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策略
時間:2022-07-02 09:00:32
導語: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學前教育專業“3+2”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方案是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中職三年和高職兩年的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針對學前教育專業中高職人才貫通培養中存在的問題,科學制訂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方案,能夠為中高職不同教育階段的人才培養和有效銜接以及教育質量提升起到關鍵性作用。
關鍵詞:學前教育;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方案
一、引言
中高職教育銜接一體化發展已成為當今職業教育發展的主流趨勢,能夠為中高職的教育階段有效連接和教育質量提升助力。學前教育專業“3+2”貫通培養是指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三年與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兩年的一體化培養,有利于增強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職業發展水平。貫通人才培養方案在貫通人才培養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學前教育專業“3+2”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方案是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中職三年和高職兩年中連續完整的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方案的制訂研究是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新需要,是積極對接國家教學標準,優化專業人才培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快完善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相互銜接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新要求,是提高學前教育專業貫通培養人才質量的保障。在對中職和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及執行情況進行調研分析中發現:中高職貫通培養方案在培養目標、培養規格、服務面向、課程體系、監督機制等方面還存在不夠健全等問題,尤其在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畢業要求、課程體系及專業課程間的相互對接等方面尚需要研究和完善。對此,我們通過課題研究探析貫通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的策略,制訂并完善學前教育專業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方案,全面落實立德樹人,適應學前教育發展、服務的需求,科學構建課程體系,促進理實一體、校園(幼兒園)深度融合,使培養方案體現時代性、科學性、發展性,做到科學、適用、可操作、可評價。
二、研究與分析
通過采取文獻資料法、調查分析法、經驗總結法和行動研究法,對中職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高職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中高職銜接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研究、分析與梳理,發現在貫通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上存在各階段培養目標脫節、畢業要求不具體、教學內容重復、知識銜接缺乏邏輯性、實踐教學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另外,調查分析還表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多為初中畢業女生,基礎知識相對薄弱,自主學習能力較弱,持續充實自我的意識不強;中職學生對專業選擇多數以易于就業為目的,缺少主觀認同;中職升入高職的考試由高職學校自行組織決定,門檻相對較低,盡管各校有自己的錄取標準,但為了保持專業生源,只要達到要求即可,生源質量與普通專科學生有差距。中職學生入高職后由于對高職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法不適應,使得學習壓力增加,表現出后勁不足。對此,我們依據國家頒布的保育員、育嬰師的職業要求,依據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和幼兒園教師課程標準,對所獲得的調查研究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總結,為制訂貫通人才培養方案奠定基礎,同時,我們按照國家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精神,明確目標方向,在學前教育專業“3+2”中高職貫通培養的人才培養方案制訂中實現培養目標定位準確、畢業要求具體、實踐環節明確,課程內容完善、對接緊密、梯度推進、能力遞進,體現貫通培養的價值。
三、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的策略探析
(一)政策引領明確目標
在《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幼兒園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文件精神引領下,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依據國家有關規定的公共基礎課程標準和專業教學標準,結合學校辦學層次和辦學定位,準確定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明確中職、高職不同階段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不僅要體現分段實施的相對獨立性,更要體現統籌培養的緊密關聯性。
(二)總結借鑒提升經驗
深入做好調查研究工作,明晰區域學前教育特點和對學前教育師資需求狀況,在此基礎上對中職的、高職的,已有貫通培養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研究借鑒,對曾經的做法進行縱向思考,對省內外的實踐經驗進行橫向比對,用聯系、發展的觀點認識,在政策的指導下選擇適應自己需要的經驗用于貫通培養方案的制訂。從現存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具體問題入手,解決好培養目標脫節、教學方式斷裂、教學內容重復、實踐教學單一、學生管理斷層等問題。
(三)集中專家團隊優勢
發揮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作用,集中學前教育專業專家、教科研人員、幼兒園園長、骨干教師和學生(畢業生)的力量,做好充分調研,如畢業生跟蹤調研、在校生學情調研、社會對學前專業人才規格調研,明確在中職、高職貫通培養的不同階段專業所面向的職業崗位(群)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形成專業人才培養調研報告,在此基礎上專家團隊共同做好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工作。
(四)落實育人關鍵環節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抓住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這一關鍵,注重對學生職業認同的培養,全面實施課程思政,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五)把握課程體系重點
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方案的核心是課程體系構建,重點要以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標準為基本遵循,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明確中職和高職的培養分工。中職與高職不同階段的教學內容在難度、深度、廣度上有一定區別,應遵循職業教育、技術技能人才成長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科學確定公共課、專業課、頂崗實習與社會實踐、拓展課程的比重和學時分配,統籌安排實訓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形成內容完善、對接緊密、梯度推進、能力遞進、特色鮮明的中高職課程銜接體系。
(六)重視實踐教學體系建構
實踐教學是提高學前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應重視對目標、內容、實施、評價的總體構建。使目標指向師德養成與專業認同,使實踐內容與專業課程有效銜接,從實際出發采取集中與分散的實踐安排,將雙導師制與多元評價運于考查評價。全面落實課程實踐,重視課程實踐環節,找準課程實踐的切入點,有目標、有計劃、有組織地實施課程實踐,創新課程實踐的方式與方法,嚴格實踐過程的指導與檢查評價。
(七)制訂過程規范性
貫通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過程應科學、規范,中高職院校共同制定。從調查研究、分析現狀入手,進行專業調研;通過幼兒園需求、崗位需求的調查和畢業生跟蹤反饋,定位崗位目標;依據幼兒園教師專業崗位、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來設置課程,確立核心課程,優化課程結構、做好課程銜接。專業指導委員會成員、專業課教師、幼兒教育領域專業人員廣泛討論,根據學前教育的發展及專業建設、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現狀,提出合理建議。
(八)方案內容完整性
方案具體內容應包括:專業名稱及代碼,入學(中職、高職)要求,修業年限,職業面向,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中職、高職),課程設置及要求,教學進程總體安排(課程類別、課程性質、課程名稱、課程編碼、學時學分、學期課程安排、考核方式、學時比例),實施保障(教師隊伍、教學設施、教學資源、教學方法、學習評價、質量管理等),畢業要求,附錄(教學進程安排表、變更審批表等)。
(九)實施過程改進性
在方案的實施過程中要建立評價、反饋與改進機制,根據區域經濟發展對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的需求、及學前教育教學改革實際,結合學校的培養目標及專業建設與發展的實際,及時優化調整,持續改進,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使人才培養方案在實際實施中體現出科學性、適用性、可操作性和發展性,并能夠體現培養特色。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9〕13號)[2019-6-11].
[2]黑龍江省教育廳.黑龍江省施行“3+2”中高職貫通培養.[2019-5-10]
[3]趙慧君.中職:高校銜接學前教育人才培養問題和解決對策[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20(4):121-125.
作者:高慶春 李艷志 單位:齊齊哈爾高等師范專科學校 齊齊哈爾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 上一篇:營造林工程質量如何提升
- 下一篇: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在地形圖測繪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