學術研究、課堂講授的原則,寧靜致遠,專心育人,實干興校。

參考文獻:

[1]第二十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召開會見會議代表并講話[N].人民日報,2012-01-05(01).

[2]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交流發言摘登[N].中國教育報,2016-12-09(03).

[3]李曉艷.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黨建工作[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4(1):36-39.

[4]王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下高校黨建工作創新路徑研究[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6(5):26-27.

[5]楊淑珺.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黨建工作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7(7):22-23.

[6]林青紅.大數據視域下高校黨建工作創新研究[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7(5):42-45.

[7]洪岑,李衛星,孫鵬程.高校青年教師黨建工作的問題調研與對策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31):35-36.

[8]陳紅.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J].教育與職業,2014(11):83-84.

作者:王志鑫 谷松嶺 單位:遵義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