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專業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研究

時間:2022-02-07 10:09:03

導語:電子商務專業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商務專業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研究

摘要:中高職銜接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立的重要抓手。在中職教育階段,要突出基礎知識與單項技能的培養;在高職教育階段則要在此基礎上對于細化的專業方向進行深入的講授:從而形成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的路徑。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中高職銜接重點主要體現在制度政策、培養目標、核心職業能力、課程體系等方面,尤其是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與職業能力培養的銜接。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電子商務專業;中高職銜接

隨著經濟發展,社會對于職業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在專業、課程、教學與考試評價等方面存在脫節、斷層或重復現象,職業教育整體吸引力不強,與國家有關加強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尚有較大差距。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中高職銜接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一個主要內容,這對推動中高職教育的協調發展,培養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是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兩個不同層次和不同階段的教育形式。要使這兩個階段能夠有效合理地銜接,目前還要解決制度政策、培養目標、核心職業能力、課程體系等問題。綜合各方面因素,中高職銜接的核心主要還是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與職業能力培養的銜接,因此,我們應該重點關注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與職業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1]。中高職銜接是建設現代職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職業教育各方面協調發展,培養適合經濟社會發展的高技術技能型人才,應當構建科學完整、具有可持續性的現代教育體系。這不僅是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新時期中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方向。但當前中高職銜接仍存在延伸通道受限、人才培養銜接較差、缺乏操作細則等問題,需要從定位、頂層設計、課程銜接、校企共同育人等方面進行推進。

一、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的實踐意義

我院(大連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在探索本專業的中高職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在2016年就啟動了與大連電子學校(中職)電子商務專業開展“3+2”合作,結合《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2015年)》對電子商務專業最新要求,對電子商務專業“3+2”中高職銜接的人才培養目標銜接、對應的職業崗位群及職業能力銜接、課程設置方案的相互銜接以及跨境電商、創新創業能力提高等方面開展了深入研究,并將研究成果運用到我院招收的“3+2”中高職銜接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當中。該成果自2017年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電子商務專業(3+2)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其中該專業學生多次獲得遼寧省電子商務技能職業技能大賽、大數據技術應用大賽獎項,并獲得第十四屆“挑戰杯”遼寧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該專業與京東物流公司開展“京東班”人才訂制培養,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目前,兩屆畢業生大部分就職于京東等多家知名電商企業[2]。

(一)解決能力培養斷層問題

針對中高職“3+2”銜接人才一體化培養過程中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在中高職兩階段聯系不緊密、學生在中職階段所學習的課程在高職階段沒有得到深化并促進實踐技能的提升、高職階段開設的課程沒有與前序課程有效銜接等問題,我們將現代職業教育理念貫徹到中高職銜接一體化人才培養中,構建了基于現代職業教育理念下的中高職協調發展的電子商務專業“3+2”人才培養模式,解決了學生能力培養的斷層問題。

(二)滿足電子商務類人才培養系統需要

我院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符合國家的“十三五”發展規劃,符合“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等發展戰略對于創新創業型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培養學生能夠面向傳統與現代企業,以發掘與應用商務數據資源為核心,具備商務數據分析基礎理論與電子商務領域內基本知識,具備進行商務數據收集與整理、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數據營銷策劃以及網店數據化運營管理等能力。通過對該專業的中高職銜接的研究,為我院其他專業中高職銜接全面培養適合區域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提供借鑒[3]。

二、中高職人才培養銜接“1234”發展模式的對策研究

我院電子商務專業“3+2”以高職院校為主,與中職學校共同制訂招生標準、教學標準、考核標準三個標準,完成人才培養目標銜接、課程體系銜接、實踐技能銜接、就業目標銜接四個銜接。中高職人才銜接的“1234”內涵為:“1”即中專升學的生源與統招生源在人才培養目標上是一致的;“2”即在中高職人才培養方面一定要中職和高職兩方共同商議、決策;“3”即在人才銜接培養方面要構建招生標準、教學標準、考核標準三個標準;“4”即銜接是關鍵,重點是人才培養目標銜接、課程體系銜接、實踐技能銜接、就業目標銜接四個銜接。總之,中高職一體化人才的培養絕對不是任何一方獨立能夠完成的,一定是雙方共同研究、分析、制定相關對策[4]。

(一)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制定中高職職業崗位群

與職業能力銜接人才培養方案分析中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結合《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2015年)》對電子商務專業最新專業設置與我院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現狀開展調研分析,確立適合從事電子商務平臺開發、網站編輯、網絡營銷與策劃等相關工作的有特色的中高職電子商務(3+2)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中職定位培養初中級技能型人才,集中在某種單項技能的職業崗位;高職培養的主要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強調的是高技能與技能遷移的運用能力。兩者都是為培養一線的技能型人才而服務的,但是由于入學對象的不同,學生自身年紀的差異,在各自階段的專業知識、技術技能和綜合素養的培養過程中存在差異。中高職銜接教育就是要解決這兩者之間的差異,使中職的學生能夠在專業核心職業能力上有所突破,明確后續的發展崗位。大連職業技術學院與大連電子學校在電子商務專業中的中高職職業崗位群與職業能力銜接研究中,針對本專業的核心技能進行了分析:在中職階段,重點培養學生網站編輯、網絡客服等基本平臺操作技能;在高職階段,突出網站設計、網絡營銷策劃等核心專業技能。并以此為依據制定雙方的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教學計劃[5]。

(二)建立中高職一體化課程設置相互銜接體系

通過職業崗位群和職業能力的分析,形成了中高職銜接下的電子商務專業(3+2)人才培養方案,以職業崗位群推導出職業能力,以職業能力分解出專業能力,以專業能力分析形成課程體系。在課程設置過程中,明確中職與高職分別傾向的方向和核心能力的培養;在課程設置銜接方案中,重點關注核心專業課的銜接和學生后續可持續發展能力。在電子商務專業(3+2)課程設計中,以網站開發與電商平臺運營為兩條主線,其中網站開發主線設置了網頁制作、ASP.NET網站開發、JSP網站開發、高級網頁設計等課程,強化學生在網站建設與管理的核心技能,培養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電商平臺運營設置了電子商務師操作實務、商務網站運營分析、網店創業、電子商務系統運營實踐等課程,強化學生在電商平臺的大數據營銷技能,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工作崗位問題的綜合能力,并且使學生畢業后有更多的電商職業崗位可以選擇。

(三)強化中高職銜接下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指出:“支持電子商務向基層延伸、支持大學生創業”。在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中,不僅依賴課堂教學、實訓實踐教學,更多是通過課下的創業指導和職業技能大賽的引領。在大連市跨境電商宣傳周活動中,我們指導學生作為志愿者參與整個活動,使學生能夠了解跨境電商的交易流程,需要掌握外文中的關鍵語句,以及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文化等差異;鼓勵學生創業,將所學的專業課知識運用到網絡營銷實際應用中,開展“電子商務專業”微信公眾賬號的運營托管;針對學生宿舍區的電商平臺商品配送等,通過真刀真槍的實際商業活動淬煉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創業能力、創新理念。

(四)制定中高職有效對接的管理辦法

優化招生考試優化制度。在招生考試中,貫徹“先前學習認可”制度,加大中職教育在考試評價中的作用,進行理論與技能相結合的考核,建立在中職就讀期間參加國家級、省級職業技能大賽獲獎給予入學加分制度。同時,在與大連電子學校合作的過程中,我院與中職教師加強交流與研討,定期舉行教學例會,開展課程內容設置、教學雙方教學方式方法等教研活動,以提高中高職教育教學銜接的契合度[6]。

三、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的路徑研究

(一)目標明確分段教學法

在整個電子商務專業中高職銜接的教學過程中,會面對一些專業課在課程設置過程中出現重復的現象。在專業課程分段教學的相關課程中,對這樣的課程雙方都要明確各自的教學的重點,以免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在網頁制作這門課中,中職階段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表格布局、超鏈接、表單等基礎操作技能;在高職階段則要使學生能夠運用DIV+CSS樣式對網頁進行布局,運用網頁行為、應用模板與庫等高級操作。我院與電子學校老師針對這樣的課程,都要進行內容分解,做到目標明確,開展分段教學。實踐證明,這樣的分段使學生的綜合技能得到很大提升,學生都能夠獨立地運用網頁開發軟件進行網頁的設計和制作[7]。

(二)基于真實案例的項目教學法

為了培養學生的職業綜合能力,使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在每學期的最后兩周的獨立實踐課中開展校企合作,將企業真實的項目或者案例在實踐課程中進行實施和操作。學生在企業導師的指導下,完成各大電商平臺網店、線下實體店等電商項目的真實操作。這種基于真實案例的項目教學法能夠很快地使學生進入到工作狀態中,可以全方位地培養學生的全局視野和處理業務的綜合實踐能力。

(三)準職業人職業素養培訓法

素質教育是職業教育課程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由于中職學生年齡偏小,自制力薄弱,造成了中職畢業生在中職階段職業素養不夠完整。因此在高職階段要強化職業素質教育,加強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在專業導入、實習實訓階段,帶領學生參觀企業,了解企業真實的工作情景,指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的職業技能大賽,以賽促學,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準職業人素養[8]。

四、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下的協同發展建設

在中高職銜接共同培養人才的模式下,中職與高職院校雙方一定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人才的培養。在這一過程中必然對兩方學校的相關建設有著促進發展的作用,兩方學校一定要在這種模式下提升辦學理念,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以及實訓基地等建設。

(一)實訓基地的共建共享

根據中高職人才培養方案,通過專業對接產業和行業的需要,與高品質企業共建校內外實訓實踐基地,并且使學生在兩階段學習過程中能夠在實訓基地得到技能和專業素養的綜合提升,這樣也可以在實訓基地開展社會服務等工作,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優秀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9]。

(二)教學師資隊伍的相互學習

加強中高職雙方師資團隊的教研活動,建立聯合培訓教師的常態機制。通過雙方教師相互的業務指導與擔任兼職教師,加強教師對中高職銜接的教學研究。通過雙方共同開展教科研合作、社會服務等形式,促進專業大團隊的建設,使專業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得到提升。

(三)教學資源的共建與共用

雙方可以基于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共同編寫專業教材,并建立與課程配套的數字教學資源庫,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在線學習的資源建設等問題。開展1+X證書等職業資格證書初級與中高級的培訓與考試工作,聯合企業進行橫向課題的研究與實踐,充分調動教學資源,提升中高職院校的社會服務能力與師資團隊的實踐能力[10]。綜上,制定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是中高職銜接工作的關鍵。在電子商務中高職銜接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編制實踐中,要遵循人才系統培養規律,明確基本原則,并以中高職能力差異及其“接口”分析為基礎,構建中高職有效銜接的課程體系;以加強通識教育為特色,以制定中高職有效對接的管理辦法為保障,為中高職銜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編制提供理論參考與實踐路徑。

參考文獻:

[1]郭高萍,黃玲青.中高職銜接協調發展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6(6):38-40.

[2]張肇偉,杜全斌,陳立.中高職教育銜接的問題與對策探究[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0(8):144-146.

[3]宋春林.中高職一體化教育模式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7(20):50-56.

[4]姚波.“一平臺、四共同”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人才培養,2020(7):53-56.

[5]董汝萍,廖細春.“三元融合,五年貫通”中高職銜接構建人才培養共同體實踐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20(23):88-89.

[6]項春媛.協同理念下中高職教育一體化發展探析[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5):173-174.

[7]張蘊啟.中高職教育銜接的理念與實踐創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27):41-44.

[8]張薛梅.多元主體視角下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4):92-96.

[9]黎志鍵,韋弘.中高職銜接的政策演變軌跡及其思考[J].繼續教育研究,2012(5):47-49.

[10]張怡斌.中高職教育互動銜接及協調發展探析[J].教育探索,2013(3):21-22.

作者:沈洋 單位:大連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