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實踐教學及人才培養探討
時間:2022-10-16 03:41:44
導語:舞蹈實踐教學及人才培養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幾年,我國舞蹈文化產業的發展非常迅速,并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舞蹈產業逐漸走向多元化,但是在快速發展下,產生了很多的問題。缺少專業人才,并有一定的實踐能力。本文將從文化產業的舞蹈實踐教學開展探究,對人才培養的路徑進行進一步分析,使其能夠加快學校舞蹈人才培養與文化產業的發展有效結合。
關鍵詞:文化產業;舞蹈實踐教學;人才培養;路徑探討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文化產業的發展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產業作為一個國家的軟實力,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國家的競爭力,并且能夠促進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各院校在培養舞蹈專業人才中,要加大重視程度,使其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更加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
一、人才培養路徑分析
在文化產業背景下,對學生展開舞蹈教學活動,就一定要結合文化產業人才市場的相關需求,與具體的業態進行結合,使學生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文化產業的市場需求以及導向是培養人才的基本條件,在當下對學生舞蹈教學中,很多學校都沒有對舞蹈文化產業建立一定的知識體系,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對人才培養中,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課程安排上也都是以往的舞蹈表演、舞蹈編導等內容,與市場的實際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人才培養方向的定位。在培養舞蹈人才中,要與舞蹈文化市場的實際需求緊密的結合,做好人才培養定位。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并不是主要培養具備高端、精湛能力的人才,而是使學生能夠通過掌握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中,將掌握的各種技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可以在未來從事多種工作。在舞蹈文化產業發展的環境下,對學生展開培養,在這一過程中各院校很少將培養人才的目標放入培養體系中,這便導致缺少專業人才。(二)創新人才培養目標。創新人才培養目標使其能夠更好的適應舞蹈文化產業市場發展的需求,各院校在實際教學中,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并且加強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組織能力、實踐能力等,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三)完善人才評價體系。人才評價體系作為培養舞蹈人才的重要環節,并對學校舞蹈教師隊伍的建設也有一定的作用。舞蹈這門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舞蹈教師缺乏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但是我國在對人才進行評價中,要求評價機制要以科研為主,這對舞蹈教師而言,存在一定的難度。這樣的評價機制,會導致教師注重科研,忽略對學生的教學。
二、構建合理的教學課程體系
(一)構建具有特色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是根據專業方向進行構建的,但是,課程體系具有一定的單一性,而學生日后的發展方向具有多元性,由于很多現實的因素,導致學生在報考時選擇舞蹈專業,但是隨著課程的深入以及自身原因,學生在就業時很多都會選擇其他的行業。在構建具有特色的課程體系中,第一便是要有效加強各專業之間的聯系,將基礎知識與技能進行重新整合,院校既要構建具有特色的專業課程還要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使其能夠構建開放性課程體系,以便更好的滿足學生自身的發展。第二,在構建課程體系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思維創新能力、分析能力、整合能力等。第三,以舞蹈文化產業緊技能為培養重點,根據學生的就業方向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將多樣化的課程體系與學生就業方向相結合,使其能夠真正實現創新人才培養的方式。(二)設置多樣化的課程群。在設置多樣化的課程群中,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強學生基礎知識,拓寬學生發展方向,根據舞蹈文化產業的需求,注重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將基礎公共課、基礎學科課、選修課等教學平臺設置為一個課程群。當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因此,在對學生展開教學中,既要保證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識,又讓學生符合社會的發展需求,使其更好的實現社會與學校的結合。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創造性以及發散思維。在社會飛速發展的環境下,要不斷加強對舞蹈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使知識進行有效的融合,使其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學校設置多樣化的課程群,不僅是舞蹈課程自身的發展趨勢,更是社會對舞蹈人才提出的新標準。(三)加大實踐課程實施力度。基于文化產業的舞蹈教學在實際教學中,要注重開展實踐課程,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以便更好的適應未來的工作。教師在教學內容上,不能只是單純的以教材為基礎,教師要加強學生的視野,不斷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能力,在課程的設置上,注重將舞蹈理論與文化產業的發展進行有效結合。另一方面,各院校要積極與當地企業進行合作,進一步為學生創建實踐基地,使其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學習相關知識技能。學校也可以積極在校內建設文化產業園,憑借教學資源以及廣闊的發展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以及良好的教學環境,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結語
基于文化產業的舞蹈實踐教學,在對人才的培養上,不僅要保證學生掌握基本的舞蹈知識,又要使學生符合文化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舞蹈學科與其他學科基本知識進行有效的結合,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提高我國舞蹈教學質量。
作者:吳旭敏 單位:四川音樂學院舞蹈學院
[參考文獻]
[1]張婭妮.基于文化產業的舞蹈實踐教學及人才培養路徑探討[J].經濟問題,2016,08:80-82.
[2]王志紅.論高校舞蹈課教學與舞蹈文化市場的接軌[J].邢臺學院學報,2015,03:102-103.
- 上一篇:文學名著審美教育論文
- 下一篇:農村青年教師培養機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