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人文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25 05:42:17

導語:臨床醫學人文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臨床醫學人文教育論文

一、醫學人文教育在醫學院校中的現狀

醫學教育中,醫學人文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內容之一。作為一名合格的醫生,不僅要治療患者生理上的痛楚而且要對患者心理和社會方面的壓力給予關懷和照顧。近年來全國各大院校的醫學人文教育發展很快,大多開設了包括醫學倫理學、醫學倫理學、醫學社會學、醫學語言學、臨床交流技巧、醫患溝通學等包含醫學人文教育的各門學科。然而,醫學生將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了博大精深的醫學科學上從而忽略了醫學人文教育的部分。醫學畢業生在畢業后的醫學工作中面對患者不能很好地進行溝通,構成“只看到病段看到人”的工作方式,使得醫患關系緊張,從而產生醫患糾紛等惡性循環。有研究表明,某醫院的醫療投訴中的88%與醫學人文服務有關。由此可見,目前,醫學院校中的醫學人文教育是普遍欠缺的從而導致醫學生的醫學人文素質不高。

二、臨床技能教學中醫學人文教育的缺乏

防床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作為一名合格的臨床醫生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更要有過硬的臨床實踐技能。臨床技能學是每一位臨床醫學生需要掌握的一門臨床實用課程包括病史采集,病例分析,內、外、婦、兒等學科中的臨床技能操作部分等內容。授課的主要方式則是在各種醫學模擬人上進行各種如腰椎穿刺術、胸膜腔穿刺術等臨床操作技術。由于整套教學均在實驗室中的醫學模擬人上進行同時授課教師只注重講授操作技術的理論和操作手法忽略了醫學人文教育,導致醫學生的醫學人文素質嚴重缺乏。在臨床技能教學中融入醫學人文教育刻不容緩。

三、醫學人文教育在臨床技能教學中的應用

(一)在理論教學中體現人文精旅5緒論6是一門課的開端池是一門課的縮影是學生對5臨床技能6的初次接觸5緒論6課講授的成敗直接關系到學生對本門課是否產生學習興趣和強烈求知欲望“傳授知識)接受知識”的教與學模式仍然是目前我國大學的主要教育模式。這種教與學的傳統模式下培養出來的醫學生在將來的實習與工作中就會出現醫學人文素質不高的現象。將醫學人文教育融入到臨床技能教學中對于醫學人才的培養尤為重要5緒論6中重點講述醫生應有的救死扶傷、鍥而不舍、崇尚科學的精神。

(二)在實訓教學中體現人文精神。臨床技能的教學,除了課堂講授、實驗室教學外,還要進行各種臨床技能訓練。人文精神的培育不是知識教育,而是素質培養、人文精神的獲得與提升,需要通過實踐逐漸去體驗感悟。只有通過實踐掌生才能真正理解人文精神的內在涵義,在耳聞目睹中親身感受和體驗人文精神從而產生豐富的人文情感。一是實訓基地人文精神建設:在實訓教室內及走道懸掛國內外名醫照片事跡介紹等,以及一些醫學名家的格言,這些精神層面上的建設,可使醫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載體。完善實訓教學大綱,重點通過情景式互動教學促使學生人文醫學理念的建立。二是在實訓教學中增強學生的主動性:這是學生實踐人文觀的重要途徑。盡可能給予學生機會主動參與。每2一3人為1個學習小組通過在多媒體電子模擬人教學區、操作訓練區進行身體評估的練習教師應當給予相應的指導,使學生能夠在模擬的情景中模擬或描述如何運用評估技巧采集病史、醫患溝通、身體評估等。

(三)在考核中體現人文精神。對于醫學人文精神的培養是否達到預期效果進行評估。一是理論考核方式的多樣化通過設計不同的題型,做到對學生知識、素質、能力的全面評價。如果你是一位兒科醫生在給1例患兒腰穿時由于患兒哭鬧不配合導致穿刺失敗,患兒家屬對你意見很大,態度惡劣,面對這種情況你如何去做?請把你的處理方式以及這么處理的理由寫下來。二是完善操作考核標準:包括醫生素質(分儀表、儀容、行為舉止、語言態度);操作前對患者、環境的評估;操作后評分(操作效果、醫患溝通情況、患者反映評價);中間操作步驟不過分強調標準化總體要求原則是舒適、安全、有效。

(四)需要注意的問題。有研究顯示應用ECS模擬人教學中油于醫學生所扮演的“醫療小組”搶救不當,導致“患者”(ECS模擬人)死亡,參與學生易產生難過的心理情緒。這表明對可塑性極強的醫學生稍加正確引導,即能取得良好的人文關懷教育效果。以胸腔穿刺術為例,醫學生扮演操作者將模擬人當成真實患者,從進入病房開始融入醫學人文教育。首先儀表端莊態度和藹,進入病房。從容自信地面對患者向患者自我介紹交待病情,解釋做此項操作的目的和意義并讓病人簽好手術知情同意書,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在擺穿刺體位時對患者動作輕柔;在胸部叩診時,需搓熱雙手后再進行;打麻藥時應向患者解釋會“有點疼,請盡量忍耐一下”。在穿刺過程中,需密切觀察患者,與患者進行溝通同時手法要盡量輕柔。操作完成后,要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項并幫助患者整理衣物和被褥,同時要感謝患者的積極配合。本例著重體現了醫學人文教育融入臨床技能教學后的效果。過分強調人文精神而脫離技能教學本身,會使學生覺得這不是上臨床技能課。介紹人文精神應該自然地從技能教學中引出。通過觀察學生對基本理論知識掌握的前提下,再決定是否補充相關人文精神內容。每次以3一smni為宜,可使學生暫時脫離枯燥的醫學知識得到放松,有助于再次回到課文講解時學生集中精力。教師自身應不斷加強人文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的人文修養,注重情商的培養。業余時間應博覽群書拓寬知識流實自我啟覺地將人文素質教育滲透到專業教育活動中。充分備課,注意教師自身肢體語言在教學和人際交往中的作用通過言傳身教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以造就符合現代社會需求的醫學人才。綜上所述,醫學人文素質的培養與醫學科技人才的培養二者缺一不可但又存在明顯區別。因此,在進行醫學科學教育的同時,醫學人文教育需要自始至終貫穿其中。兩者有效地結合才能培養出適應時展的新型醫學人才。

作者:魏勃趙陽張勇薄海美工作單位:河北聯合大學