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創新實驗室管理人才培養研究

時間:2022-09-19 11:15:33

導語:高校創新實驗室管理人才培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創新實驗室管理人才培養研究

摘要:該文針對高校創新實驗室的特點和存在的不足,結合在新疆大學創新實驗室獲得的實際管理經驗,總結出了學生主動參與、教師積極引導、教師與學生深度融合的創新實驗室管理模式與實踐人才培養體系。該模式在新疆大學創新實驗室進行了實驗,從近三年的實踐效果來看,該管理模式和實踐人才培養體系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不僅鍛煉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還節省了教師的管理時間,又能促進創新實驗室健康發展。

關鍵詞:創新實驗室管理;管理模式;實踐人才培養

當前,國家大力推動創新創業戰略,不斷提高對創新人才的要求,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創新人才培養的舉措。同時,企業、社會對創新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不僅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還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項目管理能力。目前,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重視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并圍繞創新人才培養的目標,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人才培養模式以及實驗室建設等方面進行大量的改革。其中,實驗室作為實驗教學和實踐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場所。為了充分利用學校的實驗室資源,培養高素質高能力的創新型人才,許多高校建立了創新實驗室,擬通過以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等學科競賽和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為主要實施方式開展科技創新活動[1-4]。高校通過以上形式的課外科技活動使得大學生在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團隊協作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隨著參與學生的數量增多,管理難度增大,如何高效、合理地管理創新實驗室以及培養創新實踐人才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1高校創新實驗室管理存在問題

目前,高校創新實驗室管理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參與創新實驗室管理的師資隊伍不足。首先,大多數教師沒有工程背景,無法勝任創新實踐教學。同時,由于學校的各種考核制度重科研輕教學的情況,多數教師傾向于做科學研究,不愿意參與本科實踐教學,導致參與創新實驗室管理的教師數量極少。其次,創新實驗室需要全天開放,教師要定期或不定期對學生進行指導,因而需要增加師資,也增加管理教師的工作時間。(2)管理方法陳舊。創新實驗室創建之后,還是按照以前的實驗室管理模式進行管理,沒有合理、科學地運行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管理,導致在人員、設備等方面的管理比較混亂[5-6]。(3)創新實踐人才培養機制不健全。許多高校的創新實驗室只是以學科競賽為驅動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方面沒有計劃性和延續性,缺乏對學生綜合能力系統性培養的體系。(4)缺乏評價和相應的考核機制。創新實驗室沒有合理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大多數情況是根據學科競賽所獲得的獎勵情況以及設計作品功能的完成情況來考核,沒有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思維以及自主學習進行過程性考察。

2創新實驗室管理模式和實踐人才培養體系

針對高校創新實驗室管理存在的問題,為了能讓創新實驗室高效運轉,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創新環境,并且完善實踐人才培養體系。通過近幾年的創新實驗室實踐工作,總結出了學生主動參與、教師積極指導、師生深度融合的高校創新實驗室管理模式和實踐人才培養體系[7-9]。2.1學生主動參與的高校創新實驗室管理模式。學生主動參與的高校創新實驗室管理模式是一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教師學生深度融合的管理體系。在整個管理過程中,學生作為創新實驗室的主體主動參與創新實驗室各方面的管理工作,該工作包括對實驗室成員及儀器設備的管理,新成員的招錄、培訓,規章制度的完善等。該管理模式有利于實驗室的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能有效解決創新實驗室管理師資隊伍不足、教師時間不充裕以及創新實驗室全天候開放的問題[10-12]。該管理模式如圖1所示。該管理模式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2.1.1實施原則。在整個管理過程中,要堅持學生主動參與、教師積極引導、教師學生深度融合的原則進行。學生作為整個創新實驗室管理的主體,要貫穿于整個管理過程。學生作為管理者,不僅要管理好各自負責的實驗室,還要為實驗室的培訓做出計劃安排,為整個實驗室的發展出謀劃策。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管理人員,高效地管理實驗室;教師和學生要深度融合在一起,隨時隨地溝通,指導學生解決實驗室的各種問題,促進創新實驗室健康發展。2.1.2學生管理人員的選拔。在學生管理人員的選拔方面,所有學生管理人員必須是從長期在創新實驗室學習并參與多項大賽的創新實驗室成員中挑選。創新實驗室學生總負責人要從參加多次大賽、具有豐富技術經驗、擁有強烈責任心且已經獲得保送研究生名額的大四學生中選拔。這樣的學生沒有找工作或者考研的負擔,有更多精力參與到創新實驗室的管理中;同時,擁有豐富的大賽經驗和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能較好地為團隊提供技術指導。各個創新實驗室的主要負責人優先考慮已經取得保送研究生資格的大四學生,或者極少數品學兼優、學有余力且責任心強的大二、大三學生擔任;各個創新實驗室同時還要配備1名品學兼優、具有強烈責任感的大二或大三學生擔任輔助管理人員,為培養下一屆創新實驗室負責人做好準備。2.1.3權責明晰,相互監督創新實驗室學生總負責人要對創新實驗室委員會負責,要管理和監督各個創新實驗室學生管理人員開展各自的工作;創新實驗室學生管理人員要監督學生總負責人的行為,同時,認真負責地做好各自的實驗室管理工作,包括實驗室的安全與衛生,實驗室成員的選拔與培訓、實驗儀器設備的管理、經費預算及管理、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申報書撰寫等。整個實驗室的所有活動全部由學生來策劃,教師負責內容審核,由學生負責實施。教師的主要職責就是協調實驗室與其他各部門,爭取各項經費,解決學生管理人員無法解決的問題。同時,負責教師要及時與管理人員溝通,定期參與創新實驗室管理委員會會議,共同總結和商討創新實驗室各項工作落實情況,以及分析、解決當前實驗室存在的問題。2.2學生主動參與的高校創新實驗室實踐人才培養體系。為了加強高校創新實踐人才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高校創新實驗室需要組織豐富的、系統的培訓內容,并且要充分利用學生課余時間進行培訓,這無形中增加了指導教師的工作量,占用了指導教師大量的時間。為了解決創新實驗室師資少的問題,同時要保證創新實驗室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質量,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13-15]。根據新疆大學創新實驗室運行的實際情況,總結出了學生主動參與、教師積極引導、教師學生深度融合的高校創新實驗室實踐人才培養體系,其體系結構如圖2所示。該培養體系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學生主動參與、教師積極引導、教師學生深度融合。在整個培養模式中,學生是主要的載體,學生主動參與體現在能力培養的各個環節中,包括課程培訓、項目參與和學科競賽。在課程培訓中,培訓人員是由基礎知識扎實、實踐能力強的高年級成員承擔,一是可以緩解實驗室管理教師少的問題,二是學生與學生間的交流能夠更加積極,能大膽提出和討論問題。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整個過程都是由學生全程參與完成,高年級學生負責“傳、幫、帶”低年級學生。教師在整個過程中都要積極參與,負責引導學生,解決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與學生要積極溝通,和學生進行深度的融合。(2)階梯式能力提升培養體系。為了實現學生實踐能力穩步提升,需要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對其進行系統的、逐步的培訓,打造一個全方位、層次性、進階型的實踐人才培養體系。本培養體系主要分為4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針對大一年級或者大二年級剛進入實驗室的學生,由實驗室負責人安排高年級學生對其進行系統的基礎課程培訓,包括C語言、數據結構、電路分析等課程。第二階段是將前期培訓合格的成員分配到項目梯隊中,進行一年的項目實訓培養。第三階段是將第二階段的合格成員選拔到學科競賽團隊進行系統性鍛煉。經過前三個階段的培養,成員應具有較高的軟硬件開發能力、項目管理能力以及系統工程能力。在第四階段將重點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及創新能力。(3)層次化的能力評價體系。在能力評價體系中,不再只以大賽成績或者作品完成度作為考核指標。需從多個維度進行評價,在評價過程中,要強調結果與過程并重的考核方式,其中,結果占40%,過程占60%。過程考核從5個方面進行,包括自主學習能力(20%)、創新能力(20%)、文稿撰寫能力(20%)、協同能力(20%)和綜合能力(20%)。

3實施效果

學生主動參與、教師積極引導、教師學生深度融合的高校創新實驗室管理模式和實踐人才培養體系在我校創新實驗室已經進行了為期三年的實驗,獲得了較好的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3.1實驗教學中心的成效。由于創新實驗室學生負責人認真負責的態度,加上指導教師的積極引導,有效保障了我校創新實驗室每年約120名新成員的培訓工作順利完成,約26項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的申報和完成;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電子設計大賽、智能汽車大賽等學科競賽順利參賽以及科研項目的完成。有效解決了實驗中心參與創新實驗室管理和指導教師人員不足的問題,使得指導教師有更多精力進行更高層次的管理和設計,有更多時間進行科學研究。教師學生的深度融合方式,利于教師與學生融為一體,與學生的積極交流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開拓了教師的思維。3.2學生的收獲。創新實驗室學生負責人經歷了從學生到管理者的過程,通過自身培訓、給低年級學生培訓,以及參與創新實驗室的管理工作,學生負責人在理論基礎、專業技能、管理能力、組織能力、講授能力、溝通能力、演講與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在創新實驗室的學生通過參加這些培訓,養成了認真負責的態度,形成了兢兢業業、踏實工作的品格,鍛煉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優良品質的形成會增強學生的社會競爭力。另外,學生通過主動參與創新實驗室的活動,在提高能力的同時,也能獲得保送研究生的名額。3.3創新實驗室獲得的成果。在近三年的實施中,我校創新實驗室獲得電子設計競賽全國一等獎1項,全國二等獎3項;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三等獎3項;計算機設計大賽全國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大賽二等獎1項,西部賽區一等獎1項,西部賽區二等獎6項,西部賽區三等獎3項;成功申報國家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48項并獲批32項,完成橫向課題1項;培養實踐能力強的學生200余名。

4結語

從目前的實施效果來看,學生主動參與、教師積極引導、教師學生深度融合的高校創新實驗室管理和實踐人才培養體系是高校實驗室管理和創新人才培養的一種很好的補充,在提高創新實驗室的利用率、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組織能力以及積極性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并且該研究在實踐中獲得了較好的效果,使得我校創新實驗室的各項工作能穩步推進,人才輸出穩定。

作者:石飛 李洪濤 王建英 張琳琳 趙楷 周剛 趙彩蕓 單位:新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