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育產教全程融合人才培養探究
時間:2022-04-28 11:25:36
導語:高職教育產教全程融合人才培養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職院校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搖籃。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企業及院校應認識到產教全程融合的優勢,高職院校需明確產教融合發展現狀,根據實際情況提出高職教育產教全程融合人才培養途徑。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高職教育;產教全程融合教
育事業是會議報告中的討論重點,其中,提出職業教育產教融合道路的完善途徑及總體思路,對職業教育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我國的職業教育在發展過程中面對較多的波折。近幾年我國頒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等相關意見,此類文件的頒布為職業教育轉型提供幫助。目前,提出深化校企合作及完善職業教育體系等發展戰略,完成專業性教育及實踐教育,達成人才的培養目標。在本次研究中,立足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探究高職產交全程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優化我國的人才培養戰略。
1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產教全程融合的優勢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我國企業發展速度較快,通過產教全程融合的模式有利于提升企業知名度。但我國部分企業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企業較為偏僻或者實力較弱,對人工的需求量大,高素質的人才量明顯不足。因此,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通過產教全程融合的培養模式,使人才與企業建立溝通渠道,學生在畢業后可進入企業實習。學生在產教全程融合的培養模式下,能實現邊學邊做的目標,將學習的內容應用在實際。理論與實踐的反復融合,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對我國某職業院校進行調查,發放300份調查問卷,40%的學生希望在學習中實習,因此,在高職教育中,采取產教全程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也是觀察學生意向的一種方式。學生可在空余時間進入企業學習,也可在學校的統一組織下進入企業學習,教師負責回訪工作。通過企業的實際工作,學生明確知識的應用方式,并通過考核制度等,避免學生在大學弄成懶散的習慣,并形成嚴謹的工作態度。
2產教融合發展現狀
我國在近幾年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在改革過程中也取得突破性進展,產教融合及校企合作等在我國多數高職院校實行。但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在發展過程中依舊存在發展理念落后及企業參與度不足等多項問題,這些問題對高職院校發展及培養復合型人才造成阻礙?,F階段,產教融合教育模式分為以下三種類型,第一,校中廠,廠中校;第二,以實訓為目的的基地;第三,畢業前的頂崗實習。第一種及第二種產教融合模式對工作崗位進行模擬,學生并沒有真正進入企業,這種環境下學生面對的壓力不足,產教融合處于一種形式化的狀態,學生在學習中無法將知識應用,沒有體驗工作的新鮮感,無法達成產教融合的教育目標。最后一種教育模式是理論課程學習完畢,正式進入工作崗位的前期階段,這種實習方式學生真正參與到企業的生產及運營過程中,但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困難問題,往往導致理論內容喪失,學生無法展開系統化的學習,導致在工作中面對較大困難,部分學生可能會轉業。如何處理此類問題是目前高職院校在工作中的重點。對我國的高職院校學生學情進行分析,受到生源因素的影響,高職院校納入的學生往往學習興趣較低,無法完成長時間的集中學習,但對實踐敏感性較強。在我國的相關統計中,多數學生希望采取產教全程融合模式,比如,對300名高職學生進行調查,其中只有84名學生參與過社會實踐,多數學生并未參與過實踐活動。高職教育的目標是為社會培養技能型人才,為達成高職學生的培養目標,展開產教全程融合模式已經迫在眉睫。
3基于新型城鎮化的高職教育產教全程融合人才培養途徑
高職院校學生在培養過程中應當使學生能適應企業的工作環境,學生需具備服務能力及管理能力,這也為學生成為一線人才奠定基礎。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過程中,實施產教全程融合模式學生及教師的熱度較高,企業的參與性則較為平淡。因此,在新型城鎮化的背景下,如何提升企業的參與積極性是目前應當解決的問題。在產教全程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中,政府應當積極參與其中,通過政策支持及鼓勵的方式,頒布相關的激勵制度,使城鎮化中的企業積極參與到產教全程融合教育模式中,使企業愿意付出,也能獲得收益。政府需要制定相關的監督及管理流程,監督學校及企業的行為,使兩者均能發揮出自身的價值,避免發生責任不清或者用人過度等問題。學生在高職院校的整體生涯中應當具備可行性的實習方案,保證理論教育與實踐交融的完美融合。在新型城鄉發展過程中,中小企業不斷涌現,此類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量較大,各個地區的產業園中具有較多的中小企業,這也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關鍵力量。因此,職業院校應當抓住此類企業,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我國部分職業院校已經實施產教全程融合模式,以某高職院校為例,該院校在2017年及2018年在物聯網專業選擇兩個班進行實驗。在城鎮化發展迅速的城區展開產教融合,校企雙方簽訂相關協議,明確學校及企業的責任,并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及課程方案。學生也簽署第三方協議,在獲得經濟收益的同時,也會履行自身的責任。工作流程自采購及裝配到銷售、管理,涉及的層面較為豐富。物聯網專業的學生在制作網線或者傳感器過程中能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工作融合,并學習相關的管理經驗,不斷提升個人素質。對學校的人才培養成果進行觀察,學生在產教全程融合的教育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該模式在高職院校應用已經初見成效。
4結束語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采取產教全程融合培養模式依舊需要進一步研究及探索。讓學校的專業與企業的需求結合、實現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的結合、實現生產過程及教育過程的融合是目前高職院校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通過產教全程融合模式有利于發揮職業教育的功能,完成職業教育的工作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明興,孫薪妞.高職院校“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下班級思政教育困境探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3):107-109.
[2]丁懷民.校企深度合作產教全程融合——創新高職特色人才培養模式的必由之路[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26(3):7-10+19.
[3]李敏,陳琳,文燕,李為民.新型城鎮化背景下高職教育產教全程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價值工程,2018,37(25):255-257.
作者:王政 單位:河北工程技術學院
- 上一篇:幼兒藝術教育審美本質研究
- 下一篇:業財融合會計人才培養體系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