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型陶瓷技能人才培養研究

時間:2022-12-09 04:08:54

導語:創新型陶瓷技能人才培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新型陶瓷技能人才培養研究

[摘要]陶瓷作為一種文化與工藝相結合的現代化產業,其發展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創新的經營理念已經成為主流,對于人才的培養也在逐步轉型和創新。工匠精神作為新一代人才的航向標,是每一個工作者都要努力追求的方向,德化產區作為中國陶瓷發展的重要產業中心,是歷史與時代的交匯區,因此以德化產區為例進行研究是最好的試驗田。

[關鍵詞]工匠精神;創新;陶瓷技能人才;德化產區

工匠精神作為新一代人才的航向標,是每一個工作者都要努力追求的方向,在未來的時展中,“工匠精神”的力量依舊是國家發展前行的助推器,同時也是一個行業逐漸向前的精神指引。德化產區作為中國陶瓷發展的重要產業中心,其歷史與技術都是德化現代工業發展的有力奠基,是歷史與時代的交匯區,因此以德化產區為例進行研究是最好的試驗田。

一、德化產區陶瓷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一)德化產區陶瓷藝術的傳承

德化作為中國歷史悠遠,一脈相承的陶瓷發源地,其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的藝術靈感,不斷傳承的工藝氣息都是德化陶瓷藝術的歷史積累,千百年來的傳遞與更迭讓德化的陶瓷工藝更加扎實穩健,同時也形成了屬于自己的陶瓷風格,這便是德化在時間長河中的傳承,是一份厚厚的積累;在德化陶瓷藝術傳承的過程中,缺少不了的是陶瓷藝術家的輩輩相傳和突破攻堅,德化的陶瓷產區出現了許多的有創造力的有使命感的藝術家,他們將發展陶瓷藝術為己任,在自己的時代中不斷地鉆研,探索,將陶瓷的藝術水準進行提升,不斷精研,何朝宗等藝術家在明代用自己的力量將德化陶瓷推至一個新的高度,讓更多的人了解德化陶瓷,也將德化陶瓷的燒制工藝提升到新的水平。

(二)德化產區陶瓷藝術的發展

一方面要發展德化陶瓷藝術的精神,因為現代工業的精神與傳統工業的精神是相一致的,或者說有一定程度的趨同性。陶瓷工藝的精神是嚴謹的,工藝品的選材、胚胎、燒制是不能有馬虎的,只有謹慎才可以將陶瓷燒制的恰如其分,火候也是傳統工藝的重要技巧,缺少火候的掌握,也是很難完成一件作品的。另一方面要發展陶瓷藝術的技巧,陶瓷雕刻、上色、印花、留白都是一種技巧,是通過千百年來藝術大師琢磨、鉆研,進而有了呈現。這些具有創造性的工藝,是現代工業無法取代的,但是可以汲取和借鑒。德化產區陶瓷藝術發展離不開傳統工藝和現代工業的結合,讓傳統與現代有機結合起來,合作共贏才是最好的發展方向。

二、“工匠精神”的時代表達與現實意義

(一)“工匠精神”的時代表達

縱觀時代變革,“工匠精神”在歷史的發展中給予我們了民族特色,成就了我們特殊的民族烙印。青銅編鐘,陶瓷印刷,卯榫架構,雕刻鏤花,煙花鐵樹,書法繪畫太多的文化藝術讓我們的敬畏,因為支撐這些的不是單一的細胞,更多是工匠精神的推動和承載。“工匠精神”是什么呢,是一種態度和專業,因為沒有任何東西是可以輕易出現與流傳,只有在橫向和縱向的努力中不斷摸索,尋找,堅持才能夠獲得些許的進步。在未來的時展中,“工匠精神”的力量依舊是國家發展前行的助推器,同時也是一個行業逐漸向前的精神指引。

(二)“工匠精神”的現實意義

現代的工業環境是機械化和科技化的產業鏈,在這樣的產業環境下我們既看到了科技改變生活的優勢,同時也看到缺乏“工匠精神”指導下的一味重復與枯燥的現代工業現狀。“工匠精神”是古往今來的大國工匠用自己精益求精的鉆研姿態,求真求實的實操磨練,革故鼎新的突破風格不斷詮釋的一種力量和態度。現代工業的發展流程化,商業的發展浮躁化,各行各業的虛假化,太多令人不滿的地方,商業糾紛,民事糾紛也越來越普遍,“工匠精神”被再次提出和深化,就是起到一個長明燈的作用,當每個人和行業迷茫的時候,知道看到這盞長明燈,我們就會逐步找到方向,從偏航的路途上回到正軌,疫情期間的醫護人員,救援人員,公務人員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有著“工匠精神”的人,堅守在自己的崗位,努力做好每一份工作,就是一個合格的“工匠”。

三、融入“工匠精神”的創新型陶瓷技能人才培養研究

(一)深化藝術修養,磨礪創新思維

對于人才的培養而言,是需要一個學習的過程,也就是積累的過程,陶瓷技能人才也不例外,對于專業領域的學習和掌握是十分重要的。陶瓷不僅僅是一種工藝,其中還摻雜著藝術靈感的成分,所以培養一個陶瓷技能人才的過程是有難度的。首先,一個合格的陶瓷技能人才首先要有專業的文化厚度,也就是說對于你本專業的發展歷史、文化底蘊、專業價值要有一個很好的理解,這是一中積淀。深化藝術修養就是要從了解開始,只有知道的多了,看過的世界豐富了,你才會有新的理解。所以對自己的專業深耕,是對自己的專業的尊重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充實,積累是一個必走的道路,但是一個孤獨求知的道路,這期間可能還需要不斷請教和探討,這才是前進的階梯。其次,創新是在了解的基礎上,當你進行了自身的豐富之后,你的眼界和見識就不同了,你就會從現實中將精華與糟粕分離出來,這樣你就會找到創新的突破點,同時也正是因為你對陶瓷也有了很充分的認識,所以你才不會在創新的時候將其本身優秀的因素抹殺掉。各行各業都需要去創新,需要跟隨時代的潮流,但是創新的思路與方法很重要,對于不同的行業創新的方式都不一樣,所以創新的思維,創新的角度是需要不斷的磨礪的,只有經過不斷地磨礪之后才能夠更好地應用在陶瓷行業中。最后,培養陶瓷技能人才是十分重要的,培養一個創新性的陶瓷技能人才更是一件關乎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砝碼。面對這樣的行業形勢我們要找到方法,第一個階段就是要深化藝術修養,磨礪創新思維,將基礎打好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解讀“工匠精神”,銜接自身技能

將“工匠精神”融入現代的工業人才培養是對現代工業的一種激勵,或者說像一泉活水給予現代工業新的發展契機,因此在陶瓷技能人才培養方案中,對工匠精神的解讀是占據培養比例的,只有真正明白了工匠精神的含義才能夠更好地創新和豐富自己的能力,改進自己的水平。首先,要多組織技術人才進行“工匠精神”的學習培訓,培訓的內容也不要講一些空話,多結合現實的例子進行講述,讓培訓人員在學習的時候能夠通過具體的事例進行一些學習和啟發,并且要讓技術人才進行言論發表,闡述自己從中所汲取到的“工匠精神”的內涵,其實工匠精神也沒有明確和具體的含義,對于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人而言所意味的都不一樣,技術人員要不斷地充實自己對“工匠精神”的理解。其次,要將工匠精神中所帶有的含義與自己的技能進行銜接,這份銜接分為抽象銜接和具體銜接。抽象銜接指的是將“工匠精神”中其中的一點表達與自己的陶瓷技能的實施中遇到的問題或者可以改進,卻不知道該如何改進的地方找到共鳴,這種方式給予的是精神力量方面的銜接,這樣的銜接會提升工匠的工作興趣和工作韌性,對于專業而言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具體銜接指的是在相關專業的領域層面,也就是通過對陶瓷領域的工匠中學到了其中的技術精神或者說對陶瓷技術改進的一些方式,這些對自身的技能會產生一些幫助和靈感的碰撞,從而有一些具體方式的銜接。最后,價值觀對方法論的指導作用就體現在這里,“工匠精神”中融匯的精神力量是一種價值展現,對于每一個具體實施的工業技巧雖然沒有具體的方法指引,但卻明確了方法的方向,解讀“工匠精神”,銜接自身技能是對陶瓷技能發展的尊重也是對陶瓷技術人才培養的一種具體方式。

(三)創新格局升華,培養實操人才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活躍經濟的重要杠桿,在互聯網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所有的行業都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領域和發展空間,不管是在發展方式還是傳播方式中都需要一些新鮮的元素和風格。陶瓷技術作為一種工業工藝和傳統藝術相結合的產物,陶瓷技術人才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近代以來陶瓷從傳統的口授相傳到工業生產,這個轉變是不完整的,因為由于時代的影響,二者的轉變沒有經歷一個取舍的過程,導致現代的工業性過重,缺乏傳統的影子。首先,傳統的風景,現代的工藝是一個發展方向,陶瓷技術人才一定要了解傳統的陶瓷工藝,傳統的陶瓷技術,這是對傳統工藝的尊重也是一種傳承,但是了解還不完全,要學會,或者說掌握,掌握技巧就要多進行實操訓練,這是必不可少的,掌握之后了解了它的方法結構和原理之后就要將這些應用到現代工藝中去,讓現代工藝產生傳統成果。是以一種創新,要把握創新的格局,不要拘泥于花樣和用料,這些創新的方向太過狹窄,不具備發展性,只是一種點綴。其次,一樣的現代工藝,不一樣的陶瓷作品。創新是將技術和工藝進行融合,在陶瓷作品上進行創新,要與現代相結合,與流行相吻合,生產一些與現代生活息息相關的陶瓷作品,反映現代生活,貼合百姓情感,這樣的創新才是能夠吸引大眾消費者的。陶瓷技巧人才有了想法之后就要進行實操的嘗試和練習,因為現象和現實畢竟不是一回事,所以陶瓷技術人才多進行實操是很重要的,不僅能鍛煉自己的技術,同時也能看到創新的想法是否成立,實踐可以碰撞火花。

四、小結

德化產區作為中國傳統的陶瓷工藝品生產基地,其歷史與技術都是德化現代工業發展的有力奠基。“工匠精神”作為大國工匠的精神力量,支撐著中華民族的工業發展一路向前。陶瓷技術人才的培養要在創新的基礎上不斷努力,用不斷變更的時代文化吸引陶瓷技術人才進行創新改革,為中國的現代陶瓷工藝增添色彩。緊跟時代步伐,我們深化“工匠精神”,用創新的時代強音不斷培養陶瓷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劉純泉.傳承工匠精神,留住工匠技藝[J].現代班組,2015(12).

[2]徐小洲,梅偉惠,倪好.大學生創業困境與制度創新[J].中國高教研究,2015(1):45-48.

[3]查國碩.工匠精神的現代價值意蘊[J].職教論壇,2016(7).

[4]徐國慶.智能化時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轉型[J].教育研究,2016(3).

[5]陽立高,韓峰,楊華峰,劉建江.國外高技能人才培養經驗及啟示[J].中國科技論壇,2014(7):121-126.

[6]管平,胡家秀.高職院校創新型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高等教育研究,2013(2):57-59.

[7]朱輝球,吳旭東.融入現代學徒制“工匠精神”的創新型高職陶瓷技能人才培養研究[J].景德鎮陶瓷,2018(2):1-3.

作者:賴鋆 單位: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