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基本素質研究
時間:2022-08-13 03:19:53
導語:青年教師基本素質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應用型獨立院校介于學術型大學和職業技術高校之間,其人才培養目標是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而培養的應用型高素質本科人才,這對青年教師的基本素質提出了特殊要求。根據應用型獨立院校辦學定位的“地方性、應用型”特點,從教師職業道德、專業基礎知識、應用能力和服務能力及創新能力四個方面,對應用型獨立院校青年教師的基本素質進行了初步分析。
關鍵詞:應用型獨立院校;青年教師;基本素質
為了適應社會的需求,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了大眾化階段,高等教育近年來涌現出一大批的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獨立高校介于學術型大學和職業技術高校之間,擔負著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技術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的任務,1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急需大量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師,青年教師在高校師資隊伍中占據著相當大的比重。與研究型大學和職業院校相比,青年教師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基本素質,才能適應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是每一所應用型本科院校都無法回避的問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要不斷“提升教師素質,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2按照我國高等教育的實際,不同類型高校教師的基本素質也有不同的表現。本文透過現實中應用型院校青年教師基本素質的現狀與問題,結合應用型高校青年教師基本素質的內涵,從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三個方面對青年教師基本素質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一、應用型院校青年教師基本素質的現狀與問題
教師是高校發展第一要素,是立校之本、興校之源,應用型高校需要與辦學規模、辦學定位、人才培養相適應的師資隊伍,但由于種種原因,現狀不容樂觀。以我院為例,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成立于1999年,為浙江省首批獨立學院,辦學定位為以學生為本,服務于寧波地區經濟發展的本科院校,是典型的應用型高校。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現已成為萬人規模的應用型高校,目前專任教師500多人,師生比為1:20,其中碩士以上學歷占42%,基本能夠保證教學需要。但對應用型高校而言,師資隊伍建設特色不明顯,“教師+工程師”的“雙師型教師”較少,教師工程素養不高,應用能力、實踐能力不強,具有雙證的教師偏少,特別是青年教師,大多數來自于研究型大學,往往走出校門直接走上講臺,雖然具有碩士、博士學位,但只是在象牙塔修煉,與社會聯系少,缺乏實踐經驗,沒有相關技術的應用能力,對工廠、企業、地方經濟了解不多,對市場的人才需求沒有明確的認識,對未來的職業特點沒有充分的把握,難于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事制度不夠合理完善也是原因之一。學校在師資隊伍的建設過程中,往往會唯學歷教育、唯研究成果、唯有無帽子,而忽略對實踐能力的考查。針對教師應用能力不強,學校在經費投入、實踐培養方面做的還遠遠不夠。同時現有是評價體系難以適應應用型高校,在評職體系中,重科研輕教學,重理論輕實踐;將教師發表的論文、申報的課題作為評價的主要依據,在教學只重視“量”,對“質”關注甚少;缺少對青年教師實踐應用能力、服務社會能力的評價和考核指標;在聘任期限上,只能上不能下,與終身制無異,這使得教師的轉型缺少外在動力。這些問題使得青年教師不注重教學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的提升,被動地適應應用型學院的改革,而不是從社會的需求、學生的角度積極主動地進行教學改革。
二、應用型院校青年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教師的基本素質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表現出穩定的專業品質,主要包括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基本素質的獲得和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和培訓。新時期對于應用型院校,青年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必須符合時代的要求,滿足四個方面。1.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關愛學生,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只有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才會全身心投入,無怨無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獻給學生,奉獻給教育事業。獨立學院的學生大多來自當地,家境一般,學習成績中等。教師要了解學生,正確對待學生的學業水平,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學生真誠的關愛,以真情打動學生。愛是相互的,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來自內心的關懷與呵護,就會敞開心扉,與教師相互信任,相互尊重,進行心靈的對話,生命的交流,從而“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教師對學生的愛體現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為本,不僅傳授知識技能,更要注重發掘學生的潛能,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以學生為本要給予學生尊重、信任、寬容、賞識、理解,從不同角度欣賞學生的個性,關注學生,了解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循循善誘。2.掌握專業基礎知識。相對而言,應用型高校培養的是較高層次的本科應用型人才,與研究型高校和職業院校不同,需要教師把學科專業基礎知識和行業知識有機結合,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全面、系統地掌握本學科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本學科的發展歷史、現狀和趨勢,而且能夠根據地方經濟的要求,將本學科的前沿知識和最新成就應用于本地區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因此,對應用型院校的教師來講,在專業知識上他們不必掌握像研究型大學教師那樣高、深、尖的理論知識,但理論水平應強于職業院校的教師,強調的是學科專業的基礎性、綜合性和應用性,而不追求理論的尖端性。這不僅是應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學活動的基礎,也是保證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前提基礎。3.具備較強的應用能力和服務能力“。應用型”是應用型本科院校鮮明的特色,這就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科研能力,“大學教授首先應該是研究者”,2無論。是開展教育教學活動,還是服務地方經濟建設,高質量的學術研究是應用的前提條件。同時要更加關注科研的實用性與實踐性,將科研成果運用到實際生產中去,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為地方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立足地方、服務區域,是地方院校的辦學宗旨,也是應用型高校的生存之道。應用型院校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時代使命,牢固樹立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意識,密切關注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加強對地方經濟、資源、文化等各方面的研究,積極融入到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浪潮中去,努力解決當地生產、生活中的現實問題,在服務中實現自我的價值,謀求更好更快的發展。此外,應用型院校青年教師還應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應用能力,教育教學應用能力是有效履行教師基本職責,成功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所必須具備的應用能力,既包含教學組織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學掌控能力、教學評價能力,也包含實踐教學能力。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是應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實踐教學是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實踐教學能力,能夠將教學、實踐融于一體,才能擔當起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任。總之,以高質量的科研成果與應用反哺教學,以科研與應用促進教學,以教學帶動科研與應用,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科研與應用中解決問題,以科研與應用服務地方,實現教學與科研相互促進、良性互動。4.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創新要有豐厚的專業知識、扎實的理論功底、廣闊的學術視野,青年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當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們的知識結構必須不斷充實更新,否則就不能適應時展的要求。尤其是高校青年教師,要守住學術的前沿陣地,不斷的學習充電。在鉆研專業的同時,加強應用能力和服務地方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教育能力。創新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及時轉變教育理念,破除舊的教育觀念和人才觀念。針對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提出新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以便更好地適應應用型院校的發展和人才培養的目標。近年來,青年教師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利用新生事物,搭建新的教學平臺,尋求與學生的共同語言,加強交流溝通,如通過App、微信等網絡與學生平等交流,開展教學工作、思政工作,指導學生學習、實踐和就業,取得了良好成效,青年教師在創新中實現了自身的價值。
作者:仇曉陽 單位: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 上一篇:職業素養培育體育教學改革探析
- 下一篇: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