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
時間:2022-00-00 12:00:00
導語: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國家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提高,學前教育各個領域的人才嚴重匱乏。對于雙語幼兒園來講,少兒英語教學需求大量優秀的少兒英語教師,進而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少兒英語教師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標準。從浸入式英語登陸中國,在少兒英語教學產生顯著的影響。但是,過度的浸入式英語教學或是假浸入式教學并沒有推進少兒英語人才的培養,反而使英語教學滯后,對于培養對象產生誤導。真正有效的浸入式英語教學對于少兒的語言發展至關重要。
關鍵詞:學前教育;浸入式;英語教學
一、引言
學前教育在當代教育體系中所占據的位置愈加重要,學前教育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后期的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發展,同時國家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傾向愈加明顯。國內各大高等教育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也是異常火爆,呈逐年上漲趨勢。在市場的需求層面,國際幼兒園和雙語幼兒園的擴建,對于少兒英語教師的需求缺口較大,對于優秀的少兒英語教師更是求賢若渴。
二、我國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學現狀
1.傳統觀念的影響。在傳統的中國教育發展中,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較為重視,尤其是高等教育表現更為突出。高等教育在優質的生源和師資傾向下使得快速發展,同時所呈現出的成績也是碩果累累。對于學前教育較為輕視,使得學前教育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形成有效的學前教育。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少兒英語教學效果更是微乎其微。在當今各類國際幼兒園和雙語幼兒園的蓬勃發展勢頭下,少兒英語教師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2.專業生源差異性影響。高等教育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發展較快,但是各個專業發展情況呈現不均衡性。生源的因素對于專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影響。前教育專業由于傳統觀念等等諸多因素,使其生源層次會略低于其他相同或相近專業。原本薄弱的基礎上培養出優秀的少兒英語教師更是苦難重重。傳統學前教育更多的是理論的學習和游戲的創編,這種培養模式已無法適應國際化幼兒園和雙語幼兒園。對于高標準的幼兒園來講首先應當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適應國際幼兒語言發展的規律,從而融入大家庭氛圍之中。相對于發達地區的生源來講,在接受高等教育前英語基本能力尚可,但是對于欠發達地區的生源來講,英語能力可能薄弱或者是零基礎。在此種狀況下,學前教育專業的英語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培養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幼兒的英語能力發展。
三、浸入式英語教學在學前教育模式培養和探索
1.浸入是英語教學概念和發展。所謂浸入式教學是指用第二語言作為教學語言的教學模式。即在兒童在校(園)的全部或一半時間內,兒童被"浸泡"在第二語言環境中,教師只用第二語言面對學生,不但用第二語言教授第二語言,而且用第二語言講授部分學科課程。也就是說,第二語言不僅是學習的內容,而且是學習的工具。浸入式教學首先在加拿大開展,并逐步推廣到各國的外語教學中,從實踐的角度被世界大多數國家接受和借鑒。在中國,1997年6月恰逢“中加教育合作項目雙語研究研討會”在西安召開之際,我國教育機構與加拿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和多倫多大學的專家共同探討切磋、反復協商,成立了“中加教育合作英語浸入式教學實驗課題組”,制定了實驗方案,并于同年9月在西安選取具有不同代表性的8所幼兒園和5所小學開始了早期英語半浸入式教學實驗。該實驗真正目的是探討我國兒童學習和掌握外語的最佳途徑和方式,有效地解決我國雙語人才培養的途徑和提高雙語人才培養的質量問題。2.浸入式英語教學的培養。首先,加強基礎知識,提高語言應用能力。由于地區差異,學前教育生源的英語能力呈現明顯的不均衡性。此種不均衡性不僅僅表現在不同的班級中,即使在相同的班級中也存在,甚至在有些班級表現的更加突出。針對這種境況,學前教育的英語教學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夯實基礎知識,而不是教如何去完成一堂英語課。在扎實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發揮學生能動性提高英語的應用能力。在諸多生源中,明顯存在基礎語法不夠細致、句法不夠完整、發音不標準、尾音拖音、語調轉音等等。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應當更加注重基礎知識的培養,才能為今后的語言應用能力做好鋪墊。語言的應用能力,體現著語言使用者的基本功。沒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就無從談起語言的應用能力,同時也會對今后面對的少兒產生不良的教學效果。所以說,無論是生源的優與劣,都需要在細節上下功夫做文章,使得學生在今后教學中做到游刃有余。其次,因時制宜、因人制宜推進浸入式英語教學。目前,高等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的英語教學依然是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學生多是被動地接受。無論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是否扎實,教學過程已經淪為教學目標的犧牲品,此種教學效果不言而喻,學生難以掌握必備的知識和技能。浸入式教學首先是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能夠自由浸入到英語教學活動中。浸入式的英語教學需要考慮學生是否適合從事教學活動,其學習動機是否被激發。若無視學生從事浸入式教學的時機而一味地強行執行教學活動,產生的教學效果必將是不理想的。浸入式教學不僅僅需要考慮浸入的時機,同時還需要考慮浸入活動的對象。地區的差異使生源存在顯著的差異性。對不同程度的學生來講,應當采取分批次的逐步開展英語教學,切不可一個教學過程從頭至尾滿堂灌輸。因人而異采取分組教學,將基礎相當的學生同組,合理激發學習的動機促成有效教學活動的開展,讓學生體會到浸入式教學的樂趣。最后,摒棄偽浸入式,促真浸入式。從浸入式英語教學登錄我們的教學課程,各種各類的浸入式教學充斥著我們的視野,所謂的在全外語氛圍中體會外語魅力的宣傳比比皆是。浸入式教學并不是孤立的將學生從頭至尾的浸泡英語中學習。如果說僅僅將學生浸泡在英語氛圍中學習,那么完全沒有必要教師來組織教學,一臺錄音機或者是錄像機完全就完成任務。此種浸入式教學就是假浸入式或者是偽浸入式。真正的浸入式教學需要考慮浸入的對象動機是否被激活,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時刻被監控著,遇到教學難題無法繼續時,教師應當及時調整自己的方式策略,使浸入式教學能夠順利地開展并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更多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摒棄偽浸入式,促成有效真浸入式教學。3.浸入式英語教學模式探索。浸入式英語教學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提升英語應用能力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不同的教學模式有不同的教學效果,依據學生的基礎知識采取合理的模式,逐步完成教學,提升學生語言應用能力。(1)全浸入式教學。英語教學的對象在教學過程中至關重要,生源的差異性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活動的開展和教學效果。在生源基礎良好的班級中,教師可以實施全浸入式教學。因為學生的基礎知識較為扎實,無須花費大量時間鞏固細節知識點,教師僅需要創設學習的環境,適當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成教學活動的實施。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只是起到引導者和輔助者的功能,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由于學生基礎良好,對于全浸入式的教學完全可以接受,此類教學不僅僅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心,也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這為今后學生的少兒英語教學奠定了基礎。教師只在討論活動或選題出問題適度的參與學生的教學活動中,并指導學生調整自己的主題,選取合理的內容進行交流學習。全浸入式的英語教學對于培養獨立的思維能力有極大的影響,學生能夠用較短的時間,通過大量的鞏固練習完成教學目標。(2)半浸入式教學。相對于全浸入式教學來講,半浸入式教學必不可少。任何一個班級不可能均是優質生源,其差異性的存在決定了學生基礎各不相同,只是相對來說班級的整體基礎相對薄弱些,這樣的班級若采取全浸入式教學如同雪上加霜,教學效果較差,難以完成教學任務。此種情形,教師采取半浸入式教學是最佳的選擇。半浸入式教學并不是簡單地認為可以用母語進行教學,其教育主旨依然是英語教學為第一要素,通過教學活動鞏固英語基礎知識,適當地推進語言的應用能力,切不可一味地將母語大量加入教學活動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進行教學。半浸入式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出現問題,教師參與到調節活動,但依然未能解決問題,此時為了是教學過程完整化,教師和學生之間允許適度運用母語解決問題,一旦問題解決,教學活動依然回歸到英語教學。此類教學活動既沒有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同時也適度的鍛煉了語言應用能力,為今后更深一層次的全浸入式英語教學做好鋪墊。兩種教育模式絕不是孤立的,應當是相互補充,緊密聯系。
四、結束語
學前教育的英語教學對幼兒英語能力的培養舉足輕重,幼兒英語老師的知識能力直接影響到幼兒的英語發展。能否做到有效的浸入式教學對學前教育學生的英語教學提出了挑戰。今后的少兒英語老師要求是廣博的專業知識和應用技能,其浸入式的教學會更加多元化。
作者:王松 單位:西安翻譯學院
參考文獻:
[1]趙琳.我國幼兒園英語浸入式教育研究報告[J].比較教育研究.2004
[2]楊文.幼兒英語教學法[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6
[3]強海燕,趙琳.加拿大第二語言浸入式教學及其在我國的借鑒[J],比較教育研究,2000
[4]高敬.幼兒英語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5]強海燕.幼兒英語浸入式教育活動[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0
[6]張雯.幼兒英語教學初探[J].幼教研究,2007
- 上一篇:土木工程項目施工進度管理研究
- 下一篇:電視娛樂節目品牌營銷的平面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